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社会

武汉市直机关工委:党建引领 让精准扶贫显成效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29日06:42 来源: 湖北日报

图为:武汉市妇联开展“巾帼巧娘脱贫计划”,为贫困妇女提供创业就业技能培训。

2019年以来,武汉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有关精神,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市直各单位认真落实“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任务,创新“党建+扶贫”工作模式,突出发挥党建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引领保障作用,发挥市直单位党建工作优势,找准扶贫工作的突破口,精准发力,为有效落实扶贫攻坚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党建+产业扶贫”

激活贫困村的“源头活水”

“多亏武汉市的扶贫干部们,让我们的生活上了台阶。”8月27日,江夏区舒安街合力村村民李长兴,盘算着自己的收入,笑得合不拢嘴。“村民不仅能出租土地得租金,还能在家门口打工赚钱。”

合力村资源匮乏,“无造血产业”,村民增收困难,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大量耕地被闲置。

三年前,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驻村工作队,提出建设园林和林业示范苗木基地的精准扶贫方案。武汉市花木公司党委积极落实“抓党建促脱贫”责任,建立扶贫攻坚队,紧密依靠村党组织落实扶贫项目、解决实际问题。

在扶贫工作队的推动下,合力村完成弃荒地开垦,将上百家农户的闲置土地建成1095.3亩舒安苗圃,优选法桐、樱花、青枫、香樟、无患子、栾树等8500余株武汉市政绿化常用乔木品种,村民可在苗圃务工。80多岁的李长兴,在苗圃从事养护及栽植工作,每月收入1000至2000元。

由武汉市花木公司投资建设的苗木基地,为该村及周边村民提供了上百次务工机会。截至2018年10月底,合力村实现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78人全部脱贫。

产业,是村级集体经济的“源头活水”,也是为贫困村造血的根本手段。

武汉市的市直单位在“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中,发挥各自优势,大力托举贫困村发展产业。

武汉住房保障和房管局在对新洲区仓埠街胡彰村的精准帮扶中,兴建50亩小龙虾养殖基地、10亩鱼塘和120亩太空莲,邀请专家进村教村民种植养殖技术。村集体还租赁村民撂荒旱地,引进外来种植大户,种植蓝莓、大棚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雇用村内老年村民务工,以此为村民增收。

武汉市委组织部、武汉市农科院针对新洲区凤凰镇毛冲村的自然条件,帮助该村发展形成以籽莲、甘蔗、苗木、花卉、茶叶等多种种植为主导产业,以土鸡养殖和水面养殖为特色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通过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带动贫困户”发展模式,按照“企业包销售、专家包技术、能人包管理、村民包生产”方式进一步拓宽集体增收、农民致富、贫困户脱贫渠道。在扶贫工作中,他们实行干部和专家与贫困户双结对,专家与企业合作社结对的工作模式,企业、农户遇到技术难题,驻村工作队立即联系相应专家予以解决。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驻江夏区湖泗街浮山村工作队,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由党支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带动贫困户参与种植管理。驻村工作队在村里开辟半夏与果树套种试验田,目前,半夏已收获一季,带动2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300余元,带动21户边缘户、一般农户均增收1800余元。

“党建+就业增收”

补齐贫困户的“致富短板”

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离不开新型职业农民。在扶贫工作中,提升村民的技能水平,尤为重要。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驻新洲区李集街八屋村精准扶贫工作队,把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作为突破口,筹资45万元对村里空闲老旧学校重新装修,创新打造村级扶贫技能培训学校。

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农、林、畜牧业、科技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培训,使村民掌握一门以上的技术、技能。

以党建为引领,补齐贫困户的“致富短板”。武汉市妇联也出招频频,收获丰硕。

武汉市妇联成立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主席任组长,分管副主席为副组长,将精准扶贫工作任务分解到相关部室和责任人。2016年起,武汉市妇联围绕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以进入扶贫信息管理系统且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妇女为扶持重点,通过发挥武汉巾帼家政和手工创意两大产业联盟优势,大力实施“巾帼巧娘脱贫计划”,为贫困妇女构建技能培训、就业中介、居家就业、跟踪回访和收入统计“一条龙”服务链。

