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医护人员正在紧急转运来自该院光谷院区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1月27日晚,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带病协调救治工作。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3月21日,刚下手术台的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胡明向护士站的同事们打出“OK”手势。当天,12名顶级专家在该院联手,为1名已休克的急危重新冠肺炎患者赢得生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通讯员 王敏 摄)
3月2日,武汉市第一医院感染科隔离病区,护士周洁鼓励患者。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摄)
3月11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继先穿上隔离服,准备进入隔离病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蔓 龙华
对手——新冠肺炎;
任务——生死博弈。
辞旧岁迎新年之际,我们与灾难狭路相逢。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省共有54万名医护人员参与防控救治,其中17万余人冲上最危险的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红区”。
他们忠肝义胆,只为“生命至上”,护我城池、佑我同胞。
出征
新型病毒,脾性不明。白衣执甲,慨然迎敌。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刻在巨石上的8个大字,此时更显千钧分量。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这是医者的铿锵应答。
拼渐冻之躯,与病毒竞速,为重症患者抢出生命通道。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率先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送检,为确定病原赢得先手——
你是张定宇,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
毅然中断与荆州家人团聚,骑自行车辗转300余公里,历经4天3夜,返回武汉工作岗位——
你是甘如意,武汉江夏区90后社区医生。
主动请缨来到“风暴”中心,担任隔离病区护士,惊闻父亲猝死、母亲中风,却强忍悲痛坚守岗位——
你是艾萍,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金银潭病区护士长。
发热门诊里、隔离病房中,隔离服、护目镜下……我们看不清一个个“你”的脸,但飞奔的步伐、熬红的双眼,让人能触摸到那一颗颗滚烫的心。
鏖战
白衣,和平年代里神圣的戎装。
“救”是这个季节最动人心魄的字眼。呼吸衰竭,救!心脏骤停,救!双肺移植,还是救!医者仁心的驱使,让拯救成为义无反顾。
危险,他们深谙。在给病人做气管切开手术的刹那,病人下呼吸道的高载量病毒会喷出,但同济医院气切小分队依然选择贴面而行。
辛劳,他们熟知。脱下隔离服,像倒水一样卸下汗水,但咸宁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朱俊毅然坚持59天,鏖战一线。
所有摸索和努力,秉持一个信念:“与病毒赛跑,救回更多人。”
他们挑战医学的极限,用千万双手合力托举一个个生命,一次次向死神证明生的奇迹。
90岁以上高龄、合并心脏病的患者,成功获救;接受肾移植、免疫力极度低下的患者,起死回生。赵建平、汪道文、张建初、朱彬、余追……一个个白衣战士奋力拼搏,使这些“危中之危”的患者化险为夷。
隔离服下,是24小时不间断的潮热;面罩后面,是一道道血红的勒痕。疫情来袭的至暗时刻,他们忘却了血肉之躯,本能地挡在最前面,用身体劈开一道白色的生路。推迟婚期、不幸殉职的29岁武汉医生彭银华;留守病房、彻夜看护病患染上病毒离世的夏思思……他们用生命拯救了生命。
仁心
医者仁心,善解含灵之苦。从被称为“医生”的那一刻起,就誓死捍卫这一身白衣的庄严与荣光。
压舌、取标本,这个枯燥动作,省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王新卫每天重复上百遍。可他无怨无悔,“因为病人需要”。
每天为重症患者倾倒大小便,病人的排泄物还必须加入消毒水搅拌处理。可护士们一丝不苟,“因为疾病防控需要”。
有勇气的生命更强悍,为他人的付出更慨然。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榔坪镇中心卫生院王宋珍踏冰破雪,辗转近6个小时,终于将住在海拔1800多米高山上的发热患者安全接回镇卫生院。
在白衣战士眼里,所有的危险、疲惫,都会被患者脱险的慰藉驱散。
看,那一个个长期卧病的患者开始慢慢下床,挪动脚步,走向康复;听,病房里有人哼起歌曲,一点点重拾信心……
这,是医者心里最珍视的礼赞。
有些康复,是在身体;有些治愈,更在心灵。
日行3万步,只为患者的杯里有热水;双膝下跪,只为给病人更好的护理……还有那些暖入心房的絮语,赋予希望和力量,将病患的心在冷寂的冬天点点融化。
凝注血液的红,萌发生命的绿。当阴霾散去,盎然复还,在这座熟悉的城市,或许你我只是擦肩的陌生人。
但我们一定铭记,在最危难的时刻,是你们为我们拼过命!你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冬春的一幕幕渐行渐远,那些摆渡生命的故事依然流传,那份温馨与感动永存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