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长江白鲟灭绝引发扼腕之叹,多部门合力拯救长江珍稀濒危水生生物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5日17:21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杨麟、通讯员曹淼) 近日“长江白鲟灭绝”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令人扼腕叹息。近年来,中华鲟、白鱀豚、长江江豚等长江珍稀濒危物种的状况也令人揪心。14日,农业农村部长江办在武汉召开研讨会。来自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水利、长江航运、林业等部门负责人,与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组织专家,共同探讨长江珍稀濒危水生生物保护工作。

白鲟资料照片

白鲟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1989年被列为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99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级保护物种,2009年再次评估时被确定为“极危(可能灭绝)”。2019年年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危起伟发表论文称,根据模型计算,中国长江特有珍稀物种长江白鲟预计在2005年-2010年时已灭绝。

历史上,白鲟在长江上中下游皆有分布,1981年葛洲坝截流以后,坝下江段白鲟数量急剧下降。长江白鲟的灭绝,很多人担心,这是不是意味着长江的很多物种会出现大灭绝问题?危起伟介绍,整个长江鱼类的种类有448种。其中,有375种是淡水鱼类,有8种是洄游型鱼类,有38种是河口区的定居(鱼类),27种是外来的。我们在2017年-2018年采集到314种鱼类数据,占长江鱼类总数的70%,有134种在过去近两年没有采集到。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信号,(没有采集到的)接近我们总数的1/3。

“长江女神”白鱀豚是仅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的一个独特物种,由于它们比大熊猫还要古老的多,因此又被称为“水中大熊猫”,在2007年已被宣布功能性灭绝。1988年中华鲟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中华鲟野生群体极度濒危,2015年后,每年洄游到长江的中华鲟亲体数量不足50尾,仅占70年代的0.5%,2013年首次未发现中华鲟自然产卵,2015、2017和2018年均未发现中华鲟自然繁殖活动,中华鲟人工保种数量严重不足,据统计,目前全国人工保种野生中华鲟个体约200尾,大规格子一代仅3000余尾。

针对中华鲟的保护,危起伟建议:“要尽快落实中华鲟的保种工程,特别是要启动三峡水库和海洋的保种工程。我们建议借助一些人工干预的措施,做养殖工船协助中华鲟的洄游和生长发育,建设三峡水库的养殖基地、环保型的网箱等。根据很多物种的经验,放流能迅速恢复它的自然繁殖,建议增加中华鲟放流;还可以利用一些生物技术,比如在细胞水平进行生殖细胞的遗传多样性的恢复和保存。此外,我们建议,把航运和自然江道分开,使荆江水域基本上为水生生物所用。”

2012年长江淡水豚考察结果表明,洞庭湖、鄱阳湖中长江江豚的数量分别约为90头和450头,长江干流长江江豚的数量仅约500头,长江干流长江江豚的年均下降速率为13.7%。不过,近年来,江豚的人工饲养繁殖取得了突破,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介绍,“我们已经养了20多年,都非常成功。2005年,第一头长江江豚已经繁殖成功,而且它现在长得非常健康,而且它已经参与了子二代繁殖。这为长江江豚的保护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与会人员对长江水生生物致危的影响因素和珍稀濒危物种濒危程度进行全面科学分析,研讨了长江珍稀濒危水生生物保护工作情况和下一步重点保护措施,有关专家对近期社会和媒体关切的热点问题作了回应。

农业农村部长江办主任马毅表示,实施长江全面禁捕是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先手棋。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通告,自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以上区域以外的天然水域,最迟自2021年1月1日起实行暂定为10年的常年禁捕。

会议强调,要继续全面推进已发布的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物种拯救行动计划落地落实,推动开展重点物种关键栖息地生境修复,加强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工作。扎实推进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工作,严厉打击各类非法捕捞行为,有效降低对生物资源的不利影响。加强人工保种群体建设和规范管理,提高人工繁殖、行为习性等关键领域科学研究和保护技术水平。加大保护工作投入,加快建立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基金,利用基金会发挥流域性整体保护修复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发挥全社会保护合力,推动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袁筱】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