在帮助贫困妇女脱贫增收方面,武汉市妇联注重技能帮扶,开发了婴儿护理、居家养老、景泰蓝制作、汉绣、虎头鞋等一系列适合妇女灵活就业、转移就业的项目,并建立巾帼巧娘脱贫档案,在技能培训、推荐就业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帮助贫困妇女至少掌握一门就业创业技能。

新洲区三店街宋寨村村民高梅香双腿高位截肢,丈夫也因车祸身亡。2016年,通过参加“巾帼巧娘脱贫计划”,高梅香学会了纳鞋底。如今,她不仅每年都能通过纳鞋底获得收入,还进入一家企业打工。

今年是“巾帼巧娘脱贫计划”实施的第三年,武汉市妇联引入社会培训机构武汉阳光职业培训学校和公益培训项目“魔豆花开”,为“巾帼巧娘”们提供电商技能培训。电商班学员邓冬梅,江夏区乌龙泉街新生活村村民,几年前丈夫受工伤,每月要花上千元医疗费,儿子又遭遇医疗事故,家里因病致贫。邓冬梅以前是修鞋匠,还自学了一套编织手工鞋的手艺,参加了“巾帼巧娘”电商培训以后,她准备与电商班的同学合作,分工负责产品生产和网上销售,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

“党建+美丽乡村”

打造村湾里的和谐生活

在黄陂区姚家集街双河村的老村支书谢永忠的眼中,以前的双河村,污水横流,垃圾成堆,村湾环境脏乱差。“如今,村里的基础设施完备了、人居环境优化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越来越好。”

双河村是武汉市市委办公厅和汉口银行的对口扶贫村。武汉市委、市委办公厅负责人高度重视双河村的党建工作和扶贫队伍建设,村两委和市委办公厅、汉口银行驻村工作队紧密配合,凝聚合力,强化党组织的带头作用促项目落地,健全工作机制促村湾环境美化,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和谐治理。在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村两委成员责任分工纵向至街直各部门,横向包保至各村组,织密“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三级网络,形成团结依靠党支部、党小组发动群众、党员中心户带头示范的机制,推动扶贫项目的快速落地。

村民罗云宗是老党员,也是党小组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他自告奋勇站出来,带领4名党小组中心户成员,动员群众腾出建设空间,带领大家日夜奋战,帮助村里完成丈量土地、拆除房屋和硬化路面等工作。

2018年,双河村启动新农村示范建设工程,对11个自然湾村湾环境进行优化美化。拆除废旧建筑738处,扫除清运垃圾等683车次,为每个自然湾配置了新式垃圾清运箱。对姚柿线5.2公里道路进行硬化、黑化、亮化、绿化,对各级道路行道树及村湾进行了绿化。改造自来水管网及污水管网5.2公里,对24座公厕进行了提档升级。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对29户村民危房进行改造,70户村民房屋进行整修。新安装路灯106盏,新建便民服务中心和百姓大舞台。

同年,启动王家坳、下管家咀两个自然湾共102户美丽乡村建设,对房屋的外立面进行升级改造。今年,将孙家田、柯家田、三谢家、段家畈、谢家畈五个保留村湾申报乡村振兴示范带计划,力争全面推进美丽村湾建设。

优化村湾环境,靠建更靠管。武汉市委办公厅、汉口银行驻村工作队与村委会,共同发动村民成立以老代表、老党员为主的村湾环境维护小组,监督村民自觉维护好房前屋后的卫生环境,基本形成以城管维护大环境、村委会维护小环境、村民维护微环境的良好格局。

武汉市通过“党建+美丽乡村”建设,发挥市直单位各自的党建优势和资源,因地制宜地让贫困村的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改观。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扶贫中着力将产业发展与优化村湾环境相融合,为蔡甸区七壕村编制村庄规划和产业策划,引进北京新农创公司助力打造七壕生态园,依托“农业+旅游”产业扶贫模式,在搞活村集体经济的同时,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撰文:徐荣华熊赵策划:中共武汉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

【责任编辑:袁君子】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