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四好农村路风景如画。
文/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戴辉通讯员余舟杨延超
一处处工地热火朝天,一条条道路通村达组,一座座水库风景如画……
农闲时节,京山市掀起高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村公路及公路安防设施、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四大补短板”工程建设高潮。2017年至今,京山已投入51.7亿元,完成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130个。
从“钱找事”到“事找钱”
基础建设,钱从何来?
2017年,京山启动乡镇污水治理全覆盖工程,尚缺孙桥等3个污水处理厂。经测算,政府需投入9500万元。京山采用PPP模式,引入博世科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政府逐年回购排污管网等资产并交排污费。30年后,资产移交政府。
政府轻装上阵,企业专业治污,实现双赢。在孙桥镇污水处理厂,经生物膜反应器,培育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污水很快变清水,池中有10多尾金鱼游动。原来污水直排的柳林河,居民掩鼻而过,现在清澈见底。“我们一年收益6%左右,虽不高,但稳健。”京山博世科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卓志国说。2018年,京山被评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
“以前是有多少钱,办多大事,现在是谋划多少事,去找多少钱。”京山市市长魏明超说。
多措并举,解资金难题。除了PPP项目撬动社会资本外,京山将政府债券资金集中起来,用于厕所革命、高标准农田等民生领域建设中。在四好农村路建设上,京山通过整合项目资金筹一点、“一事一议”帮一点、引导成功人士捐一点等“几个一点”方式,筹资12.7亿元,保障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同时将县道、乡道、村道养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专项预算,每年落实养护资金1182万元。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
1000平方米的大晒场、U型灌排水槽、机械下田专用道……2019年12月23日,新市镇荷花堰村一派热闹景象,农机手李小平正开拖拉机在田地熟土回填。这是京山2019年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之一,按照“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要求,清淤扩塘、土壤改良、道路铺设、电力配套等项目正火热进行。
“以前遇到建设,征地拆迁最头疼,但这次异常顺利。”荷花堰村支书刘永忠说,先后有周启华、向士祥、龚茂棠等10多位村民无偿让出自家菜园子,还有50多位村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杨兴蔬菜专业合作社,计划流转1000亩土地,种高端葡萄、精品蔬菜,并建乡村采摘园。理事长杨虎主动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1000万元平整土地,与政府一道修改完善设计方案。
群众为啥热心参与这个工程?“它能为村里解决大问题。”新市镇党委副书记苏钊说,荷花堰村长期缺水,耕地曾经4年绝收,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10座万立方米的水塘梯形连通,蓄水量增加三倍;土地平整、集约化,道路连通5个村,引来龙头落户,产业兴旺起来。
2019年,京山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7.89万亩。在项目布局上,京山优先安排“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贫困地区、土地流转和集约经营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和整治村,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和市场主体参与农田开发。
从“一点红”到“处处景”
24公里的沥青公路,如一条黑龙穿梭在崇山峻岭中。这是京山新建的扶贫大道,连通小焕岭、高枧、中台、全力等6个省级贫困村。
路两边,村民翻整土地,准备种白芨、柴胡等中药材。大棚里,铁皮石斛郁郁葱葱。山坡下,400亩桑椹、软石榴采摘园已建成,一个乡村田园综合体轮廓初现。“以前路宽3.5米,村民出行都成问题,现在道路扩宽到17米,且一线串珠,村里开始谋划乡村旅游文章。”绿林镇高枧村支书周定文说。
如今,新市、绿林镇在扶贫大道沿线打造一村一景一产业,带动4000多村民增收。2019年,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京山四个补短板工程,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成为乡村振兴好抓手。”魏明超说。
永漋镇白沙滩,汉北河蜿蜒流淌,两边是新建的防护边坡、西湖泵站和自排闸。汉北河堤顶路宽6米,长30公里,村民胡金华夫妇在上面边散步边欣赏风景。“2016年大水,这里曾经溃口,如今成了一道景点。”红光村支书李学全说。2019年12月24日,投资3.4亿元的汉北河防洪治理二期工程(荆门段)主体完工,保护汉北河荆门段24万亩耕地和14万人口免受洪涝灾害。
青山环绕,碧波清澈,染匠湾水库位于孙桥镇弯柳树河村。“以前是土坝,下大雨就渗漏,现在投入117万元加固,也是打造美丽乡村的一个景区。”水库管护员杨福兵介绍。
染匠湾水库是京山水利补短板工程中,64座小型除险加固的水库之一。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保障56个村8.02万亩耕地及3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每一座小水库都成为当地镇村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