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蔡甸区蔡甸街西屋台村党支部书记姚彦平:疫情冲在前 病情想在后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2日08:02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纯新 汤炜玮 通讯员 孙克亮

“防控他一刻不停,春耕他一时不等,自己病了却一拖再拖……”4月10日,武汉市蔡甸区蔡甸街西屋台村,村民们谈及该村党支部书记姚彦平,不时哽咽。

1月底,姚彦平带着村干部、党员志愿者一头扎进疫情防控工作,西屋台村率先做到疫情宣传一户不落、村民测温全覆盖、村塆道路封闭值守,全街第一个搭建24小时检查哨棚,实现全村“零感染”;全街第一个组织向城区居民、医院捐菜、保生产,春耕复产有序先行。

战疫情,他总是带头上;看病情,他总当小问题。鏖战66天、忍痛59天后,姚彦平在省肿瘤医院诊断为肝癌并肝内转移。

防控,一刻不停

西屋台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疫情发生时,全村实际居住248户935人。

1月22日,姚彦平召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小组长,紧急安排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大喇叭全村巡查,通知村民戴口罩、不出门、勤洗手、不聚集。

1月24日,6个路口全部封控,用水泥墩、汽车、护栏等堵住4个路口,保留1个应急进出口,1个群众紧急通行口。

1月26日,开始对返村人员,特别是武汉中心城区回来的58人,重点测温、登记。1月31日,村民全员测温,每天上门2次。

严把人员进出关口。2月4日,村口搭建临时监测点,组织23人分4班,24小时轮流值守。

“封堵进出通道,要是他不盯着,怕是挡不住。”西屋台村五组组长姚纪平说,第一天,姚彦平熬了通宵,平时在6个值守点巡回查看,不分昼夜,每天休息不足6个小时。

“劝返,必须得他出马。”姚纪平说,3月15日,在蔡甸区济和医院做清洁的王某突然回村,不能确定王某是否已隔离14天,值班人员立即联系姚彦平。苦口婆心讲道理,又与医院领导联系,姚彦平成功将王某劝返。

全村无一例确诊和疑似病例,西屋台村上榜蔡甸区第一批无疫情村。

春耕,一时不等

不误农时,有序春耕。后官湖畔,一片“丰收”景象,玉米、黄瓜、丝瓜等6月份即可上市的蔬菜已全部播种。

西屋台村驻村干部、蔡甸街人大工委副书记陈凯介绍,该村农业生产基本没有受疫情影响,疫情期间,姚彦平联系好农资供应商,全村春耕所需农资一一备齐。

“交通管控,农资运输受阻,他又多方协调,找来2辆车把种子、农药、化肥等共60余吨农资运到村里。”陈凯说,姚彦平是“老农民”,抓农时准得很。

共克时艰,姚彦平号召村民捐菜。2月9日,村民一户一户捐赠的3700余斤新鲜蔬菜送至医院和居民小区。“我们5个人给13个社区送去2万多斤菜。”姚纪平回忆,姚彦平带着村干部搬运蔬菜,早上8点不到,吃一碗泡面从村里出发,送完菜回来已是深夜。

姚纪平说,不论搬运蔬菜还是路口值守,姚彦平从不坐在办公室指挥别人,一定是自己带头忙前忙后。

疫情发生初期,姚彦平多方筹集防疫物资,号召村干部捐款购买5000余个口罩和部分一次性手套,优先保障60岁以上老人有口罩戴。

病情,一拖再拖

1月29日,姚彦平感觉腰部疼痛难忍,以为是老毛病肾结石发作,处理完工作,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到村医务室打了一针。

随后几天,在中午或者下午相对不忙的时候,他就到“卡口”对面医务室输液。疼痛稍有缓解,自身感觉可以忍住,他便停止输液,继续奋战在防疫一线。

直到3月22日,疼痛感暴发,白天疼、晚上也疼,说话时疼、睡觉时也疼,姚彦平日渐消瘦。

对门姚家林村原党支部书记姚忠信说,1月28日,在村口哨棚碰见姚彦平,“你好像瘦了,有没有哪儿不舒服啊。”姚彦平笑着说:“还好,还好。”

“姚书记手里一直拿着对讲机,响个不停。”姚家林村医务室医生邱红霞说,姚彦平一边输液,一边瞄着村口执勤点,手机电话不断,每件事都耐心回复。

3月24日,姚彦平到蔡甸区人民医院做CT检查、超强磁共振检查,诊断结果显示为肝脏多发占位性病变,考虑肿瘤性病变肝内转移可能性大。3月27日下午,气温骤降,姚彦平住进湖北省肿瘤医院。

【责任编辑:王会】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