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娜
从阳新农村来到大会驻地,省人大代表、阳新县洋港镇泉口村党支部书记陈迪强带来了一大摞调研报告。1月16日,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陈迪强表示,希望相关部门对农村“抛荒”现象引起重视。
陈迪强认为,“抛荒”原因有以下几点——
灌溉设施不健全,大山塘小水库大多年久失修,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特别是山边垅尾田地,全靠天水灌溉,遇上干旱年份,基本上是有种无收,农民宁可抛荒。
随着野生动物保护措施的实施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山边和垅田的庄稼,容易被野猪毁灭,农民往往放弃耕种。
农村田地没有通过“高效农田改造”,仍然坚持传统耕种模式,投资大、收获小、利润低。
农业产业化投资大,抗自然风险能力差,遇灾之年,无论是水灾、旱灾、病虫害灾都会导致有种无收。
农业产业融资难、融资贵,担保抵押门槛高,农业产业很难发展壮大。
从事农业的人才匮乏,农民不知道种什么、养什么才有效益,更不懂技术和长远规划。
鉴于以上六方面的原因,陈迪强建议,大力实施“高效农田改造项目”,加速农业现代化设施建设;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出台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实施好“三乡工程”,吸引更多的富人、能人和市民投资农业,到农村创业;切实解决农业产业化的融资难、融资贵,实行农民“土地抵押贷款”措施,降低融资门槛,改变一年贷为3至5年贷,降低农业投资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以政府补贴模式,实施农业产业化的保险机制,降低农业的自然灾害损失,保障农民的经营收入。建立“科技下乡”的服务机制,支持村级创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中心”,培育更多“懂农业、有技术”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