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要闻

生态保护修复重磅文件发布!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2日19:05 来源: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6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日前由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这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第一个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综合性规划。”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司长吴晓介绍,《规划》提出了“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难点,坚持科学治理、推进综合施策,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建管机制”等基本原则,明确了到2035年全国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主要目标,并细化了2020年底前、2021-2025年、2026-2035年等3个时间节点的重点任务。

《规划》提出,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0%;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 5640万公顷;海洋生态恶化的状况得到全面扭转。

《规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生态要素,提出了9项重大工程,包括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等7大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以及自然保护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等2项单项工程,并在专栏中列出了47项具体任务。

此次发布的《规划》与以往相比有很大不同。

“从多年来各项生态规划和重点工程实施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生态工程的规划思路、组织方式和具体实践,还是以单类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为主,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机制并没有完全构建起来。” 吴晓说,同时在工程的组织实施和投入机制上也比较单一,引入社会资本投入的政策措施相对比较薄弱。

吴晓强调,这次《规划》,首先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改革举措”,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规划。他表示,《规划》是推进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的总体设计,是编制和实施有关重大工程专项建设规划的重要依据,对推动全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具有战略性、指导性的作用。

对于市场化机制的创新,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司长周远波表示,目前,正在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综合各种案例和经验,探索更多激励社会主体、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政策措施,促进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纠错】编辑:张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