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政务

发挥制度优势 构建社区治理新格局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2日08:00 来源: 湖北日报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显富(左一),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党的建设专业博士生导师唐皇凤(右二),武昌区南湖街华锦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周林(右一)做客湖北日报全媒体访谈,畅谈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杨麟通讯员崔鹏飞

访谈嘉宾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显富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党的建设专业博士生导师:唐皇凤

武昌区南湖街华锦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周林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夯实基层基础,创新基层治理,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主持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在基层,请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治理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新任务?

赵显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从完善体制上升到完善体系,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民主协商、科技支撑的要求。明确了基层社会治理的范围、总体目标要求和工作着力点。基层社会治理包括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市域社会治理、边疆治理三个方面。其总体目标要求就是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并在这一总体目标要求之下,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同时,决定强调了五个方面的工作着力点:一是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二是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三是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四是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的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地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五是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唐皇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是激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动力、切实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质量和境界的根本举措和战略路径。就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愿景目标而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擘划的“中国之治”制度体系,其根基是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依托则是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本质上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的“人民性”内涵和品质,充分展现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坚持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

主持人: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如何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赵显富:推进城乡基层治理,首先要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和改进街道(乡镇)、城乡社区党组织对城乡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

其次,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共建是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政府、自治组织、社会力量、居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自治组织基础作用、社会力量协同作用、居民主体作用。共治是关键,要打造全民参与的开放治理体系,创新体制和机制,不断提升社区居民参与、服务供给、文化引领、依法办事、矛盾预防化解、信息化应用等能力和水平。共享是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城乡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社会治理的成效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第三,坚持自治、德治和法治相结合。要发挥好群众自治的基础作用。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完善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制度化渠道,推进社区减负增效,落实民主决策、管理各项制度,增强基层自治的活力。要发挥好法治的保障作用。善于用法治思维推进社会治理,引导社会成员养成在法治轨道上主张权力、解决纷争的习惯。要发挥好德治的引领作用。通过完善乡规村约、厚实乡风民俗,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唐皇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紧贴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探索构建群众需求导向的基层服务管理体系是城乡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关键在于构建简约治理和复杂治理有效均衡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一方面,我们亟须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在激发社会活力的基础上构建现代秩序,不断增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可控性和韧性。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切实提高城乡社区的信息化水平,稳步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的精细化和智能化。

周林: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我们社区注重党建引领,通过成立各类社会组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利用各类治理平台来引导居民形成主人翁意识和社会共同体的理念,并以“互联网+治理”的模式,开展网上议事、网上投票等,提升新时代的群众路线的服务水平,解决居民身边难题,使治理水平现代化、快捷化。

社区怎么治理,决定权交给居民。华锦社区还通过培育红色头雁,居民领袖,搭建以居民为中心的居民议事会等途径,探索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商共议、共建共享的社区共治机制,引导居民从旁观者变成行动者,激发参与热情。

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主持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是基层群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请问如何集众智、合众力,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赵显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一项具有独特作用的基本政治制度。进一步推进基层群众自治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把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体现到基层群众自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要着力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落实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等基层自治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等制度;要创新丰富民主协商形式,搭建多方参与协商的议事平台,推广协商议事会、居民说事、民主听证会等城乡社区协商载体和协商形式;要大力培育发展公益慈善、文体娱乐、健康养老、邻里互助、纠纷调解、防灾减灾等各类社区社会组织。

唐皇凤: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关键在于四个方面: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基层群众自治的根本政治保障;社区协商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运转的日常形式,有利于解决社区实际问题、形成共识,促进基层群众自治健康发展;培育多元化的社会内生力量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构建现代与传统有机融合的公民文化是支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效实施的文化基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居民公约、村规民约,内化为居民群众的道德情感,外化为党员干部服务社会的自觉行动。

周林:华锦社区常住居民12429人,社区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仅靠他们完成社区服务与管理难度大。社区通过搭建以居民为中心的居民议事会,集众智、合众力,激活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社区还依托邻里文化平台,成立了各类文化团队及服务组织,让居民自我服务,组团服务,从舞台的明星成为了社会治理的主角。社区还积极培育社区能人、了不起的居民,打造“巧姐姐”、“爱之翼”、“老红帽”、“流动老党员先锋”等特色社会组织,提升居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

专家点评

让社区治理重心贴近群众心窝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教授吴畏

社区治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合理解决各种纠纷、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社区当中,家庭纠纷和矛盾是较为常见和容易突发的,解决不好还可能引发其他不稳定因素。因此,社区治理应当把重心转移到对每个家庭的关心、服务和引导。

社区设立家事调解站是社区治理的一项组织创新。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建设服务内容丰富、服务队伍健全、服务水平专业的社区家事调解站,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治理举措。洪山区建成180个社区家事调解站,为社区善治打下坚实基础。

【纠错】编辑:王深宇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