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要闻

特别策划丨我的家乡叫“东风”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3日13:02 来源: 军报记者

东风,一座地图上未标识的城

■解放军报记者 高立英

绿色的军列在长鸣声中慢慢启动,车轮有节奏地吟唱着。这趟列车的起点,是一个名叫“清水”的小镇。远处的祁连山,与灰色的天幔融为一体,积雪浮在云端。

列车一路开进巴丹吉林沙漠深处,与世隔绝的荒凉感越来越浓。

这条寂寞的铁路,仿佛连着天际,没有尽头。

突然,海市蜃楼一般,它出现在棕色的苍茫大漠中——

这是一座在地图上未标识的城。

它有许多名字。当地人称它为“场区”,媒体人称它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专业人士称它为“中国航天第一港”。当然,它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东风航天城”。

△资料图

这是一座年轻的城。从在这里开建中国第一个综合性导弹试验靶场算起,它的历史不到61年。但是,这座大漠中的小城,却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尊严和梦想。

建场初期,用“东风”作为这里长途通信台的代号。后来,“东风”便成为这座城最响亮的名字。

俯视中国版图,在大多数人眼中,中国繁荣富强的地标在北京、在上海、在东南沿海城市……

然而,在中国的大西北,在中国的内陆深处,还有这样一些地标不容忽视:东风、马兰……

它们就像祖国的“丹田”,积蓄着中国发展的底气,激荡着中国强起来的脉动。

虽然,它们的名字没有标注在地图上,但它们的名字铭刻在一个民族和国家腾飞的历史上,映照在亿万人民梦想成真的眼神里。

大漠起东风。全国人民的双眼一次次瞩望于此,世界的关注一次次聚焦于此。

多少“第一”在这里开创——中国第一枚地地导弹发射试验,中国首次导弹与原子弹结合试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升空……这些第一,划时代地改变了中国,也划时代地改变了世界。

多少荣光在这里绽放——它占据了“两弹一星”中三分之二的荣耀,挺直了中国人民的“腰杆子”,撑起了华夏儿女的“脊梁”,一步步接近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喧嚣与寂寞、伟大与平凡……如果从哲学层面来审视这座城,我们可以列出许多类似的辩证词组。

每次航天发射任务来临之际,是这座小城最喧闹的时候:倒计时读秒声、点火的口令声、火箭的轰鸣声、人群的欢呼声……

一次次绚烂之极后,这座城又一次次回归平静。大多数时候,这座城都是宁静而平凡的——

深夜12点,医院妇产科,医生兰萌开始查房,耐心地给一名新生儿的母亲传授护理知识。

凌晨2点,气象观测站,气象技师李宗刚守在电脑旁,记录气象数据,发送报文。

凌晨4点,厨师尚良坤忙碌在灶台边,为下半夜值班的人员准备红烧鸡翅和清炒芽菜当夜餐。

清晨6点,陵园的守墓人老王拿着他的旧抹布,在晨光中仔仔细细擦拭着墓碑上的灰尘。

上午10点,东风小学一年级老师郭晓燕,在教室黑板上写下一行整齐的板书。

中午12点,一辆快递车缓缓驶进城,快递员沈小红卸车、清点,然后把快递送到小城的角角落落。

下午5点,航天发射场,战士何宏志从总装车间出发,沿着两条笔直的铁轨向前,完成一个3公里跑。

晚上9点,市中心的东风礼堂广场上,老人们跳起了广场舞。

晚上10点,军用专列到站,老兵陈宗祥从车头的司机室里跳出来,又钻进车底……

这是东风人的平凡一天。他们的生活或许不为人所知,但只有真正懂这座城市的人才能体会到,正是许许多多这样平凡的一天,才孕育出那些铭刻在历史上的伟大时刻。

他们的生活波澜不惊,他们的事业波澜壮阔。

第一代东风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创业之初,条件异常艰苦。场区第一个婴儿出生时,整个场区所有人家一共给产妇凑了10个鸡蛋……

聆听这个故事,你也会像记者一样,脑海里涌出许多疑问:为什么在最困难的年代,我们饿着肚子也要搞卫星?为什么面对“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尴尬,东风人依旧能心如止水,埋头攻关?

