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社会

9句武汉话,重温武汉人民走过的76天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8日16:05 来源: 荆楚网

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武汉人齐心协力,并肩作战。即便城市暂时生病了,武汉人“不信邪”的基因不改。

九句武汉话道出武汉人的抗疫精神,你就是大写的武汉人。

铆起搞

面对肆虐的病毒,武汉人铆足了劲,不依不饶,死死擒住疫魔。

一批又一批的医护人员,主动请缨来到抗疫前线。

“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女医生张旃的现代版“与夫书”,写着“担当”二字。

“如有不幸,请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哥们,挺住,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了!”……一封封让人泪目的书信,写满了武汉人的战斗精神、赤子情怀。

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公安干警、环卫工、公交车司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战场。一个个挺身而出的武汉人,铆起搞,用坚定的前行,誓与疫魔战斗到底。

蛮扎实

为了早日阻隔病毒,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那些逆行的武汉人,用扎实的专业技术和背水一战的拼劲,与时间赛跑,同疫情较量。

“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生命。”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拖着因渐冻症而开始萎缩的双腿,日夜扑在一线,为患者燃起生命的希望之光。

“一张床位就是一条命,多一张就能多救一条命。”51岁的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两天两夜不眠不休,带领职工腾挪再造、反复设计,硬生生从“巴掌大”的西院区里腾出了504张床位,比上级要求增加近七成。

“医生15秒紧急插管,刚做完警报就响”,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迎难而上的各医院的“插管突击队”,于惊心动魄中为患者抓住一线生机。

随着一批批的患者治愈出院,他们竖起大拇指,是对这些“蛮扎实”的医护人员最好的肯定。

耍拉

10天建成一座医院、火速建设16家方舱医院,这些工程建设的“奇迹”,在“耍拉”的武汉实现了。

武汉年关的风雪交加之际,数万建设者们在一亿多网友的“云监工”下,日夜不息,挺进火神山,鏖战雷神山,短短十余个昼夜,先后交付两家全功能呼吸系统传染病专科医院。外国网友惊呼“以为在看延时摄影”。

从2月3日决意建造,到2月5日首批方舱医院开舱接诊,武汉陆续建成16家方舱医院,有效破解了“一床难求”困境。3月10日,武汉全部方舱医院均在各界祝福中“关门大吉”。武汉方舱医院走过的35个日夜,逐渐实现“床等人”,为“应收尽收”发挥了最大效能。

正是这些当机立断的“耍拉”行动,托起了宝贵的“生命之舟”,对疫情防控阻击战起到了关键转折作用。

搭白算数

除夕前夜,九省通衢熙熙攘攘的武汉,突然按下了暂停键。封一座城,救一国人。近千万留守的武汉人民搭白算数,宅家抗疫。

宅家也是在战斗。武汉人默默忍受着家人的分离、生活的不便、出行的受阻、收入的压力,用一己“隔离屏障”,护山河手足无恙。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武汉人在阳台上放声高歌,用“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齐声呐喊为自己鼓劲助威。

白岩松说:“我们在这里过年,你们却在帮我们‘过关’。”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说:“我们要认识到武汉人民所做出的贡献,世界欠你们的。”

正是武汉人识大体、顾大局、搭白算数,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才给中国、给世界赢得了抗疫的时间。

不信邪

武汉人骨子里有股“不信邪”的“狠劲”,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傲然生长。凭着不服输的硬气,没有过不去的坎。

“我这么潇洒,这么可爱,死了多可惜?”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余昌平医生感染新冠肺炎后,一边和疾病抗争,一边还在网上发布视频讲述自己治疗的过程,科普防疫知识,成了“网红”医生。

