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抗疫影像日记】坚守一线 记录真情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6日21:42 来源: 湖北日报

柯皓工作照

我对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拍摄是从1月22号开始的,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基本上每天都是在满负荷的工作。为了采访拍摄这些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我已经10多次进入隔离病房、ICU。虽然我的家在武汉,但是为了不给家人带来风险,我从1月23号出门之后就一直再也没有回过家了。由于住的酒店被征用作隔离点,我一连换了4个住所。

每次进隔离病房采访拍摄都需要和医护人员一样武装自己。经过十几道严格的程序,才能够确保安全地穿好防护服。 每一次进入红区,我都要克服心理障碍,冷静思考,进行拍摄。

全国各地前来援助的医护工作者、无处不在志愿者、下沉到社区的共产党员、各行各业坚守岗位的人,每次遇见都会深深打动我,鼓舞着我继续坚持采访拍摄。1月28日,我在武汉市肺科医院采访拍摄,肺科医院ICU主任胡明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然后就泣不成声。原来是他的好朋友、东西湖区人民医院ICU主任感染了新冠肺炎,而且病情转重,已经病危。胡明说他的这些兄弟们为了抢救病人付出了太多,他们中有很多人自己的亲人被感染了,在医院抢救,但是自己还是坚守在岗位上。说到这里胡明再次哽咽泪崩。这一刻其实我的眼眶也热了,我拍下了整个过程,然后在网上发布了一条名为《哭泣的医生》的短视频,网友们被这个瞬间深深打动,纷纷为医护人员点赞。这条20秒的短视频被网友播放了1.46亿次,877万的点赞,30多万条留言评论。《哭泣的医生》这条短视频之所以能够打动网友,我想是因为它体现了在疫情下的一种人文关怀。人类在灾难面前都是脆弱的,胡明为代表的医生一直战斗在救援的一线,在这种疫情笼罩的情况下,给大家以刚强硬汉的形象,但是在这一刻泪崩,正是体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男子汉最真实的一面。面对苦难还要坚毅的活下去,而且还要继续去面对去抢救更多的病人。他也是这个时期所有的医护人员的状态的一个缩影。

定点医院的隔离病房不是抗击疫情的全部战场,但却是重要的核心现场,所以一定要进去。作为一名专业的摄影记者,当我们拿着相机走进了现场,走得更近,我们才能拍摄到最核心的画面。

遍布武汉三镇的方舱医院收治着轻症新冠肺炎患者,这里也是抗疫主战场。从方舱医院开始筹备、到投入使用,到住满患者,再到集体治愈出院,直到彻底休舱,整个过程我一直在关注,先后近10次、进入到5所方舱医院内部采访拍摄。每次进去都能听到不同的故事。方舱医院确实是个伟大的创造。不光实现了患者应收尽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给市民一个定心丸。方舱开舱的那天晚上,在江汉方舱医院,我发现有一位年轻人,躺在床上拿出一本书在安静地阅读,一旁经过的护士看到后还向他竖起了大拇指。我拍下了这个瞬间,后来网友们给他取名“清流哥”、“读书哥”。这张照片走红,我觉得是因为这位年轻人传递出的信心和力量。

其实后来在方舱医院里,我还碰到了很多这样的人和事。静心读书的“清流哥”,身体病了,仍要继续学习的“考研哥”……

两个多月的高强度工作,身体很累,心里也有过焦虑恐慌,但更多的还是感动。最近,我的拍摄重点也从救治转到了复工复产。我是湖北人,在武汉生活工作也16年了,看着这座城市慢慢复苏,百感交集。

我想用镜头传递发生在武汉的这些真实动人的瞬间,用我的镜头鼓舞大家勇敢积极地生活,这也是一名党报摄影记者的职责和使命。过去的两个多月很艰难,未来的日子也未必轻松,但生活总会继续,我们一起加油。

1月22日,武汉同济医院发热门诊,排队看病的市民。

1月26日,武汉金银潭医院隔离病房,护士为患者送晚餐。

1月27日晚,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张定宇在协调危重病人转运。

1月28日,武汉市肺科医院ICU主任胡明强刚从ICU出来就接到电话,一起战斗的武汉某区人民医院ICU主任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目前病情恶化,他强忍着泪水。

1月28日,武汉肺科医院,医护人员在ICU内为重症患者治疗。

1月28日,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ICU内,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来自北京朝阳医院的李绪言医生眼镜和护目镜上挂满了雾气和汗水。他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在ICU里呆了4个多小时。

