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

今年,外资超市怎么活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4日16:35 来源: 支点财经

2019年,卖身、亏损、增速下滑……从家乐福、麦德龙到沃尔玛,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的光环不再。

一方面,本土品牌强势崛起;另一方面,ALDI(奥乐齐)、Costco(旧译好市多,新译开市客)等新一轮外资企业再度争相入局,将给国内零售市场带来哪些改变?

注: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

2019年9月7日发布

外资零售巨头“风光不再”

二十年前,以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为代表的外资零售巨头密集进入武汉,成为当地商业史上不可或缺的部分。

如今,将视野放大到全国,这些巨头早已“高光不再”——或是压缩门店数量,或是在调整中寻求新的出路。

从近到远,且看2019年发生的三个重要事件。

一是物美集团收购麦德龙中国80%股份。

1996年,德国知名零售商麦德龙在上海开设了首家中国门店。2019年10月11日,物美斥资百亿元,收购麦德龙中国80%的股份。

麦德龙中国近年经营状况

二是苏宁易购(002024)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

1995年,家乐福正式进入中国。1998年,家乐福成为首家进入武汉的外资零售巨头。2019年6月,苏宁易购以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

三是去年沃尔玛中国销售额、门店增速双双放缓,在中国零售百强中排名也逐年下滑。

沃尔玛是全球最大零售企业,2018财年营收达到5144亿美元。最近几年,沃尔玛中国销售额、门店增速双双放缓。2017年中国零售百强排名中,沃尔玛中国为第8位,2018年则跌至第10位。

若将眼光放得更长,此类案例还有不少。

2014年,英国品牌Tesco将中国业务出售给华润万家;2017年9月,韩国乐天玛特宣告退出中国;2017年11月,阿里巴巴以28.8亿美元购买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2018年12月,欧尚中国事务被大润发接收……

虽然规模上仍称得上“巨头”,但这些外资企业的光环已然黯淡下来。

回顾“黄金时代”

外资零售巨头,曾在国内经历过高光时刻。

1992年7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题的批复》,提出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试办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的零售企业。

此后,以家乐福、沃尔玛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开始涌入中国,开启了28年的市场争夺战。

这些商超,一度成为国内快消品的展示窗口——你说你是驰名商标,家乐福、沃尔玛有你的位置吗?如果没有,那你就是吹牛。

新颖的商品陈列、先进的促销手段、一站式购物,这些在今天看来十分普遍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让中国零售业大开眼界,吸引着大量消费者。

最吸引人的,则是低价。

这些企业一次性采购批量大,具备全球性议价能力,能基于成本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定价策略。

后端的供应链管理,则进一步压缩了成本。

以沃尔玛为例,该公司是“集权式”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辐射门店的半径约为300-500公里,辐射面积约28.26万-78.5万平方公里。

湖北省面积约18.59万平方公里,沃尔玛一个物流配送中心最多可以覆盖4.22个湖北。如此一来,可以通过自主配送大幅压缩成本。

申万宏源相关研报显示,截至2019年7月,沃尔玛中国拥有9家干货配送中心及11家鲜食配送中心,覆盖全国范围内近160个城市的超过400家门店。

2003年,沃尔玛、家乐福在华数量分别为33家、41家,到2010年,沃尔玛扩张到219家,家乐福增长到182家。

“大型外资商超进入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理念、业态、技术、管理,对中国零售业起到了‘鲶鱼效应’,促进了竞争的活跃。”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对支点财经记者说。

20多年后的今天,这些企业在中国又开启了新的探索。

从“狼来了”到“狼变成羊”

外资零售巨头风光不再,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大环境导致。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表示,上世纪90年代外资零售巨头入华,主要看重的是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低廉的劳动力和低水平的市场竞争。

“今天,这些有利因素有的在消失,有的在弱化。这些企业面对成本上涨、业绩下滑的态势,调整自然成为普遍选择。”裴亮说。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显示,国内实体零售业的房租、人工、水电等主要成本持续上升,占销售额比重从2009年的4.5%升至2018年的8.9%,增长近一倍。

从未来趋势看,房租上涨幅度可能有所趋缓,但人工成本还在上行区间。

二是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电商的冲击。

据管理咨询公司贝恩统计,国内电商渠道渗透率从2014年的41%增至2018年的80%。与此同时,6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卖场市场份额连年下滑,从2014年的23.6%下降到2018年的20.2%。

三是本土超市巨头的崛起。

“20年多来,本土商超借鉴了跨国零售企业经验迅速发展起来。形象地说,本土商超与外资商超的竞争关系,经历了‘狼来了’‘与狼共舞’‘狼变成羊’的变化。”洪涛说。

以华润万家为例,该品牌背靠央企华润集团,门店数量超过3000家,成为中国最大的超市集团。此外,永辉、物美、联华等商超也快速崛起。

大环境及电商冲击的不仅是外资企业。不过,本土企业之所以能在竞争中壮大,其优势在于更灵活的运营模式,能够边学习、边创新。

譬如,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前置仓模式,被如今的“新零售先行者”普遍应用。该模式就是“门店即电商、仓库即门店”,主打的“到家”业务通常在30-60分钟即可送达,使得到店、到家体验趋于一致。

反观外资企业,决策链条较长,对国内市场变化反应速度相对缓慢,大都没有及时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渠道及资源配置。

怎么办?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乃至合资,成为不少巨头的首选道路。

譬如,家乐福、大润发都选择“卖给”了电商巨头而非本土商超,沃尔玛则与京东、腾讯战略合作,推进数字化改革。

Costco、ALDI入华:新角逐的开始

不过,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本土商超真的已经“乱拳打死老师傅”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譬如,沃尔玛2019年发布了一系列信息,包括未来5-7年计划在中国新开设500家门店和云仓,包括沃尔玛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商店、沃尔玛社区店等多个业态。

而且, 中国市场的魅力,依然吸引着更多巨头新一轮入局。

2019年8月,Costco在中国的第一家门店在上海市闵行区开业。该公司是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在全球有700多家门店和近9000万会员。

尽管后来出现过一波集中的“会员排队退卡”,但Costco客流已趋于平稳。Costco方面也表示,未来公司将在华开设更多门店。

除Costco外,德国第二大零售商ALDI于2019年6月在上海开设首批两家线下门店,并于10月在上海的普陀、宝山和徐汇三家试点门店营业。

ALDI的商业模式体现了“直接”二字:直接组织生产、直接服务于消费者。它长年、大量从各国原产地直接精选货品,保证了价格优势;占比达80%-85%的自有品牌,则验证了产业链整合的成熟程度。

Costco、ALDI,似乎又强化了消费者对外资零售巨头的认可度。而这“一出一进”之间,中国消费者的转变也显露无遗。

“从国内消费端看,以价格为主导的商品同质化的零售已走上末路,以追求品质和便利等核心价值的零售商,焕发出活力和光彩。”裴亮说。

最有说服力的佐证,就是家乐福转让股权的时刻,正是ALDI、Costco在中国开店的时刻。

不过,和此前的家乐福、麦德龙一样,面对欧美和中国的诸多差异,ALDI和Costco还面临着很多本土化的问题。能否适应中国市场,还有待时间检验。

总而言之,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的兴衰史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巨变,也揭示了一个趋势:只有敬畏市场,敬畏变化,才能活下来。

记者丨蒋李  实习生丨陈雯蓓

【责任编辑:钟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