太多的“为什么”,答案其实与初心两个字紧密相关。

为了中国强起来,这座城把自己的发展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这座城里的人,把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联系在了一起。

只有置身历史的时空坐标,才能明白这座城的非凡重量。

东风,澎湃中国风,一种穿越时代的强劲力量,一个民族的精神共鸣。

■这是一座特殊的城,你可能知道它的名字,却无法在地图上找到它的位置

■这是一座特殊的城,它的历史并不久远,却已经在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

■这是一座特殊的城,一般人买不起它的特产,因为它的特产是国之重器

我的家乡叫“东风”

■解放军报记者 高立英 杨 悦 贺逸舒 韩阜业

△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东风礼堂见证了东风航天城许多重大时刻,是一代代东风人记忆中的城市地标。

有一种无悔叫“东风”

你知道东风航天城吗?

19岁时的蒋庆群是不知道的。从河南老家入伍时,接兵的人只告诉他们说:“到兰州搞科研的,很好的单位。”

他和战友们坐了4天4夜的火车,从河南来到了甘肃。凌晨4点多,在酒泉清水镇,他们被安排下车吃了一碗面。短暂休息过后,天一亮,火车已经开进了戈壁滩。蒋庆群傻眼了,“这是什么地方?连树都没有!”

那一天的蒋庆群没想到,他会在东风航天城当兵,而且一干就是30年。

19年前,已经办完退役手续的蒋庆群回到老家,连工作都找好了。谁知,一个紧急电话把他召回了东风航天城。来不及多想,他就回来了。“不走就不走,对‘东风’有感情了。”

18岁时的张敏也不知道东风航天城。当年她们一群女兵从贵州的青山绿水出发,坐了40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来到遥远的西北。

车过兰州,窗外的绿色越来越少。这个连季节更替的草木枯荣都没见过的姑娘,一时间难以接受这光秃秃的荒漠。“当时哭得哟!”张敏笑着调侃自己,“后来待的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今年35岁的张敏已经成为东风航天城医院妇儿科的护士长。傍晚散步时,看着公园和广场上嬉闹的孩子们,她的心里总会升腾起一股自豪——这些孩子,可都是在我们亲手引领下来到“东风”的。

22岁时的柳晗是知道东风航天城的——他就出生在东风航天城医院的妇儿科。

柳晗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这座城市的第一代创业者,柳晗的父母也都是在这所医院出生的。

在东风航天城里被“放养”长大的柳晗,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塔一架,也熟悉火箭发射的光焰。

在他出生前,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已经辞别了东风航天城。渐渐地,那些看着他长大的叔叔、阿姨大多都离开了,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也走了一大半。后来,柳晗的父亲和母亲也相继告别东风航天城。

大学毕业后,柳晗没有选择繁华的一线都市,没有选择离父母更近的海滨之城,没有选择底蕴厚重的内陆古都,就那么简单干脆地回到了“东风”。

为什么回“东风”?柳晗憋了半天,最后只说了句:“这里是我的家乡。”

当年那个仰着头看火箭发射的男孩,如今自己也一次次把火箭送上了天。

有一种坚守叫“东风”

在东风航天城生活多年的人们都说,城里的变化非常大。

作为出入“东风”城区的关口,东风检查站将这座城与戈壁滩区隔开来。

当记者搭乘的汽车驶进东风航天城的管辖范围之后,道路两旁的草木一下变得高大葱茏起来。

城内的楼房大都进行过翻新或重建,楼层不高,街道宽阔平整,没什么车辆,也没多少行人。城中心的东风礼堂,在午后的阳光下静静矗立着……

时光转回61年前,那时的东风航天城还只是一张蓝图。

那一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从朝鲜战场上神秘消失了。在西方的情报机构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兵团的将士们已经回到北京,乘上蒸汽火车,向荒无人烟的戈壁滩进发。

柳晗的爷爷柳焕章与奶奶张淑娟就坐在火车中。他们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去建设中国首个综合性导弹试验靶场。

这些东风城的第一代创业者们,啃着沙枣、喝着碱水、睡着地窝子,像燕子 衔泥、蚂蚁垒窝,一点一点在这里建起了铁路、公路和发电厂。

靶场建设初具规模后,柳焕章和张淑娟留了下来。和他们一起在戈壁滩扎下根来的,还有从全国各地秘密选拔出的数千名大学生与科技人才。

在那个年代,这些人是共和国最顶尖的精英、最聪明的大脑。如泉流一般,他们默默从祖国的大江南北汇集到这里,选择到最艰苦的地方来奉献青春。

1966年,中国首次导弹与原子弹结合试验在这里圆满完成。曾经嘲讽中国“有弹无枪”的某些西方国家惊呆了。外媒对此评论,“中国的进步比预料快得多,没有人能否认这种进步的事实。”

