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武汉“无疫情创建”启示录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2日08:33 来源: 长江日报

6月30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宣布,全市15个城区全部成为无疫情城区。

这标志着,武汉达到了全市域无疫情标准,全市“疫情零发生,防控全到位”;这标志着,武汉社区防控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这标志着,经过全市域“无疫情创建”达标,这个英雄的城市如今站上更高的安全高度。那个干净的、健康的、安全的武汉已经全面归来,且更具韧劲和自信。

这是一场党中央坚强领导的“上下一盘棋”的经典战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第一线”的要求,中央指导组直接指导,省市部署,各区力战——无疫情创建工作调集了全社会力量,统筹疫情排查、社区封控管理、全市核酸检测等攻坚战,将社区打造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在武汉保卫战中发挥了基础性、关键性作用。

这是一场步步进逼的疫情歼灭战:从创建无疫情小区起步,逐步创建无疫情社区、无疫情街道、无疫情城区,积小胜为大胜,直至实现“无疫情城市”目标。

这是一场上下同心的人民战争:市民配合社区封控管理,支持、参与社区防控,人民伟力不动如山,合力迎来了如常生活。

党的坚强领导,将全社会运转聚集于“无疫情创建”

1月23日,武汉暂时关闭离汉通道。这座拥有上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成为歼灭新冠病毒的全国主战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

在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上,全市行动,全国驰援,全速展开了和病毒、和死神的赛跑。2月2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首破四位数,达1033例。次日起,武汉就用先后建成16家方舱医院的努力,把“人等床”局面向“床等人”奋力扭转。

“水龙头不关,拖地板再起劲也是徒劳。”必须把“四类人员”底数摸清,必须阻断人员的流动。在疫情形势危急、吃劲的节骨眼,社区防控阵地上的战局升级了,无疫情创建的战斗打响了。

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调集精兵强将,市政协、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卫健委、市民政局等多个部门共同组建社区疫情防控组。战斗目标极为明确:彻底阻断人员流动,为医疗救治争取时间,最终使疫情消亡。2月13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达“最严社区封控令”,全市小区、村(大队)“守住家门、看住院门”,除了必须的就医出行,人员再不能随意流动。

“封控令”的目标也极为明确:武汉7102个小区、1943个村(大队)全部要实行封闭管理,所有人员一门进出,24小时有专人值守——全部硬隔离,要让市民最大限度地宅在家里。

此时留守武汉的千万市民并非都居住在有围墙的小区里。有围墙的小区要关上其他门,只留一个门。没有围墙的小区和村(大队)则要建起围墙。

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向全市15个城区下令,各区立即成立封控管理专班,迅速组织建设围墙。全市小区“硬隔离、硬封控”,成为无疫情创建、社区封闭管理的第一场硬仗。

严令当头,各区立即行动起来。

正值寒潮来袭,雨雪大风齐至。

汉阳区五里墩街五湖里社区紧邻马沧湖路、动物园路人行道外。2月14日,汉阳区市政人员连夜立起上千米长的蓝色围挡,该社区出入口从19个压缩至4个。2月15日,武汉地铁集团从50公里外的阳逻调来92个隔离栏杆,把硚口区六角亭街游艺社区临街楼栋9个出入口封闭缩减至4个。

在各区组织发动下,平时建高楼、通地铁、干市政的建筑企业变成了突击队。仅3天时间,使用隔板和水马,全市新建起422公里长的硬质隔离围栏,长度超过10次全程马拉松。千万市民被成功隔离在一个个小区中,除了就医和防疫相关活动外,一律禁止出入。

人员的流动被堵住了,武汉由此成为一座由一个个封闭小区组成的城市。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政府各个部门,全社会各个组织,全市各种力量,整个城市的运转,都聚集于“无疫情创建”上。偌大的城市,从外表看是一个个静止的小区;从内部看则是整个城市庞大的社会体系围绕着封闭小区运转。

出租车被“派”到了社区,由社区管理,成为必要外出的“服务社区专车”。商超、药店一方面对个人关闭,一方面通过小区团购和志愿者专购,保证千家万户供应畅通。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4.5万余名党员干部职工,响应市委号召迅速下沉社区,充实社区防控力量,值守在第一线。

在政府各个部门、社会各个组织运作下,全力做好居民生活保障。4714.8万份团购物资完成配送。投入物价补贴2.1亿元,做到基本生活物资价格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投放政府平价储备肉9764吨,让2689吨活鱼顺利“游”上封闭在家市民的餐桌。1035万元临时救助金、409万份“10元10斤”爱心蔬菜包、3829万元外地人员临时救助金,流向困难群众、全市市民、滞汉外地人员,解决人们居家隔离中的燃眉之急……

人员流动止住,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第二步,是要摸清“四类人员”底数,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这项战斗,需要深入每家每户进行地毯式排查,需要有小区基层队伍。

全市7102个小区,有物业管理的不到一半,大半是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此时,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下,所有小区以社区人员为骨干,发动物业、志愿者、下沉党员,组建小区防控队伍。

