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社会

我国首次在全人工环境中成功繁育第二代长江江豚 小江豚今日满“百天”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1日14:11 来源: 湖北日报

9月21日,农业农村部长江江豚繁育研究中心,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一头新生雌性小江豚F9C满百天。这是人工环境中出生并成活的第4头长江江豚,也是全人工环境中首次成功繁育的第二代长江江豚,标志着水生所长江江豚繁育保护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产生了新成效。

小江豚和妈妈一起嬉戏(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供图)

亲子鉴定证明长江江豚繁育技术取得新突破

“该小江豚目前身体健康、发育正常、行为丰富。”水生所研究员、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秘书长王克雄介绍,F9C的妈妈福久(F9),今年11岁,2011年由鄱阳湖引进至水生所白鱀豚馆。爸爸淘淘,今年14岁,2005年7月在水生所白鱀豚馆出生,是世界上第一头在全人工环境中成功繁育的长江江豚。淘淘出生后一直生活在白鱀豚馆,水生所科技人员通过多年努力和探索,建立了多项繁殖辅助技术,并对这些技术进行了应用,以保障淘淘繁殖行为的正常进行。

小江豚和妈妈一起嬉戏(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供图)

第二代江豚F9C出生后,科研人员通过亲子鉴定,进一步证实了淘淘与F9的父女关系,同时也证明了全人工环境中繁育的长江江豚能够成功参与繁殖。

2018年夏季,水生所科技人员通过采取主动行为激发和主动群体组合等技术手段促成淘淘与福久成功交配。技术人员通过B超检查和激素检测确认福久怀孕后,为了给福久提供充足的营养,确保胎儿正常发育,科技人员采用饵料营养辅助技术为福久精心准备每一餐,并针对其喜欢单独活动的特殊个性进行了行为训练和饲喂。妊娠期间,科技人员还特意进行群体调整,让福久有机会跟随其他母豚学习抚幼行为,以充分激发并培养她的母性。因为福久个性谨慎,为了确保其顺利分娩,并在有效时间内正常哺乳和抚幼,科技人员还特意在福久分娩期间和抚幼初期为其营造了轻松自然的环境。

激发江豚母性建立良好母幼关系

2019年6月11日,科技人员观察确认胎儿尾叶末梢露出,随即启动江豚分娩和母幼行为建立技术预案。得益于科技人员为福久分娩营造的轻松自然环境,整个分娩过程非常顺利,分娩时长约150分钟。

母幼关系能否成功建立是小江豚出生后面临的第一关。如果分娩后的一段时间内,良好的母幼关系不能及时正常建立,会导致母豚不哺乳或幼豚不摄乳,严重时极可能会导致新生幼豚因体力不支而夭折。同样得益于有效的环境营造和妊娠期间的母性激发训练,个性谨慎的福久和新生小豚F9C的母幼关系建立总体上非常顺利,F9C平安度过了生命中最为关键的时期。福久生产后,营养需求越来越大,科技人员继续采用饵料营养辅助技术确保其每天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摄入以及充沛的奶水供应。

满月之后的小江豚F9C行为越来越丰富,开始表现出含鱼、吐水、追逐活鱼等嬉戏行为。

豚爸淘淘登记照(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供图)

江豚种群状况反映长江生态健康状态

“祝第二代长江江豚健康成长,望就地保护繁殖研究获更大成果。”水生所和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为这头小江豚举办了简单而温馨的庆祝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来到现场,并送上祝福。

作为当前长江干流生活的极可能是唯一的水生哺乳动物和食物链的顶端物种,长江江豚的种群状况,指示并反映着其繁衍栖息地——长江的生态健康状态。人工环境中的长江江豚繁育技术研究和成功实践,其最重要的价值是籍此深入了解长江江豚的繁殖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行为学、生物声学、营养学等特征,助力长江江豚的自然保护,同时建立综合性、开放性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平台,推进珍稀水生物种保护多学科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

豚妈F9登记照(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供图)

活动现场,水生所科技人员介绍了长江江豚繁育技术新进展以及小江豚的出生和成长过程,基金会发布并启动了“长江江豚后援团”公益项目。社会公众、爱心家庭、爱心企业可以在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微信平台留言,选择后援白鱀豚馆饲养的7头长江江豚中的一头,并通过爱心捐赠等形式成为该江豚守护后援团的成员,和众多的国内外热心人士一起为长江江豚的自然保护助力。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将根据后援团成员的意愿,将爱心捐赠用于支持长江江豚繁育研究设施建设和长江江豚的自然保护工作,并接受捐赠人和监管机构的监督。

湖北日全媒记者文俊、通讯员孙慧 王以豪

【责任编辑:邓玉华】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