这个奇迹,来源于这座城里航天科技工作者们日夜不懈的钻研,来源于官兵们舍生忘死的战斗。

后来,这些东风人大多悄无声息地返回了各自的家乡,正如他们悄然无声地来到这里一样。他们甚至不能告知家人自己去了哪里,参与了何等伟大的事业。

东风公安局常常接到这样的电话——从“东风”走出去的人们,总是请求他们为自己找到当初的户籍登记簿,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家乡是“东风”。

还有一些人,留在“东风”再也没有走。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里,700多座墓碑整齐列阵。有些烈士无名无姓,碑文只能写作“烈士之墓”;有些烈士尸骨未存,仅仅葬下了衣冠。

“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这是老一辈东风人最为准确的人生写照。

有一种牵挂叫“东风”

这座城市总是在告别,总是在分离。

柳晗的母亲韩丽玲在“东风”生活了40多年。她在这座城的医院出生,然后一路从东风幼儿园、东风小学、东风中学、东风中专读上来,工作也在这座城。

她在这里送别了许许多多的亲友。她一毕业,父母就离开了“东风”;儿子上初中后,丈夫又先行走出“东风”。

对此,韩丽玲十分平和:“不舍是会有的,不过都已经习惯了。”

无论离开的人是什么身份,在这里待了多久,后来又去了哪里,东风航天城刻在他们身上的自豪感、归属感都从未消减。

每次东风航天城有发射任务时,柳晗的朋友圈都会被刷屏。那些离开的人们,总要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一同欢呼雀跃——为了曾经倾注热血的航天事业,为了曾经并肩战斗的青春岁月。

还有一群人,他们在东风航天城长大,然后离开这里,散布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这些孩子,身上总镌刻着“东风”的烙印。

因为生活环境封闭,人口不多,东风航天城里的人们,往往不是同事就是同学,人际交往简单又纯粹。

这座安静的小城,隔绝了外界的嘈杂,没有大都市的摩天高楼,也没有困扰现代人的浮躁。

前不久,东风小学接待了一批60多岁的老人。“他们是东风小学第一届学生。”闫副校长回忆着当时的画面笑道,“进了老教学楼的门,老人们就直奔西头第一个教室……”笑着笑着,她的眼眶有些湿润,“感觉就像回到了那个时候。”

离别之时,这群皱纹已经爬上脸的老人,忍不住在校门口失声痛哭——也许,这就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聚,也是他们最后一次再回“东风”了。

有一种信念叫“东风”

从东风航天城走出来的孩子,骨子里总是带着一种自豪。当有人问他们家乡有什么时,他们说:“我们那儿的特产是导弹和卫星。”

成长环境的潜移默化,让“东风”的孩子们与航天事业结下了深厚的情感。他们亲眼见证过无数次火箭发射成功,与航天员进行过近距离交流,还曾研制出能够起飞降落的飞船模型。

“最重要的是,孩子们未来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兴趣、性格优势的职业和专业,不一定非要回到东风航天城。”东风中学的陈校长说,“任何岗位都能为我们国家的建设做贡献。”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觉得我们这儿特别牛,很自豪!”柳晗说,“后面我渐渐发现,其实大家都一样”。航天事业是“万人一杆枪”,东风航天城仅是体系中的一环。

“你在这个岗位上,就干好你该干的事情。”柳晗选择回到东风航天城时,家里的长辈没有干涉他的决定,唯一的嘱托便是:尽好自己的职责,完成好每一项任务。

不需要谈及奉献,也并不觉得是奉献,柳晗的母亲韩丽玲感叹道:“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好每件事本来就是自然而然的。”

柳晗的女儿今年4岁多,也曾懵懵懂懂地说:“长大要当航天员。”柳晗笑着说:“她现在还太小了,以后还说不定呢。”

在柳晗心里,无论什么岗位,都是为了很多人心中的那个梦。

早上6点,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的守墓人老王,开始仔细擦拭墓碑上的灰尘。与此同时,在医院妇儿科煎熬了一夜的产妇终于安全生产。护士长张敏双手捧起婴儿,洗净他身上的血污。

随着一声嘹亮的啼哭,东风航天城又迎来了一个新生命。

一头是牺牲的谢幕,一头是新生的出场,历史的使命汇于此城。

本文刊于2019年7月3日《解放军报》

【纠错】编辑:张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