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 徐浩 通讯员 贺勇、龚靖)1月17日8点左右,开完班前会,罗江江带着4名同事检查京九线潢川站线路设备,确保春运安全。此时,气温零下4度,寒风凛冽。
罗江江在记录道岔状态(通讯员供图)
罗江江,共产党员,高级工人技师,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麻城工务段潢川线路车间技术员,先后荣获铁路工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湖北省技能大师等荣誉。他所在的车间担负京九线126公里正线、11.9公里站线、73组道的维修管理工作。
弯腰、架尺、读数、记录……这是检查线路轨距的基本动作。将道尺架于两条钢轨上,迅速读数,精准到毫米,用油漆在水泥枕上记上“+1、-2”等数字,罗江江几乎是一气呵成。“线路标准轨距是1435毫米,我们必须把轨距控制在1435加1或-1毫米间,努力提高旅客列车舒适度,让旅客回家体验更美好。”罗江江介绍说。
为了确保线路质量达标,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罗江江坚持按“+1、-1毫米和1%”的高标准。他拿着道尺按照“1米1量”的标准对线路进行测量,测量厚度、跨度、看走向,并把测量数据用红油漆一一标注在轨枕上。这意味着,每检查1公里线路,至少要弯腰3000次。
罗江江在检查铁轨线路(通讯员供图)
不一会儿,罗江江和同事们脸和手冻得通红。“潢川站是京九线、宁西线交汇枢纽站,股道多、道岔多、行车密度大,检查要做到‘精、细、准’。”罗江江说。“精、细、准”,是他多年工作总结出的 “三字经”。
遇到岔枕旁的异常情况,罗江江便把同事们叫过来,一起对道岔进行会诊:“眼看跳动,耳听声音,手感震动,这是检查道岔状态的基本方法。”随即,罗江江在轨面上摆上几粒小石子,用锤子敲击道岔,石子无明显抖动,便开出捣固道床的“方子”,申请在“天窗”里整修,确保道岔设备状态良好。
“干工作要踏踏实实,尤其是关系万千旅客出行的事,更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罗江江时刻告诫自己。同事们都说,罗江江是一个特别认真的人,工作高标准,质量零误差。在这较真的背后,又饱含着罗江江更多艰辛的付出。
罗江江的家在汉口,麻城到汉口坐动车只需40分钟。因为工作特殊,虽然家近在咫尺,但罗江江平常也难得回家一趟。
2020年春运保畅行动已经开启,罗江江和同事们早出晚归为线路“把脉”,开出“良方”、“对症下药”,全力守护春运安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