方舱医院的患者中,有人捧起书本成了“清流”,有人拉着医护人员跳起广场舞,有人成了“临时记者”连线直播,有人演起了方舱医院的情景剧,有人架起书桌认真备战考试。

“不信邪”的武汉人就是这样硬气,不对病毒“服软”。无论多么艰难,都能苦中作乐,找到希望的火种,坚定胜利的信心。

灵醒

面对疫情,纵然有过措手不及、狼狈不堪,“灵醒”的武汉人也不忘用干净美丽收拾好心情,巧手创造乐观舒心的环境。

防护服太大,工作必需品携带不便,护士们就用隔离巾自制腰包,还画上LV、Dior等大牌的商标,“这样大家就可以背着自己喜欢牌子的包包上班了,心情也会好。”

萌萌的医护人员查房瞬间、白衣天使“围攻”击溃病毒、帅气的维保人员打气加油、冬去春来盛开的樱花 ……雷神山医院的涂鸦墙,传递着爱与希望,被网民称赞“油菜花”。

“灵醒”的武汉人,善于在黑暗中寻找向阳的花。

到位

抗疫“硬核”,民生“暖心”。虽然封城带来诸多不便,但是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们奋勇争先,为众人抱薪于风雪,民生保障很“到位”。

武汉市江岸区后湖街道惠民苑社区网格员丰枫,在12个小时里,为给60位患者买药跑了12家药店。他将其中小份的药串成两大串挂在自己的身上,被网民称为“药袋哥”。

洪山区洪珞社区的“临时书记”黄恒,几乎每天处理近300个电话。他的腰椎间盘突出老毛病复发,不得不躺在办公室地板上干活。

“快递小哥”汪勇,牵头组建医护服务群,保障了整个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的生活,保护着这群保护武汉的人。

“W大武汉紧急救援队”,接送缺乏交通工具去医院的待产孕妇,成为即将出生的新生命的“摆渡人”。

这些武汉人的集结“到位”,为更多武汉家庭平安度过疫情撑起了希望。

讲胃口

疫情就是命令,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医务人员火速驰援武汉。“讲胃口”的武汉人,即便自己尚“拮据”着,也要想着法儿地给他们送上各种物资和祝福,感谢他们为湖北拼过命。

武汉市东西湖区残疾菜农秦大安,先后两次购买了两千多斤新鲜蔬菜,骑着电动三轮车,寒风中跋涉数十公里送给援鄂医护人员。

“逆行天使,感谢你们”。武汉一小区的居民得知湖南医疗队入住附近酒店,连夜在靠近酒店那栋楼的窗户上写上标语,表达感谢。湖南医疗队贴出“一起加油”,居民再回“湘鄂情”,隔空“对话”让人泪目。

当援鄂医疗队陆续撤离武汉时,不能长亭送别,武汉人民在阳台上齐声高喊“谢谢你们”,在朋友圈刷屏致敬“一路平安”。湖北33个景区对全国医护人员免费开放、武大未来三年为援鄂医护开辟赏樱绿色通道……

来自武汉的感恩,在“讲胃口”中温暖地传递着。

信得足

尽管前行的道路崎岖,武汉人一直对未来“信得足”,相信抗疫的胜利就在前方。

3月5日,武大人民医院东院,援鄂医疗队医生刘凯在护送病人做CT的途中停下来,让已经住院近一个月的87岁老先生欣赏了一次久违的日落。

落日余晖下,这个瞬间刻骨铭心。“2020年最美照片,没有之一”“人间值得”“我们一起拼搏”的留言随着这张照片刷爆了武汉人的朋友圈。

最近传来好消息,老人病情已大为改善,接近出院标准。得知医疗队要回上海,老人拉小提琴相送。

生病的肌体在康复,曾经暂停的武汉也在逐步重启。

武汉人正在从阳台走出来,去楼下过早吃碗热干面的烟火气在回来,“开往春天的地铁”已到站,拉“鄂”一把的买买买正火热……

春天已来,阳光普照,花开明媚。

策划:曾振求 伍佳佳

文案:徐芳

配音:林杉 何琛

编辑:桂思敏

出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责任编辑:张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