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政务

展望2020 “五线推进”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0日08:43 来源: 湖北日报

充满发展活力的中北路沿线。

推动发展拼搏更加有力

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方向,进一步提升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发展水平,做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体支撑。

一是实现总部经济高端化:健全总部经济工作机制;健全总部企业成长机制;探索地区协同共赢机制。探索建立“高成长型企业总部——优质企业功能型总部——知名企业综合型(区域型)总部——500强企业地区型总部”梯次引育链条,分门别类制定年度引育计划。

二是实现产业经济集群化:推动支柱产业聚焦;培育新兴产业支点;促进产业融合共生。积极发展金融服务、工程设计、文化旅游、商业商务、信息科技、智慧数据、生物健康、新能源环保等八大产业,构建更高质量的区域产业发展体系。

三是实现楼宇经济品质化:推动楼宇定标立杆;推动楼宇供给质量提升;推动楼宇固堤稳坝。新增1至2栋税收5亿元楼宇和一批专业特色楼宇。

四是实现各类企业规模化:支持龙头企业聚链强链;鼓励优质企业对外发展;补齐民营企业发展短板。力争辖区更多民营企业进入全市民企100强、中国民企500强。

五是实现营商环境最优化: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坚持和完善服务企业机制;营造公开透明市场环境。做深做实“免申不用办”“主动帮您办”“全程网上办”等武昌“三办”政务服务改革。

推动长江主轴更具品质

统筹做好“留改拆”,持续推动项目兴区,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实现城区颜值提高、内涵提质、品味提升。

一是推动功能项目落地见效:做实重大项目区领导领衔推进机制;强化重大项目调度督办机制;健全功能区规划跟踪机制。实现武汉长江中心、阿里巴巴产业社区及滨江地下环路等重大项目实质性开工,融创中心、梦时代广场等项目按节点推进。

二是推动文化赋能古城新生:深化联席会议调度机制;建立片区三级改造建设机制;探索分类管理维护模式;建立空间多元投资运营机制。加快推进都府堤、户部巷、昙华林东西段、戈甲营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建设。

三是推动城市微改有序开展:完善社区微改机制;探索城区闲置空间和重要节点微改机制;建立健全多方参与机制。支持鼓励有实力、有情怀的城市更新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参与老旧社区改造。

四是推动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坚持市级重点工程服务机制;健全微循环道路持续建设机制;建立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区发展相适应的机制。新建道路10条以上,重点打通一批反映强烈的“断头路”。

推动平安亮丽更具口碑

坚持以群众体验感作为衡量城区宜居水平的标尺,换位思考,主动作为,精耕细作,让工作生活在武昌的人更加安心、更加温暖、更加自豪。

一是提高亮丽武昌精致度:坚持城市管理精致卓越标准;建立城市建设管理养护融合机制;健全城市维护快修快补机制。全面总结军运会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经验做法,固化“五边五化”“五子”整治标准及作业办法。

二是提高生态武昌舒适度:健全完善环境保护及修复长效机制;健全完善水资源科学保护利用机制;健全完善绿色风尚引领机制。全面完成雨污管网混错接改造,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建设、泵站改造、排水节点改造、大型管涵清淤及二次供水改造。

三是提高平安武昌感知度:不断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高水平建设好智慧平安小区、平安校园等基础平安单元。

四是提高和谐武昌满意度:坚持和完善依法治区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坚持和完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深化领导下基层大接访制度,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推动民生幸福更多收获

坚持以增进群众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建设,注重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居民群众。

一是增强基本保障兜底性:坚持和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坚持和完善困难救助帮扶机制;健全和完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推动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完善最低生活保障长效管理制度。常态开展好城市精准扶贫和对口帮扶。

二是增强民生建设均衡性:深入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深入推进医疗均衡优质发展;深入推进社会事业个性化、品质化发展。创新供给模式,鼓励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三是增强需求响应实效性:建立健全民生需求收集处理机制;坚持和完善领办民生实事机制;健全完善群众满意度评价机制。持续推动领导干部结合自身职责和分管工作,每年领办至少1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老大难”问题。

四是增强为民服务集成性:建立健全集成式服务载体规划建设机制;建立健全“三方联动”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社会服务资源运用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公布制度和公益资源交易市场平台,促进更多优质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持续参与服务群众。

推动改革创新更大突破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有机统一,大力运用改革思维、创新举措,坚决破除制约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不断释放区域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一是优化完善区委统筹决策机制:完善顶层设计;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推动落实。推动各领域重要工作项目化、重大项目清单化、重点清单责任化,强化督促考核机制,避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二是持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健全复杂问题综合研处机制;健全长期问题沟通疏导机制;健全问题根源治本长效机制。全面深化“民呼我应”基层治理体系改革,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协同性、系统性和预见性。

三是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双创服务水平;加强创新资源对接;增强双创载体质效。扩大“创新武昌”线上服务平台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实现武昌创新发展和人才服务基地向专业化、精细化转型升级。

四是分层分类健全人才引育体系:强化人才工作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服务工作机制;建立泛在可及、高效便捷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引进一批战略科技人才、集聚一批产业领军人才、培养一批优秀青年人才。

【纠错】编辑:李中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