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要闻

哈工大“八百壮士”:传递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精神力量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10日19:59 来源: 央广网

央广网哈尔滨8月10日消息(记者迟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新中国成立之初,来自祖国各地的800多位年轻教师齐聚哈尔滨工业大学,承担起教学、科研任务。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他们,被称为哈工大“八百壮士”。他们把毕生都献给了共和国的工业化事业,也将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精神力量不断传递。

秦裕琨:一来都戴狗皮帽子,穿着大羊皮袄,要不受不了,特别冷,我们的预科在乡下,茅草房的屯子。

一个班30人睡上下铺挤在一个寝室里,三餐只有苞米窝头白菜土豆。今年已经86岁的秦裕琨院士回忆起50年代刚来到哈工大时候的艰苦生活,脸上依然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秦裕琨:今天去旁边一走,这边厂房盖起来,三大动力,这边电表厂起来,整个城市在建设,中国在建设、在发展,个人的困难,小事一件,国家发展了,我们就高兴。

在那段“痛并快乐着”的岁月里,他们创办新专业、编译新教材,培养了大批工程师,为当时快速发展的国家工业化建设解了燃眉之急。而说起自己编写的中国第一本锅炉专业教材《燃料燃烧理论及设备》,秦裕琨院士却总是轻描淡写。

秦裕琨:不能老让学生看外文参考书啊,就把我的讲义出版了,作为全国的统编教材,各个学校都用。

哈工大“八百壮士”的人生坐标始终定位于国家的需要,也一直在为了国家的需要不懈奋斗。杜善义院士从60年代来到哈工大以来,55年的教学生涯已经带出100多名博士。他希望,“八百壮士”的精神力量能够一代代的传递,让更多的年轻人继续为国家建功立业。

杜善义:教师的成功经验就是要培养优秀的学生,培养不出来优秀的学生,本身就是失败。我最后一句话就是,希望我的学生要超过我。

【纠错】编辑:王深宇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