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热点

“赖床像弹簧,你弱它就强”,超六成大学生正在克服“起床困难症”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3日09:29 来源: 共青团中央

王妍的闹钟每天都会在她起床前响4次。每隔10分钟便响一次的闹钟并不能将她从睡梦中拉醒,在同学们的印象里,王妍要么没来,要么就在迟到的路上。

“赖床像弹簧,你弱它就强。”逐渐深谙“起床之道”的周安迪则选择告别“起床拖延”,打响与起床困难症的持久战。为了让生物钟回归正轨,她规定自己最迟每天夜里12点必须休息。

而对于每天平均睡眠时间只有4到6小时的龙泠宇来说,“早起”已成为一种植入身体的本能反应。在初中便养成早起习惯的他,早上五六点起床完全没问题。若在某天晚于7:10起床,他便会产生一种“虚度时光”的罪恶感。

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各地高校的3367名大学生发起关于“起床困难症”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2.22%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起床困难,32.29%认为自己不存在此类烦恼,5.49%表示自己已经改正了“起床困难症”。

六成大学生因睡眠不足、天气寒冷起不来床

调查显示,68.52%的大学生认为“起床困难”的主要原因为“前一天睡觉过晚”,62.73%认为“天气太冷”对顺利起床存在影响,也有48.68%的被调查者认为“个人懒惰”是造成赖床的主要原因,15.21%则表示“室友不起,我也不愿意起”。

对于睡眠不足导致起床困难的情况,广告学专业的罗静表示自己很有发言权。

大三的她常常因为赶一项策划或是做设计而熬夜到凌晨两三点钟。受困于从熬夜到起床困难的恶性循环,罗静很是烦恼。“只有保证每天睡眠时间6个小时,才能精力充沛。自己惰性太强也是一方面的因素,可是有时候起床困难真的是身体自然反应,太困了,就还想继续睡一会儿。”

同样因为睡眠问题而起不来床的刘然是2018级电子信息工程学的学生,在学院学生会工作的他,同时还是2019级新生班的一名助导。

刘然平常的学生工作很多,手机里突然弹出的信息总会打乱他的工作节奏。深夜里,完成了工作的他异常亢奋,刷着贴吧、看看App,平均每天凌晨3点才睡觉。依靠室友唤醒的刘然常常在来不及吃早饭的情况下,“踩点”飞奔至教室。在刘然看来,室友是否起床直接影响到他能否起床。如果刘然的室友也没能听到闹钟,那两个人便会一起睡到10点才醒。

来自江西财经大学2018级金融专业的郭奕也认为,自己不愿起床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睡眠质量不佳。

在她看来,手机是影响她睡眠的始作俑者,只要她睡前不玩手机,醒来后就觉得精力充沛,神清气爽,但一旦玩起手机,就会控制不住自己不断刷视频的手,进而导致熬夜以及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值得注意的是,33.04%的被调查大学生平均睡眠时间只有4到6小时,仅有8.15%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

而对于北方姑娘周安迪来说,离开了暖气,起床的动力也就少了大半。

原本以为南方远比北方温暖的她,刚入学就被重庆的冬天“上了一课”。经济学专业的她基本上每天都有早课,起床也就成了必须要独立解决的“大难题”。“几乎每天早上我都是跑着进教室学习的,不然会迟到,来不及。”她说,“太冷了,一想起离开被窝出门就很想逃避,不愿意开始新的一天。”

王妍表示自己每天都在“睡得晚、起不来”循环中,过得随意而懒散,因为白天睡眠较为充足,王妍晚上难以入睡。

躺在床上,拿起手机打游戏、听歌、看小说、逛淘宝,直到困了再睡,往往已经是凌晨一两点了。她深知是自己的精神松懈、不自律、不自控纵容了她的“自我放弃式”起床,导致起床困难症日益严重。可现在的她仍然觉得改变太难,控制不住地想赖床,能拖一天就是一天。王妍的室友也表示,无论是凌晨1点睡还是晚上10点睡,对王妍是否能起床都没有太大影响,“她一睡觉就很难起床”。所以如果下午有专业课,王妍都不会睡午觉,她也害怕自己一睡着就起不来了。

“再睡一会儿“的心理暗示让大学生又爱又恨

在规定早起的早晨定3个以上的闹钟,是罗静、周安迪、王妍等大学生共有的习惯。调查显示,22.18%的被调查者曾因起床困难耽误过上课、考试、旅游、约会等事情。

每次起床都像打仗的郭奕,从坐起身穿衣服到完成洗漱出门,只需要6分钟。其他的时间,郭奕都躺在宿舍的床上为起床做着“心理建设”。

烦躁地摁掉接连响起的闹钟,再在室友“快起来啦!6点50了!要迟到了!迟到了是要通报批评的!”的督促声中艰难爬起,是郭奕的常态。

因为赖床错过早餐,完成了晨跑和早读的她往往会立刻变得非常乏累,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没食欲不想吃饭,甚至眩晕想吐,看到熟人也不爱搭理。每天早上因为赖床多睡的20分钟,仅仅只是实现了短暂的满足感,反而加重了起床后的疲倦。

