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祖孙三人搭错车引发热议,湖北麻城市和四川麻城镇有何历史渊源?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22日15:55 来源: 楚天都市报-看楚天

麻城举办的寻根问祖节活动

麻城先民入川路线图

楚天都市报1月21日讯(记者梁传松)本报报道麻城市祖孙三人从广东乘车回乡,结果却错搭上了四川叙永县麻城镇的车。祖孙三人下车后,才发现这里距离麻城市有1000多公里。报道见报后,引起了网友热议,有网友大胆推测,四川的麻城镇极有可能和湖北的麻城市有历史渊源。

麻城市史志研究中心主任罗卫华表示,可以考证的史料记载,麻城有四次大规模往四川迁移,在四川多地都有麻城乡镇的地名。在清代百万人大迁移中,其中麻城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例。此前,叙永县便有大量的人到麻城寻根问祖,其中就有麻城镇人,可以肯定两地重名是有历史渊源的。

重叠地名引发误会

16岁的刘天奇是湖北麻城市人,目前随在广东中山市打工的父母一起在中山上学,其年迈的爷爷奶奶也从麻城赶到中山市照顾刘天奇的生活起居。春节临近,刘天奇所在的学校放了假,但其父母所在的工厂并没有放假,考虑到春节前一票难求,刘天奇的父母便在网上购买了三张到麻城的车票,让祖孙三人先行返回老家过年,工厂放假后,刘天奇的父母再返乡。今年1月11日,刘天奇的父母并将祖孙三人送到中山市长途汽车站,乘上了到达麻城的客车。

而上车后,刘天奇就发觉有些不对劲,车内的乘客讲的都是四川口音,但想着自己买的是到麻城的车票,便没有多想。12日凌晨4时许,在客车上一觉睡了10多个小时的刘天奇被驾驶员喊醒,说已到达了高桥站,距离麻城已很近了。

“服务区的工作人员都讲的是四川话,我们才有些蒙了。”刘天奇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他和爷爷奶奶下车后,而且这个服务区的名字叫“高桥”,并非刘天奇印像中的“中馆驿”服务区。因找不到离开服务区的路,便找工作人员打听,却发现这里的工作人员都讲的是四川话,这时刘天奇才发现,他和爷爷奶奶乘错了车,自己到了千里之外的四川叙永县,该县有一个镇也叫麻城。最终在高速交警的帮助下,祖孙三人从叙永县搭上了重庆的客车,再从重庆购买火车票返回武汉,最后从湖北搭乘客车回到麻城,从11日中午在中山市出发,直到13日晚上才回到麻城,祖孙三人绕了1000多公里。

麻城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 长江中游北岸的大别山中段南麓,为鄂豫皖三省交界处。麻城市因“献寿仙子”麻姑而得名,自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就有麻城县了。四川泸州麻城镇城镇为四川泸州叙永县下辖镇,地处叙永县城南面,距县城54公里,是古城叙永的南大门。麻城镇面积仅有87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两万人,这里是临近川贵交界处,基本全是山区,是叙永县的烤烟基地之一,从镇上有国道G321可直达泸州和毕节市。

除了麻城市和叙永县麻城镇外,其实中国至少还有一个地名叫麻城——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这何有三个叫麻城的地名?它们之间有何历史渊源?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了麻城史志研究中心主任罗卫华,揭开了三个同名的地名之间的历史渊源。

历史上麻城大迁移

“若问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这是川渝两地数千万人民对于祖先的共同记忆,罗卫华说,两处麻城镇和麻城市肯定是有历史关系的。麻城市的历史悠久,自公元6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历史,麻城还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发源地”之一,是“湖广填四川”的起始地和集散地,是巴蜀公认的“祖籍圣地”,由此可见其对巴渝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可以推知麻城的人文历史底蕴。

近年来,到麻城寻根问祖的川渝移民后裔摩肩接踵,来电、来函、网络寻根,更成为热门。令人遗憾的是,有关麻城孝感乡的历史遗存,极难在各种文献资料中查找到有价值的信息。以至于研究中国移民史的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也为难地说:“我们在撰写《中国移民史》时,也以这一重要的移民发源地(指麻城孝感乡)不见踪影为憾。”罗卫华说,据可考证的史料记载,历史上麻城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的迁移。

