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35座军运场馆赛后怎么用? 武汉出台的这个方案给出了答案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3日21:55 来源: 楚天都市报-看楚天

楚天都市报5月23日讯(记者王荣海)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武汉将适时重启大型赛事活动。记者近日获悉,武汉市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3号建议案办理工作方案出台。方案透露,转变办赛方式,推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实现线上组织、线下开展,适时重启大型赛事活动。

鼓励举办大型赛事活动 推进场馆复合多元利用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武汉市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武汉市政协提出了《关于释放“军运会”效应提高我市体育场地综合利用效率的建议案》。去年10月底,武汉成功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政协委员们认为应乘势而上,进一步释放军运会效应,充分发挥35座军运场馆作用,提高武汉市体育场地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建议依托现有场馆,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为市民提供以体育为主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军运会为武汉带来显著变化,但武汉不应就此止步,还需不断放大军运会效应。”武汉市政协委员、蔡甸区政协主席胡朝晖在今年武汉市“两会”上建议,秉持“一场一策”的理念,研究策划场馆长效利用维护的新思路,让场馆成为多功能综合性文体活动场所。

针对3号建议案,武汉市政府制定了办理工作方案。武汉市政府明确,鼓励举办大型赛事活动,推进场馆复合多元利用。总结挖掘体育场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及时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将体育场馆改造为方舱医院、临时隔离点等应急救险场所的成功经验,为今后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快速、便捷发挥体育场馆的特殊功能作用提供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疫后逐步恢复体育场馆功能 避免军运场馆赛后闲置

今年武汉市“两会”上,武汉市政协委员、民盟蔡甸区工委主委陈厚志提交个人提案《关于做好军运会新建场馆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场馆效益的建议》。他说,为助力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顺利举行,武汉共在后湖、沌口、光谷、黄家湖等四地筹备设立了35座场馆,其中新建场馆13个,改造场馆17个,临时场馆5个。鉴于场馆建设投资较大,场馆功能较单一,赛后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充分发挥军运会场馆效能,提高军运会场馆利用率显得尤为重要。

3号建议案办理方案明确,提升和拓展体育场馆功能,推进体育场馆复合利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恢复体育场馆功能。依托现有体育场馆,拓展体育健身、赛事活动、体育培训、专业训练、健身宣传等服务功能,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大型体育场馆可适度引入商业、餐饮、休闲、办公等多元业态,实现体育场馆赛后良性运营,避免军运场馆赛后闲置。

结合疫情防控要求,适时重启大型赛事活动。转变办赛方式,推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实现线上组织、线下开展,适时重启大型赛事活动。按照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以大型体育场馆为核心的行业配套、产业联动、运行高效的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服务体系。

引入专业团队管理,盘活现有资源,提供优质体育服务。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团体管理公共体育场地,提供优质体育服务。加速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工作,盘活学校体育场地资源;允许公益性体育培训机构进校园,依托学校体育场地开展公益性体育活动。

鼓励体育场地运营机构与中小学合作 共同开设“四点半课堂”

3号建议案办理方案提出,加强与社会团体合作,利用体育场地举办各类体育活动。注重发挥各类体育场地的平台服务功能,加强与各类体育社会团体的合作,适时举办大众赛事活动,提高体育场地的利用效率。鼓励体育场地运营机构与中小学合作,共同开设“四点半课堂”,增加中小学生托管服务的体育服务内容。

对市、区基础条件好、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的体育场馆设施开展智能化改造升级试点。整合公共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建立公共体育大数据系统,构建全市统一的公共体育服务平台。

出台武汉市体育场地公共服务评级标准。根据疫情变化情况,积极推进体育场馆设施全面开放,适时启动对全市公益性体育场地供给公共服务情况进行定期评价,促使场地运营管理单位提升综合利用效率。

【责任编辑:邓玉华】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