在陈楠看来,睡得最“香”的时段,一定是自己赖床的时候。“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之一,不就是你半夜突然醒来,发现自己还有时间可以继续睡吗?”陈楠笑着说,“但更悲伤的是,你发现能继续睡的时间太短。”为了实现这种莫名的“自我满足感”,陈楠常常会额外设置一个比规定起床时间早20分钟的闹钟,对他来说,醒来后发现自己能再睡一段时间,会更好地激励自己在下一次闹钟响时爬起来。“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起床需要一段‘缓冲期’。”陈楠补充道。但这种方法也不是屡试不爽,“起床困难户”的陈楠,也是班上的“迟到专业户”。

感叹着“起床困难彷佛是宿命,能够克服的人真的太厉害了”的罗静也曾因为赖床吃过大亏。

每隔5分钟便响一次的闹钟都没能叫醒沉睡的她,“再睡一会儿,应该来得及”,她一边在嘴里嘀咕着,一边顺手就滑掉了最后一个8点半的闹钟。而等她睡醒再拿起手机时,才意识到自己错过10:13分的动车了。

事已至此,只能改签。虽然有惊无险,没有造成太大损失,但这也不是她第一次因为赖床错过事情:高三时早课常常迟到、错过和朋友的聚会、甚至还会错过期中考试。“从第一次睁开眼到起床,大概要磨蹭一个小时。拉扯一下被角,翻个身,在脑子里想着一会儿就起,可转头一睡20多分钟就过去了。”罗静还表示,即使醒来,自己也会翻来覆去,就是不想离开被窝。

因为起不来床时常迟到、旷课的王妍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时间在“熬夜”和“赖床”中被荒废,尤其是迟到缺课导致学习上出现了漏洞,让她每每想起都倍感紧张。“挂科”像悬在王妍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每次期末考试前为了填满知识的漏洞,她学到凌晨也不敢放下手中的书本。

过六成大学生对改正“起床困难症”报以期待

周安迪开始直面起床困难的问题,避免自己落入“熬夜、起床困难、作息混乱、身体虚弱”的怪圈。长期的作息不稳定让她出现了黑眼圈,心脏也偶尔感觉不舒服。身体的反应和现实生活的要求促使她必须要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早起,绝不拖延。

她开始规定自己每天最迟夜里12点休息、早晨7点半起床,在早上安排吃早饭、复习专业课、背单词等事项,让自己起床不再无事可做。每天时间一到,就必须停下来休息。“刚开始执行计划的时候也会心有不甘,甚至还会有继续做完的冲动,但是我还是努力克制住了。起床也是一样,每个人都会有惰性和生活惯性,如果想拒绝起床困难,就必须意志坚定,对自己狠一点。”周安迪语气坚定地说道。

“在床上多拖延的时间,是会在其他地方补回来的。”错过的早课的内容需要后期自己补上,新的工作任务迫在眉睫,明天要交的作业还等着提交。因为赖床,刘然的一天从起床开始就变得紧张急促。迫切希望改正起床困难症的他计划慢慢提前睡觉时间,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愿起床的主要原因就是睡眠不足。“打算以后有些不重要的事情就先缓一缓,不在晚上熬夜完成,而是等到第二天。保证每天要按时起床,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调查显示,83.55%的被调查者认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早点睡觉”可以有效改善起床困难症,51.8%认为调整心态有效果,41.55%表示“给早上安排紧急的任务,迫使自己起床”可以激励早起,也有7.54%的被调查者认为不想早起的人是怎样都起不来的。

同样希求解决起床困难问题的罗静开始找到一些属于自己的办法和诀窍。比如遇到大型考试、集体活动等重要的事情,她都会提前找人帮忙打电话叫醒她,或者把手机订好闹钟放在床下,她只有下床才能关掉闹钟。她认为起床这件事只有通过外在的强制约束和提醒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龙泠宇认为充实的工作状态、满满当当的工作安排是激励他每日早起的最大动力。

6:30就走出寝室的他,会选择在7点前吃完早饭,随后迅速投入到当天的工作计划中。图书馆8点开门,他便在食堂的角落学习或工作到7:55再走。“晚上图书馆9:50关门,但我也不会回寝室,一般会找个便利店呆到11:45,再踩着12点的门禁回去。”在他看来,赖不赖床都是个人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安排时间的权利,他愿意将时间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虽然偶尔会疲倦,但他享受这样充实的生活。

