图为:3月16日,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村民在开耕仪式上。(新华社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党在西藏工作的历史经验,不断丰富、发展、完善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创造性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等重要论述,对西藏社会稳定、边境建设、生态保护、民族团结等工作作出新部署,把西藏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提升到了新高度,开启了党中央治边稳藏富民新实践。
新部署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把西藏工作提升到新高度
“请转达我对大家的祝福,扎西德勒!”
2013年3月9日,正值全国两会期间,北京人民大会堂西藏厅,洋溢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接过藏族代表送上的哈达,向在场所有代表祝愿吉祥。“西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
这坚定有力的十个字,科学阐释了治国、治边、稳藏的内在关系,集中了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推动西藏发展稳定的共同智慧,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藏方略的创造性发展。
战略谋全局,方略谋长远。2015年8月24日至25日,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将党的治藏方略概括为“六个必须”: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
——必须牢牢把握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对达赖集团斗争的方针政策不动摇;
——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必须把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紧密结合起来,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做好西藏工作;
——必须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巩固党在西藏的执政基础。
这“六个必须”,是新时期西藏工作的定盘星、指南针,标志着我们党对西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高度。
新举措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情系西藏各族人民,推动西藏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2017年10月28日,是卓嘎、央宗姐妹永远铭记的日子,也是所有玉麦人终生难忘的时刻。
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忙之中给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回信。总书记在信中说:“在海拔3600多米、每年大雪封山半年多的边境高原上,你们父女两代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祖国的领土,这种精神令人钦佩。”
高原隔不断深情,冰雪锁不住春风。对于西藏的发展建设、民生冷暖,党中央始终牵挂于心,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时刻惦念着高原人民的点点滴滴。
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灾区人民,关心家园重建——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严重波及毗邻的西藏日喀则吉隆县、聂拉木县等边境地区。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同时尽快修复受损基础设施,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近4年的时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当年的灾区早已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百年大计,提出殷切期望——
2018年10月15日,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肯定西藏民族大学办学成绩,提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关怀援藏干部,不断加大援藏力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17个援藏省市、16家中央企业、70多家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多次赴藏开展调研、规划衔接援藏项目,选派援藏干部人才3000多名,累计实施对口援藏项目2806个,投入资金200.6亿元。特别是教育人才和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成为群众交口称赞的民心工程和民族团结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重视高原生态保护,反复叮咛——
“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采取综合举措,加大对青藏高原空气污染源、土地荒漠化的控制和治理,加大草地、湿地、天然林保护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两路”精神,激励西藏砥砺前行——
2014年8月,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新进展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怀下,西藏长治久安和建设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西藏自治区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奋发有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怀下,在党的治藏方略正确指引下,策马扬鞭,阔步向前,在雪域高原奏响发展进步的壮丽凯歌。
——守护好边疆的一草一木。
2018年以来,西藏大力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组织实施边境小康村公路项目181个,建设里程2534公里,一、二线边民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3700元和3500元,边境地区群众生活大幅改善,广大边民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守护国境的安宁和万家的平安。
——构建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积极构建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始终把维护稳定工作放在第一位,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努力建设平安西藏,创新开展网格化管理、便民警务站、干部驻村驻寺、双联户等工作,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过去5年,西藏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累计投入资金11.68亿元,完成沙化土地治理32万公顷,沙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沙区生态环境逐步改善,雅鲁藏布江两岸多地树木成林,“绿色长廊”正不断延伸。近两年来,西藏已消除“无树村”863个、“无树户”8万余户。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截至2018年底,西藏累计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6万人,目前已实现47.8万人脱贫,55个县(区)摘帽,贫困发生率由五年前的35.2%下降到8%以下。西藏自治区政府提出,2019年将基本消除绝对贫困。
——着力创建民族团结模范区。
300多万西藏人民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自治区将每年9月设立为全区“民族团结月”,倡导在全社会形成鼓励、支持不同民族间通婚的浓厚氛围……
2018年,西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77.63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位居全国第一。
2018年,西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797元和11450元,分别增长10.2%和10.8%。
进入新时代的西藏,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持续稳定,生态环境良好,各项事业处在历史最好时期,正阔步向着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昂扬奋进。
(据新华社拉萨3月27日电)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