麻城第一次大规模移民还得从600年前的元末明初说起。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麻城铁匠邹普胜与罗田布贩徐寿辉、江西和尚彭莹玉等人聚众起义,建国改元。徐寿辉当了农民皇帝,邹普胜为太师,国都蕲水(今浠水县),国号“天完”,全盛时拥有百万军队。麻城与罗田是邻县,作为“南红巾”的发源地和根据地,众多当地农民参加了这场持续18年的农民战争,其中部分人离开家乡后,转战各地,又随义军将领明玉珍辗转进入四川。

因战乱引起的麻城难民大批流向四川,而另一部分则是奉旨移民入川。明朝初期,战乱平息,参战和逃难的人群回到已经残破不堪的家园,面对的是新的强制性迁徙。麻城土著被朱元璋视为敌对势力,实行强制迁徙。

明末清初史学家计六奇在《张献忠入麻城》中记载,“癸未(崇祯十六年)四月,麻城宦仆李人(里仁)会聚众叛主,城中大乱,乡野亦起兵数万,围困半月不克,……(里仁会)遣人缒城下,由间道请救。时献忠…… ,麻城使者至,大喜,即刻期进兵。乡兵闻之,各解围走。献忠入麻城。城中降者五万七千人。献忠别立一军,号为新营。勇士将之,势复大盛。”而里仁会这五万七千人被张献忠收编后,带到了四川。

明清之际,四川再次遭受严重破坏,人口损耗殆尽。从清初开始,又有大批外来移民迁入四川,其中绝大部分也是来自湖广,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这也是最后一次在麻城的历史上大规模的迁移。

七成四川人来自麻城

“在四川和孝感一带,人们常称‘睡觉’叫‘回麻城去了’,指的是梦回老家。”罗卫华说,在四川有很多地名都带有麻城特色,如麻城有个白果镇,但在四川省金堂县、万源市、邻水县、中江县、越西县却有多个叫白果镇或白果乡的地名,甚至在与四川交界的贵州毕节市赫章县也有白果镇,这些地名都是当初离开麻人的先人为了纪念家乡而取名。

在四川、湖北、重庆,“湖广填四川,麻城过一半”,“若问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是遍布各个角落的群体语言。四川省社科院2010年一项问卷调查显示,今天的四川人,仍有六七成的受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祖籍在“麻城孝感乡”。“麻城是我家,梦里都要回老家”,一句口头语包涵的是一段古代中国壮烈的移民史。

关于“麻城孝感乡”,清康熙九年《麻城县志》作为官方历史文献,留下了唯一的一条依据。原文是:“初分四乡,曰太平,曰仙居,曰亭川,曰孝感。统一百三十里,里各有图。成化八年(1472年),以户口消耗,并为九十四里。复并孝感一乡入仙居,为三乡。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建置黄安县,复析太平,仙居二乡二十里入黄安。止七十四里。太平乡原额五十八里,后并作二十五里;仙居乡原额五十四里,后并作二十五里;亭川乡原额二十五里,后并作二十四里。国朝因之。”

在西汉年间,便有了孝感乡。作为一级乡级建制,明朝前期仅存在百年时间,因何能有众多人口输出?罗卫华介绍,其实孝感乡是为移民所设,主要办理移民事宜,周边七县办理移民,都要到孝感乡办理手续。所以便有了“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这一说法。

罗卫华说,追溯到明清时代,“当明之际,张贼屠蜀,民殆尽;楚次之,而江西少受其害。事定之后,江西人入楚,楚人入蜀。故当时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谣”。公元1472年,因外流人口过多,导致户口消耗,于是并入麻城仙居乡。湖广填四川是我国古代的一次西部大开发,麻城孝感乡移民为巴蜀经济重建和社会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初移民分两路,一路从举水河进入长江,沿水路进川,一路从陆地出发,从荆州至襄阳进入陕西安康再抵达重庆和四川。现在的孝感市和荆州的麻城镇是原来迁移过程中,留下来的一部分人定居在这里。

“麻城孝感乡”是川鄂渝血脉连结的历史坐标和精神家园。可谓先人筚路蓝缕的精神,感天动地。

【责任编辑:邓玉华】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