胡琦也更愿意将闲暇的时间安排在实习、出游上。相比需要强制早起的工作日,胡琦在周末更有早起的劲头。“有聚会的话就早点起床准备聚会,没有安排就去摄影工作室兼职,学习一下后期。”在她看来,睡觉不是生活的最优解,从前也有“起床困难”的她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慢慢摆脱了“赖床困境”。有了更多可支配时间的她玩起了乐高,养起了多肉。“当你心中有了更重要的事,你就不会赖床了。”不仅如此,在问卷中也有被调查者提到,“虽然不喜欢早起,但早训时能看到想见的人,所以我一定会爬起来。”

团团有话说

起床困难缘于缺乏自律。从晚上的作息习惯,平常的小憩习惯,到第二天的工作、放松、休息安排,无一离得开“自律”这个问题。想要真正的不脱发,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就要白天“有事做”;晚上“有睡意”。早起一天,你会发现,一天可以过得更充实了;原本想夜深人静时完成的论文或工作,挪到白天,你会发现,“夜晚更有思路”“没人打扰”都是在给自己不规律的作息找理由;在晚上,自主关机一小时,甚至两个小时,你会发现,突然安静了,更能静心去“一日三省吾身”。

曾经,我也以为昆明是一个一年四季如春的城市。没想到,大学第一年的冬天,就经历了那几年最大的一场雪。原来,春,包括了春暖花开和春寒料峭。我们都喜欢探头先看一眼窗外的天气,“看着好冷啊”。室友四人对望一下,倒头接着睡吧。

起床真的需要意志和毅力吗?需要对自己“狠”一点吗?

我想也许需要吧。

我曾用过很多方法让自己坚持起床,克服冷,克服赖床,下面分享一些我觉得很不错的,助于保持良好作息的方法。文末,也为大家找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

一、在前一天,根据自己一天的饮水情况,喝适量的水,让自己在早上可以起床上厕所,从而顺利起床。

二、选择一首自己一听就会亢奋的音乐,叫醒早晨迷糊的自己。

三、安排好一天的学习或工作,做好一天的规划。让自己的意识里保持:“我是有任务需要完成的”。

四、夜晚关机一小时或两小时,去看自己一直想翻开却躺在书架上很久的书。

五、睡觉时,枕边放一本书。这一个小习惯我用了很久了,睡前我会边翻开看一会边酝酿睡意。后来,有室友跟我学习了一下,拿了一本书放在枕边,第二天醒来,开玩笑的跟我说:她终于知道我放书的意义了。晚上,睡得很香。

人们从来不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选择“自律”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相信你也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作息规律小妙招,让自己不再起床困难。


轻松应对起床困难症

I

打开灯

冬天之所以会感觉起床困难

有一个原因是

冬日天亮的时间会比较迟

记得醒来后

第一件事情是开灯

让你知道“已经天亮了”

用明亮的灯光把你照醒!

II

喝杯水

冬季气候干燥

特别是每天吹空调,开暖气

一个人晚上水分流失

大概是450毫升

晨起时会感到口干舌燥

起床之后喝一杯水

可以缓解口渴的症状

还能唤醒五脏六腑

让你快速进入清醒的状态

III

听音乐

大脑会忽视熟悉的声音

所以要用一些节奏感强的音乐

作为闹铃声

音乐会促进脑子氧气和血液的流动

也会让你的身体跟着节奏动起来

跟着音乐节奏起床吧!

温度适宜

被窝外的温度太低

是许多人起不来床的原因

在暖和的被子里待了一夜

让你立即适应比被窝外的温度

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可以在起床前打开暖气

将室内温度调到

最适合人体的18-22度

这样可以有效缓解

起床困难的症状

衣服因为室温的原因

也会变得冷冰冰的

最好放到被窝里暖一会

让大脑一起醒

每天早晨要让大脑

跟着身体一起醒来

具体方法是早上起床后

离开床铺

在洗漱前给自己

一段冥想的时间

冥想不仅可以提高注意力

还有助于缓解焦虑

提高记忆力

充足睡眠

想让自己拥有起床的勇气

除了要快速适应被窝外的低温外

还要保证前一晚拥有充足的睡眠

当人体经过足够的睡眠之后

早上起床的过程也会相对顺利

慢慢起床

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

晨起都不能太猛

特别是颈椎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

晨起要慢一点

否则会加重病症

甚至引起疾病发作

建议睡醒之后伸个懒腰

时间充裕的话

可以在床上静坐几分钟

让血液流淌到身体各处

然后再下床洗漱

这样可以让血液回升到脑部

以及身体四肢

让你在接下去的一天更有精神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中国青年报》(2019年12月02日 07版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罗希 福建师范大学 王军利 江西师范大学 梅雨潇)、微信公众号“中国气象科普”(ID:qxkpw2014)、摄图网

【责任编辑:郭蔓】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