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

从计划到市场 中国企业竞相释放活力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2日09:21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在中国经济不断跃升的前进道路上,中国企业从计划逐步走向市场,竞相释放活力。沿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条主线,国企改革不断突破,如今已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明显进展。与此同时,非公有制企业也迅速发展,私企数量占比增至近八成。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所有制结构主要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企业以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为主,数量相对稳定,增长较为平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以工业企业为例,1978年,全国共有工业企业34.8万个,比1957年增长了1.1倍,全国国有资产总额4488亿元。

彼时,在传统的计划模式下,政府部门拨原料、下指标,企业是车间,生产后统一调配。那时的人们很难预想到,巨大的变化即将发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让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调整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从“放权让利”到“承包制”,企业经营者享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1993年后,改革进一步深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这是此后几十年国企改革的方向和主线,首先将政府和企业分离,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同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蓬勃发展,让国企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从外部倒逼其改革。”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出炉,成为新时代国企改革遵循的重要指导原则。“将改革推向新的高度,更加精准、高效。”胡迟称。

如今,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已经取得明显进展:中央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已全面完成,已有80多家央企建立了规范的董事会,企业市场化基础进一步筑牢;中央企业在产权层面已与社会资本实现了较大范围的混合,半数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在公众化的上市公司,重点领域混改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国有企业在稳健运行的基础上,授权放权、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等各领域改革继续快马加鞭,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活力。

“随着国企活力的逐步释放,国有企业发展明显加速。尤其是国有资产(非金融企业),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杜称。

数据显示,1978年至2018年间,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实现年均增长11.9%和10.3%;2018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分别达到1978年的247.1倍和130倍,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的中流砥柱。

私营企业也是快速发展。从登记注册类型看,1996年,全国共有私营企业44.3万个,2017年增加到1436.9万个,增长了31.4倍,年均增长18.0%,私营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比重从16.9%增加至79.4%。

与此同时,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从无到有,数量稳步增加。从登记注册类型看,1996年,全国共有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7万个,外商投资企业5.4万个;2017年,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3.0万个,外商投资企业13.7万个,分别增长了1.3倍和1.5倍。

“市场经济中多个主体相互竞争,推动社会发展,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胡迟在调研中发现,和国企一样,私营企业也是朝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努力,开始有意识地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有一些实现了股份化和资本的社会化乃至挂牌上市。

根据大成企业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民营经济改变中国——改革开放40年民营经济主要数据简明分析》,1990年我国股票市场创立时,只有7家上市公司,其中3家为民营性质的。2000年,全国A股上市公司976家,其中民营性质的上市公司296家,约占30%。2010年全国A股上市公司2018家,其中民营性质上市公司911家,占比45.1%。2017年全国A股上市公司3459家,其中民营上市公司2118家,占比61.2%。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型民营公司在创业板、新三板以及境外资本市场上市。

杨杜指出,中国企业70年的成长与变革,秉承着做大、做强、做优、做新、做久等基本原则,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规模成就突出,管理水平日益提高,企业家队伍壮大成熟,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形成,全球产业话语权持续提升,国际化经营稳步推进,企业软实力持续增强和社会贡献不断加大等八个方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市场主体竞争力,推动各类企业健康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已经搭起来,未来需要在内部治理结构、激励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胡迟称。

【责任编辑:艾师伟】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