2月17日至19日,不舍昼夜,一轮最密集、最彻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拉网式大排查紧急进行着。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部署,各区党政一把手挂帅签订责任状,自上而下,以社区网格为基础单元,市、区、街道、社区、小区层层抓落实;自下而上,采取入户排查、电话问询、居民自报、“微邻里”申报,开通各区排查专线,各类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信息线索源源不断地向指挥部汇集。

3天大排查,全市421万户居民全覆盖。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排查出的患者即查即报即转,“存量清零”。共排查出居家确诊患者1275名、疑似患者1436名、密切接触者9105名,立即安排转运收治,防止轻症拖成重症、社区交叉感染,由此实现疫情防控由被动向主动的根本转变。

“最严社区封控令”实施半个月后,全市每天新增确诊病例从1000例左右下降到100例以内。3月18日,全市新增确诊病例首次出现零增长。3月23日,中央宣布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被阻断。

人民战争,将磅礴伟力凝聚于“无疫情创建”

围墙建起来了,人能不能宅得住?物理上的硬隔离实现了,精神上的坚守如何实现?社区防控阵地战成败的关键是人,是居住其中、有血有肉、需求各异的每一位市民。

社区封控管理,市民首先是战疫配合管理的对象。

小区封控之初,有些市民不理解,一个个向外冲。

——“出门是我的自由,凭什么不让我出门?”“出去被感染是我自己的事,不要你们管!”

——“不出门才能阻断流动,才能阻断传染。”“你被感染了,会传染给别人,你没有这个自由。”

类似这样的对话,发生在一个个小区一门进出的24小时值守岗。在一遍遍解释和劝说中,所有人都有了共识。

“您如果需要购买物资,我们有专门的网格员负责团购。”面对坚持出门买菜的大妈,下沉江夏区五里界街界镇社区五里锦绣小区的党员周海峰反复劝说。他和同事们一天要劝返小区十多名居民。普通话沟通效果不好,他们就用五里界方言录下有关政策,通过小喇叭每天播放。

居民遵守着社区封控令,自报体温,上报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线索,互相帮助进行团购,邻里互助,自我管理——社区封控,市民又是战疫的主体。

黄薇是洪山区梨园街华电社区首批战疫志愿者之一。从“团菜”管理员到门岗守卫者,这位65岁的退休老人都冲锋在前。不少居民受她感染,都主动站了出来,“黄姐姐,给我一件红马甲,我也来值班”。

在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积极变化的情况下,既要鼓励市民宅家战斗,更要让市民看到逐步解封的希望,才能让市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配合参与封控管理。3月1日,根据中央指导组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部署,社区疫情防控组制定下发《无疫情创建办法》,以区为主,分层级推进无疫情创建工作,明确可分期分批、逐步扩大无疫情小区内居民的活动空间。

3月5日,按照“疫情零发生,防控全到位”的创建标准,全市首批评定无疫情小区2076个、无疫情社区79个、无疫情村(大队)1171个。

第二天,汉阳区建桥街大桥社区锦绣江山小区门口挂上了“无疫情小区”牌匾。社区书记陈会琴欣喜地说:“成了无疫情小区,居民对严格封控更支持,对未来解封有了更多信心。”

无疫情创建让越来越多市民关注小区门口的疫情牌匾,关注小区的防控。定期公示的无疫情小区、社区、村(大队)名单,成为各个小区微信群的“爆款”。微信文章《最新无疫情小区公布,有你家吗?》,每每被转成10万+。

看到小区门口挂上“无疫情小区”牌匾,江岸区谌家矶街平安苑社区居民康怡立刻拍照发到家庭群里。看到不执行规定往外跑的邻居,青山区居民吴浩在小区群里发言:“我们小区是无疫情小区,大家请珍惜,不要把病毒带进小区啊!”

一个社区的所有小区都是无疫情小区,该社区才能被评为无疫情社区;一个街道的所有社区都是无疫情社区,该街道才能成为无疫情街道;一个城区的所有街道都是无疫情街道,该城区才能成为无疫情城区。真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真正是全民皆兵。

3月18日,全市无疫情小区超过80%、无疫情社区超过40%、无疫情村(大队)超过95%,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武汉开始允许无疫情小区居民分批、分时段、分楼栋在小区内进行非聚集性活动;无疫情的村(大队)可有序恢复村民生活秩序,开展农业生产。

春日暖阳中,无疫情小区里,居民们有序下楼活动。志愿者在广场上为居民理发,大家还可以打乒乓球、羽毛球。

按制度规定,各区负责所辖无疫情小区、无疫情社区的评定,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无疫情街道、无疫情城区的评定。

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社区疫情防控组相关负责人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个区的“无疫情授牌”都不同。有的区给无疫情小区插绿旗,因为“绿代表健康啊”;有的区给无疫情小区挂蓝牌,因为“蓝代表干净啊”;有的区则给无疫情小区挂红牌,因为“红代表胜利啊”……

“小区封闭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封控,而是为了开放,为了解封,最终是为了获得更长久的幸福美好生活。”市民在参与无疫情创建过程中,深刻领会到了这句话的意义。

不管是拿到什么颜色的旗帜、牌匾,小区居民都很开心。无疫情创建和社区封控管理,市民是战疫成果的共享者。

安全城市,韧劲和自信来源于“无疫情创建”

