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政务

健全五级巡查网络体系 借助科技手段高效防控 自然资源执法守护荆楚绿水青山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0日08:41 来源: 湖北日报

高悬执法利剑,牢牢守护湖北耕地红线。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19年以来,湖北省自然资源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管理重要论述,按照省委、省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工作要求,强化日常自然资源执法监督,严查严办自然资源违法案件,对挂牌督办案件落实不力的市县约谈问责,深入推进自然资源领域清查整治和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源头防范,强化日常自然资源执法监督。建立我省自然资源执法巡查快速反应体系,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自然资源执法巡查网络体系,积极发挥乡镇、村级基层组织力量,自然资源执法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构建基层部门“巡查、发现、制止、报告、查处”五位一体的执法工作机制,将问题发现在初始、解决在基层,进一步强化日常执法监管,执法工作督在平时、管在日常。

科技支撑,实现自然资源科技高效监管。将科技手段引入执法监督工作,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科技手段,发挥全天候和全覆盖遥感监测的监管作用,“天上看”与“地上查”相结合,开展“季度+年度”卫片执法监督检查,结合地面动态巡查,对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违规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将执法监督工作常态化、立体化,不断提高执法效能。

动真碰硬,严查严办自然资源违法案件。2019年,全省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共查处2018年度土地卫片检查发现违法案件3342件,收缴罚没款2.72亿元,没收违法建筑物461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物120万平方米。省自然资源厅挂牌督办重大典型土地违法案件10件、直接查处土地违法1件;配合司法机关严厉打击违法采矿犯罪问题,进行矿产资源破坏价值鉴定42件。

约谈问责,倒逼地方政府落实主体责任。省自然资源厅对挂牌督办案件落实不到位的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武汉市蔡甸区、襄阳市高新区、郧西县、监利县、洪湖市、孝感市孝南区、安陆市、汉川市、云梦县、咸宁市咸安区、天门市等12个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以及武汉市、襄阳市、十堰市、荆州市、孝感市、咸宁市、天门市自然资源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警示约谈。通过严格约谈问责,进一步树立自然资源执法权威,倒逼地方政府切实落实自然资源保护和监管的主体责任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切实提升依法行政意识和严守耕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底线意识。

联合出击,开展执法专项行动推动共同监管。联合法院、检察院、发改、公安、司法、生态环境、住建、农业、林业等多部门,落实自然资源监管共同责任,开展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高尔夫球场清理整治、“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等专项行动,重拳打击、严厉惩处典型违法行为,努力营造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氛围。

十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创新开展月度卫片执法

十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充分运用卫星应用技术体系成果,将“年度+月度”卫片执法模式延伸至月度,率先开展月度卫片执法工作,做到对违法行为“早发现、早教育、早制止、早报告和早处置”。

争取上级支持。在十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专项立项、设立专项资金、成立工作专班,专门实现项目的运行;在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的支持下即时获取当月最新的遥感影像。

加强数据融合。对遥感影像进行正射纠正、融合镶嵌等技术处理后与十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大数据中心的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红线和城乡规划等数据套合分析并提取疑似图斑,按月下发至县市区局,县市区局进行初步现场调查比对后形成违法行为线索进入立案调查处理程序。十堰市局对疑似图斑的查处情况跟踪督办,一案一卷,做到件件有调查,案案有落实。

一图多查多用。对疑似图斑从土地、矿产和规划三个层面同时展开,真正实现“土地执法、矿产执法、规划督察”三合一。同时,还应用于土地修复、建设(市政)项目的选址(选线)、水源区保护等。目前即时提取的同时涉及两个以上违法问题的疑似图斑70余个,对辖区4县三区一市实现了全覆盖,其中涉及疑似土地违法图斑50余个,违法矿产图斑10余个,疑似规划违法图斑30多个。

麻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自然资源普法从娃娃抓起

麻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注重“三纳入”:将自然资源和规划执法监察知识纳入全市普法范围和普法教材,增大自然资源法律法规的辐射面;将自然资源法律法规纳入市乡两级党校培训的内容,助力全市党政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自然资源发展观,带头执行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将自然资源法律法规纳入学校法律基础课的内容,以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爱土、护土、惜土,争做“国土小卫士”。

