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9月17日讯(记者陈倩)作为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地,十堰是古老的;而作为东风汽车的诞生地,年轻的十堰市今年将迎来建市50周年。湖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十堰专场,十堰市有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十堰市的发展变化。
十堰是一座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的城市。1969年,伴随着第二汽车制造厂(1992年9月1日改名为东风汽车公司)的建设,十堰市应运而生。那时全市生产总值只有4.63亿元、财政总收入仅有1120万元。70年来,全市人民沐风栉雨、奋发图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3年十堰GDP首次跨入全省“千亿俱乐部”;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747.8亿元,是1969年的377倍。
十堰致力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了由一辆汽车到现代车城的沧桑巨变。上世纪70年代第一台东风汽车下线,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中华民族汽车工业应运而生,1978年汽车产量达到5000辆,2018年全市汽车产量达54.6万辆,是1978年的107倍。特别是随着东风公司总部外迁武汉,一度被“废都论”围困的十堰,沐浴着党的十八大的东风,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合力构建“现代新车城、绿色生态市”,初步形成了以汽车产业为主导,以生态文化旅游、能源(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为支撑,以智能装备制造、生物产业、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为重点的“一主四大四新”现代产业体系。
十堰致力于健全完善城市功能,实现了由边陲小镇到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沧桑巨变。先后建成汉十、十漫、十白、谷竹、郧十5条高速公路,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目标。改变了一条襄(襄阳)渝(重庆)线独自支撑十堰30年的铁路交通,建设了襄渝复线,开通了动车组,今年年底,还将迎来“高铁时代”,设计时速达350公里的汉十高铁将彻底结束秦巴山区不通高铁的历史,十堰将成为连接国家中西部地区铁路干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十堰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了由“靠山吃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沧桑巨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堰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南水北调中线水质安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崛起的发展新路径。2018年,十堰市优良天数305天,达标率为86%,位居全省前列。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2015年入选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五河”治理经验成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的典范。森林覆盖率由1975年的30.6%提高到现在的64.7%,主要林业资源指标居全省首位。十堰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十堰致力于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了由一穷二白到奔向全面小康的沧桑巨变。十堰市属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70年来,十堰先后实施规模扶贫开发、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脱贫攻坚等扶贫攻坚行动,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市贫困人口(不考虑脱贫标准提高因素)从1984年的225.6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7.4万人,减少208.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92.3%下降至7.8%,下降84.5个百分点。十堰市成为全省范围内除了武汉外,拥有三甲医院、本科院校最多的城市;群众安全感指数连续8年保持全省前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