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利华 通讯员 郭斯 方俊
十月村,浠水县清泉镇的一个村,村名源于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十月革命”。
67年前,十月村12户农民成立湖北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在长江以北试种双季稻,将亩产从349斤提高到772斤,闻名全国数十年。如今,十月村4500亩土地上高楼林立,商贸兴旺,跟农业有关的只有100多亩茶园。去年,村集体收入1502.5万元。
村党委书记占先平说,从一产到三产,他们始终没变的一点是:紧跟党走,勇立潮头。
第一跃:冲破藩篱创办合作社
6月24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十月村党群服务中心3楼的村史馆,首任村支书饶兴礼带领12户农民办社的场景浮雕首先映入眼帘。
1952年2月20日,27岁的饶兴礼创办湖北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饶兴礼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合作社社员达289户,解决了农户单耕独种缺农具、缺耕牛和劳力不足的三大难题,获得“全国粮食丰产金奖”。1956年,十月村试种双季稻经验在全省推广,打破了长江以北不能种双季稻的惯性思维,两季亩产772斤。“当时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来蹲点采访,宣传十月村的经验。”曾任浠水县委书记的王楚平说,饶兴礼办社的意义是:在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之时,他敢于冲破几千年的藩篱,把分散的小生产者组织起来发展生产,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探索。
2009年,饶兴礼荣获“感动荆楚人物”和“荆楚楷模——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最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称号。
为传承老一辈人的精神,去年9月,十月村村史馆正式对外开放。280平方米的展厅里,锄头、犁头、蓑衣、马灯等实物和900多幅照片,再现了几代人拓荒创业、致富奔小康的历程。不到半年,前来参观的党员群众达上万人次。
第二跃:从纯农业村到工业村
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十月村跳出“以粮为纲”的束缚,闯出了一条“工业富村”的新路。
村民张建兵回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村里接连兴办装饰材料厂、铸铁变质剂厂、氧化锌厂。当时最大的争议来自装饰材料厂——拿出办砖厂积累的36万元利润,引进上海技术生产PVC涂塑装帧纸,万一市场不认可,办砸了怎么办?“改革,意味着要敢闯敢试。”时任村支书郭新志拍板:“不能错过新项目,亏了由我个人赔。”
1988年,装饰材料厂投产。作为浠水县第一家科技型企业,该厂每年向村里上缴50多万元,直到2003年改制。
同样红火的铸铁变质剂厂,引进沈阳铸铁研究所的高新技术项目,产品大多销往二汽、武钢等大型国有企业,投产仅半年就创产值200万元。
上世纪90年代,十月村完成了从纯农业村到工业村的跨越。全村24家企业,10家产值过百万元。
“十月村集体经济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之所以能实现转型,得益于有一个懂经济、敢于创新的领导团队,能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产业布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副教授张连辉认为。
第三跃:“退二进三”走新路
2018年,十月村集体资产8.9亿元,年社会总产值10.3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46万元,跻身全省经济百强村。
亮眼数据,得益于飞速的城镇化。
十月村所处的浠水县北城,约12万人口,却无一家像样的购物商场。2015年,十月村两委带领一批党员三赴上海,引来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先进的盛百客超市落户十月商贸城,实现当年投资、当年开业、当年受益,成为县城最大、最好的商场。商场500余名员工,五分之一是十月村村民。
2018年,十月村又投入500万元,将1992年建成的木材厂改造成十月农贸大市场,租赁给专业公司经营。“有1200平方米场地免费提供给70多户流动商贩,解决了过去以路为市的城市管理难题。”农贸大市场负责人南浩说。此外,村里还建起水果批发一条街、木材市场和建材城三个专业市场。
村里富起来,老百姓的获得感不断增强。70岁的村民鲁又国说,全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在村里领养老金6000元。所有村民住院和门诊的费用,除按国家新农合规定报销外,剩余部分全部由村里统一支付。
蹲点手记
传承的力量
□ 柯利华
不难发现,十月村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得益于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堡垒。
上世纪50年代,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饶兴礼创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破解农业生产力不足难题,成为那个时代的先锋;
改革开放后,第六任村党支部书记郭新志根据市场变化,瞄准“高、新、尖”兴办村级企业,为当时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样本;
进入新时代,现任村党委一班人顺势而为,将生产要素聚焦到城镇化进程中,第三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