1月31日凌晨1点,武汉市第七医院门口,公交34路驾驶员杨鹏雁在等着换班的医护人员下班,送回住地。1月23日10时武汉市暂停公共交通运营后,不少医护人员出行遭遇难题。身为共产党员的杨鹏雁主动请缨,加入到公司组织的志愿服务车队,到一线为抗疫的医护人员服务。志愿服务车队的司机们每天随时待命,接送医护往返、运送防护物资,经常会凌晨3点接到出车任务。

2月1日,武汉市新华路体育场,协和医院的医护人员从直升机上搬运从仙桃空运来的医疗物资。

2月4日,志愿者在整理一批捐赠自巴基斯坦的医疗物资。

2月5日晚,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江汉方舱医院,患者躺在病床上安静地看书,一旁经过的协和医院护士向他竖起大拇指。当天22时起,位于武汉市江汉区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的“江汉方舱医院”正式启用,用于接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轻症患者。

2月8日,元宵节,百年江汉关背后的高楼亮出“武汉加油”字幕,为武汉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加油鼓劲。

2月9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ICU病房, 重症监护室主任彭勇(右一)手持掌上超声仪协助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中心主任黄晓波(中)运用ECMO技术共同抢救重症患者。

2月14日,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一名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患者在学习考研英语,丝毫没有被身旁工作的保洁工人所影响。

2月16日晚,武汉建设大道金融一条街,高楼大厦外墙显现出“武汉必胜”“中国必胜”灯光秀。

2月17日晚,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患者在做健身操。

2月18日,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宛如承载生命的诺亚方舟。

2月18日,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者。

2月22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隔离病房,来自中日友好医院的医生在检查患者的X光片。

2月24日凌晨,武昌方舱医院,即将上岗的广西医疗队护士进入医院。

3月1日,武汉虎泉街如家酒店隔离点,90后志愿者王利(左)帮助治愈出院的患者搬行李。

3月4日晚,武汉得胜桥,市民牵着小狗在封闭的小巷里遛弯。

3月7日,刚刚走出隔离病房的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护士张婷。

3月8日,工作人员在空荡的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看台上消毒。当天下午,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送走最后一批13名患者,正式休舱。

3月8日,工作人员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清理垃圾。当天下午,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送走最后一批13名患者,正式休舱。

3月10日,武昌方舱医院,送走最后一批患者,医护人员高兴地跳起舞。

3月10日,武昌方舱医院,最后一批患者和医护人员列队准备出舱。

3月10日,武昌方舱医院,出舱的患者和护士拥抱告别。

3月16日,武汉市硚口区发展社区,云豹救援队队员操纵“坦克机器人”进行消杀作业。云豹救援队是由一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户外爱好者及医护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疫情发生后,他们组成志愿者服务队,自费数万元购买消杀设备、消毒液、油料等物资走进武汉各社区开展消杀工作。

3月17日,武汉交警列队向返程的援汉贵州国家医疗队车队敬礼。当日,多支援鄂医疗队在国家卫健委部署下,开始分批有序离汉返回。

3月18日,武汉天河机场,即将启程回家的河北援鄂医疗队队员等待登机。当天,河北援鄂医疗队首批返程队员开始从各自驻地出发,踏上归途。自此,河北1098名医疗和卫生防疫人员将陆续离开湖北返回家乡。

3月21日,武汉市肺科医院ICU,专家们正在紧张实施手术。当天,武汉市肺科医院ICU一区,来自北京、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内蒙六省市区10家超强实力医院的12名呼吸、重症、心外等学科的顶级专家联手,用全球最高生命支持仪器VVAECMO(体外膜肺氧合的最高形式),为一名已经休克的急危重新冠肺炎患者争取5%生的希望。这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最强专家阵容联手,借助最精尖技术,在武汉进行的最高难度救治行动。

3月21日,刚下手术台的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胡明向护士站的医生们竖起“OK”的手势,庆祝手术成功。当天,武汉市肺科医院ICU一区,来自北京、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内蒙六省市区10家超强实力医院的12名呼吸、重症、心外等学科的顶级专家联手,用全球最高生命支持仪器VVAECMO(体外膜肺氧合的最高形式),为一名已经休克的急危重新冠肺炎患者争取5%生的希望。

3月26日,武汉光谷世界城,一位外卖小哥驶过飞机餐厅。外卖小哥和快递员的身影往来穿梭。他们像城市的毛细血管,连接起商家和居民,传递着城市的能量。

3月29日,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转运完病人后,医护人员忙中偷闲用手机拍下了雨后的樱花。

4月3日,汉口江滩公园,70岁的市民白玉良在练大刀。长江不光是一道风景,也是武汉人性格里那股江湖气的源头。被困在家两个多月,老武汉很怀念到江边吹风,看船来船往,听轮船鸣笛的日子。

【责任编辑:郭蔓】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