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记者 胡莹
野三关北邻三峡、南邻清江,地处巫峡南岸,自古为土质肥沃、森林茂盛、气候温和的宜居之地。但也是因为地处山区,被外界隔离,在前十年甚至更久的野三关镇还是一块无人问津之地,在此生活的农民就像身处世外桃源一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新时代下“新小野”
2010 年对于野三关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年份。这一年的 12 月 22 日,横贯野三关的宜万铁路通车。“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被憋在深山数十年的野三关镇终于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大机遇。有了相对便利的交通,野三关镇利用其农业优势实现产品的运输,并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然而众多的贫困人口,没办法让野三关在短时期内迅速脱贫。
今年7月2日,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湖北巴东野三关镇石桥坪社区,进行调研考察。大学生们了解到,两百多平米的屋场院子,在四年里开过大大小小近千次村民会议,民主商讨已经成为村里人公认公开的民意讨论场;简陋的乡村小学摇身一变成为了引人称赞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家乐、小水果产业园引领村民摘掉贫困的帽子。
图为:成员在村委会前合影 通讯员供图
从“扯皮村”到全县典型的石桥坪
石桥坪村是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一个土家小村,以前的石桥坪村被称为“扯皮村”,村民们动不动会因为谁家的牛吃了谁家的粮食而“扯皮”,村里有人写了一副对联来形容他们的生活:“朝苦夕苦一年到头欠债款,春愁冬愁四季结尾缺吃穿。”横批是:“何日有望。”
“不得不说,我们村以前就是因为农业发展太过分散,也没得唱得响亮的品牌,无法进行集中有效的产业增收。”村里的退休老干部邓正文说。
图为:采访民族医院就诊 通讯员供图
后来,当地出台了系列产业帮扶措施,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政府和村委会花了大力气来建设我们的村子,不论是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还是从每家每户的房屋改造、土地增值来看,村容村貌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我觉得村民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种植了大约3亩葡萄园的村民田正说。“村里会定期开展农业知识培训,有技术员给我们知道怎么种出优质的葡萄,这对我们帮助很大。”
图为:大学生调研石桥坪葡萄种 通讯员供图
从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352户947人,到2018年未脱贫123户307人,再到2019年拟脱贫112户294人,巴东野三关镇石桥坪社区的特色脱贫之路在该县树立起了典型。
因地制宜,小村落的脱贫从特色农业开始
苦日子过怕了,总得寻找出路啊!
据石桥坪社区村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石桥坪村的发展,是一个在不断地适应市场、寻求市场、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消费能力有限的国家级贫困村,需要以村内现有地理环境与文化优势为依托,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精准扶贫的康庄大道。
从蔬菜基地到关口葡萄得大面积种植,从简陋的土厕所到清一色干净敞亮的卫生间,石桥坪村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积极探索脱贫攻坚、发家致富的的道路。
家家户户建起花台,庭院美化面积达2850平方米,村庄绿化面积达95%。安装路灯36盏,实现夜间亮化。村到户公路建设达100%,其中98%的农户通了水泥路。铺设管网2600米,建集中供水池2个,全村总蓄水量达9700立方米,97%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建成核桃示范基地1000亩。发展牲猪养殖和山羊养殖大户20多户,全村年牲猪饲养量达8100头。
图为:采访巴东二中教师 通讯员供图
“红色旅游成为当地脱贫的一张名片”
野三关属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着发达的少数民族文化。野三关镇土家文化兴盛,古老奇特的“撒伊儿嗬”丧葬仪式、“哭嫁”等婚嫁仪式在此随处可见。小镇将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一切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前提,使得这些充满智慧的古文化却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面临着失传的窘境,文化传承后继无人。
石桥坪社区是辛亥革命元勋邓玉麟将军的故乡。在发展农业产业的同时,石桥坪社区也在努力用好当地的红色遗址及文化发展旅游业。
图为:邓玉麟先生墓碑。通讯员供图
湖北大学大学生调研团队在当地村民的介绍下,沿着蜿蜒的水泥路,来到了邓玉麟先生的故居。历史的风雨洗礼使得邓玉麟先生的故居多了些历史厚重感与沧桑感。由于历史原因,故居两边的土墙脱落大半,只有大体轮廓尚在,木制门槛前的青石板小路上青苔遍地,门前一抹苍翠的竹林,像是在隐隐诉说着关于先生的种种历史故事。
这个村子与想象中的土家小村落有很大的不同,大棚蔬菜、大面积的葡萄园,还有园内的草莓地,时不时会冒出一两幢欧式风格的小洋房……
调研团队采访了当地的村干部,参观了邓玉麟先生的故居,走访了一些农户,了解到他们现在的基本生活情况和精准扶贫政策在他们身上的落实。
“团队了解到的情况或许远远只是这个村子发展情况的万分之一,但是我们期待着我们的调研工作做得有社会意义,更加期待精准扶贫政策能够真真正正地惠及到贫困户,让贫困不再成为城乡发展鸿沟的拦路虎。”团队成员张俊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