6月30日,武汉15个城区全部成为无疫情城区。

这意味着,全市7102个小区全部成为无疫情小区,1406个社区全部成为无疫情社区,1943个村(大队)全部成为无疫情村(大队),173个街道(乡镇)全部成为无疫情街道(乡镇)。

这更意味着,武汉达到了全市域无疫情标准,成为眼下最高水平的安全城市,即“疫情零发生”已经延续14天以上无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延续14天以上无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发热病例、密切接触者等“三类人员”的非解除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无疫情”不仅是结果上的,过程上也要“无疫情”,要做到“防控全到位”。缺少一项都不能被评定为“无疫情”。

过程上的“防控全到位”,即达到“六个到位”——宣传引导到位、封闭管理到位、排查摸底到位、消杀卫生到位、供应保障到位、组织发动到位。

也就是说,一个城市已经连续14天以上“零疫情”,但只要在哪怕一个小区这六项中有一项不到位,这个城市都不能说达到了全市域无疫情标准。

武汉达到全市域无疫情标准,在过程指标实现上,各区各显其能、各擅胜场。

在江岸区,无疫情小区地图系统让疫情防控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各街道、社区、小区的情况,在地图上都有直观反映。

东湖风景区是第一个获得“无疫情”称号的城区。为了无疫情创建,该区设置了无疫情创建抢跑、领跑、跟跑、追跑等奖项,专列经费对创建单位予以奖励,推动街道、社区比学赶超。

面对农村广大战场,黄陂区进行了包保干部划区作战清单式管理。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2月4日进驻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刘店村担任战时第一书记,发现当地疫情防控宣传氛围不浓,一些老年村民外出闲逛。他制定作战图,给每名村干部定岗定责,要求进行“横边纵底”清单式管理。无人机监控加敲锣打鼓宣传,一段时间后,老年村民外出闲逛现象消失了。

评上了“无疫情”,一旦某一项指标反弹,会立即被摘牌。小区一旦被摘牌,连带着社区、村(大队)、街道(乡镇)也随即被摘牌。被摘牌后,随即而来的又是严格封控。

江汉区负责人说:“我们区新华街因为所辖小区出现状况,四次被命名为无疫情街道,四次被暂停和撤销命名,可谓‘四上四下’。”但是,不管如何波折,该街道所辖社区仍然憋着一股劲,通过紧抓“防控全到位”,最终再获“无疫情街道”称号。“不能因为我们街道影响全区乃至全市的无疫情创建大局。”

5月14日至6月1日,全市开展集中核酸检测排查,共发现无症状感染者300名,追踪密切接触者1174名。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社区疫情防控组果断将“无症状感染者”也纳入“疫情零发生”硬指标,倒逼各小区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两小时内及时报告。6月15日,全市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全部清零,李兰娟院士向世界公开表示“武汉是安全的”。

在武汉防疫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一个个阶段,“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解封不等于解防”“打开城门不等于打开家门”的口号也即刻深入人心。“武汉清零,风险意识不能清零”,当前防疫任务并没有松懈,无疫情创建仍是常态化防控的定海神针。“无疫情创建中磨炼的城市安全是系统性安全,关键是形成了机制、培养了人。”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社区疫情防控组相关负责人说,“经过长期创建,全市形成了应对疫情的机制、意识、习惯和能力。即使是要和病毒长期斗争相处,武汉也已有了更多韧劲和自信。”

启示与反思,超大城市治理获益于“无疫情创建”

在有着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巨大的人口规模和超大的人员流动性带来了城市巨大的发展红利。但在此次疫情中,超大规模优势恰恰容易给疫情传播带来“便利”,如果处理失当,甚至可能转化为“超大规模劣势”。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武汉的无疫情创建,真正把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作为最大的政治,立足人民生活的源头,从而赢得了民心,凝聚了人民的力量。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人民创造、人民共享,这不仅对社区疫情防控有启示,对防范其他重大风险的发生也有启示。

省市部署无疫情创建,宏观协调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参与,让组织能力发生了“乘数效应”。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上下贯穿的组织体系,在短时间内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对机制,令人深思。

“无疫情创建”初创了科学精准施策的管理模式:不同管控成果对应不同开放举措,约束带来激励,阶段性变化带来因时因势调整、动态和常态共济,成为全周期的正回馈系统。这对超大城市的治理也有启发。

群众投身社会自治会产生最强大的社会执行力。要运作政府各级组织,发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形成“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这是社会动员的一把“金钥匙”。

6月28日,武汉市委召开十三届九次全会,这些启示和反思正被纳入这座城市的思考和行动……

长江日报记者李皖 肖娟 万凌 通讯员刘雪飞

武汉无疫情创建大事记

2月12日

中央指导组在汉提出要探索“无疫情社区” 创建工作

2月17日

全市启动3天集中拉网式大排查

3月1日

武汉制定下发无疫情创建办法

4月8日

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

5月14日至6月1日

全市各区开展集中核酸检测排查

6月30日

武汉达到全市域无疫情标准

[4版]

【责任编辑:刘建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