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社会

这套37年前的实验器材 为何能亮相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4日18:21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龙华、通讯员常宇、蔡敏)一个锈迹斑斑的试管架、两个实验室常用的透明三角烧瓶、一个已褪色的红色橡胶洗耳球……9月23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这一组看似普通不过的展品让人不少人驻足围观,旁边循环播放的视频《中国发现世界首个22A型肺炎双球菌》更是引起不少讨论。

这组实物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分离出世界上第一株22A型肺炎球菌所用的实验器材。而不为人知的是,这些37年前的老物件竟是偶然发现的。

今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整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卫生行业相关成就时,偶然发现一份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原国家卫生部发来的贺信。贺信中记载,世界卫生组织感谢中国对了解肺炎双球菌在世界各地的菌型分布作出的卓越贡献及对肺炎双球菌疫苗设计提供的帮助。

这一发现,引起了国家卫健委的高度重视,随后立即委托湖北省卫健委向同济医院寻找当事人。“这一成果为肺炎疫苗提供了参考,证明了中国医学的实力,展示了中国人对世界卫生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但由于年代太久,除了这一记载,其他资料均无留存。”省卫健委相关工作人员说。

经过查找历史档案,同济医院揭开了这组展品背后的故事。

肺炎双球菌是引起肺炎、中耳炎和脑脊髓膜炎的主要病原体。在研制肺炎疫苗前,必须弄清肺炎双球菌血清分型。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各地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很少。1981年,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肺炎双球菌分型协作组,同济医院(原武医二院)等全国20多家医院参与此项科研。

1982年1月,同济医院检验科46岁的技师雷汉题等三人接受重任,开始收集菌株。课题组利用少有的“蛋白胨”简化培养基制作流程,并创新提出了“培养基PH值7.6到7.8时,细菌繁殖更好”的新标准。经过8个月的努力,分离出四株肺炎双球菌,经原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验所复核后寄送世界卫生组织肺炎双球菌中心进行血清型鉴定。

经世卫组织鉴定,四株肺炎双球菌分别为5型、36型、21型、22A型 ,并确认这株22A型是当时世界上发现的第一株血清型为22A的肺炎双球菌。不久,世界卫生组织推出了23价肺炎双球菌荚膜多糖疫苗,其中就包括了22型肺炎双球菌荚膜多糖抗原。

【责任编辑:邓玉华】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