突出“三个联合”,彰显部门联动执法威力。联合公安机关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自然资源违法行为,2015年至今向公安机关移交自然资源违法案件22宗,其中判刑4人,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9人。联合构建自然资源案件执行新机制。对违法当事人不主动执行的案件,依法移送法院强制执行,有效打击违法行为。建立部门联动长效机制。联合住建、城管、纪委和公检法等部门,制定出台定期联合巡查、案件移送、优先出警、信息通报、定期联席会议等5项制度,对自然资源违法案件做到及时发现、共同制止、联合处理。近3年来,联合住建、城管等部门,制止违法违规用地157户,占地面积20470平方米,强制拆除101户,拆除房屋占地面积10336平方米,有效规范了自然资源管理秩序。

该局借助媒体、宣传车及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教育。依托网络资源,开通在线互动平台,让群众及时通过网络了解自然资源法律法规,提出意见建议。

嘉鱼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筑牢全域防控基础

嘉鱼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严守“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在网络建设中筑牢基础,在执法监管中促进规范,保护耕地红线,守护一方净土。

该局从实施全域防控入手,按照“突出重点、分级负责、全面巡查”的工作原则,着力构建预防监控网络,将违法用地行为“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一是织牢“联防网”。实行县、镇、村、组四级监管,建立“三道屏障”动态巡查制度,村组(社区)为第一道屏障、镇政府为第二道屏障、各国土资源中心所和县局执法大队为第三道屏障,按地域地段落实包保责任人,实行一周一报制度。二是织牢“监控网”。投资260万元,建立起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视频监控系统,按照“七边”原则(省市县界边、县乡镇路边、基本农田保护区周边、开发区园边、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边、违法用地多发区周边、重点矿区周边),在全县范围内共布电子监控点46个。自然资源管理实现了从传统的车跑人巡到室内视频监控的转变,突破了人员巡查的局限性,解决了自然资源执法监察中发现处置不及时的问题。

该局敢于亮剑,严厉打击城区两违建筑行为。该县组织自然资源执法、住建、公安等部门成立综合执法队,仅2018年就组织大规模集中拆违行动15次,强制拆除违法违规建房150处,违法用地面积1.4万余平方米;同时,持续开展非法采矿整治行动。自从开展非煤矿山综合整治以来,全县采石场由原来的18家关停整合至10家。对偷采盗挖绝不手软,共扣押大型挖掘机3台,载重运输货车8台,移送涉嫌犯罪案件4起,追究刑事责任2人。

云梦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处罚8名违规建设开发商

云梦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依法管地用地,切实做到超前预防,疏堵结合,有效地防范了各类违法用地的发生。

织密防控“铁网”,让违法行为“无孔可入”。全县各乡镇由“国土所配2-3名巡查员、村委会配1名信息员、村小组配若干名协管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强化动态巡查,从源头上控违法,在萌芽中止违法。

该县还出台《国土资源执法共同监管实施方案》,建立“党政领导挂帅、部门联动、乡镇和村组为责任主体”共同责任机制,以卫片执法检查和土地例行督察为契机,每年开展土地违法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对违法问题频出的乡镇,采取约谈的形式进行警示。2018年度卫片执法检查下发图斑263个,面积3345.91亩。经整改,拆除违法建筑35宗,面积110.1亩。违法用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的比例为0,排名在孝感市靠前,连续多年实现了零约谈、零问责。

近年来,通过与有关部门联合办案,先后对8名违规建设的开发商进行了处罚,有效遏制了全县小产权房和违规开发行为。

在全县所有村镇醒目位置公布了“12336”举报电话,在11个国土所和2个分局设立举报箱,对群众举报的违法行为,及时核查,及时处理,定期通报。近年来,接受群众举报违法用地30余起,制止土地违法行为28起。

【纠错】编辑:李中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