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3位从湖北出发的建设者讲述深圳国贸大厦建设背后故事,“三天一层楼”深圳速度是敢闯敢试干出来的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5日08:22 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 当年的深圳国贸大厦建设,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施工速度,被誉为“深圳速度”。

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陆建新在发言中,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称之为“深圳改革开放的一种标志”。

14日,长江日报记者分别连线深圳国贸大厦的3位当年的建设者,他们讲述了“三天一层楼”背后的故事。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陆建新在庆祝大会上发言。新华社发

■ 测量员陆建新: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个标语当时把我看呆了

10月14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当年从湖北出发的深圳建设者陆建新。

陆建新

陆建新清楚地记得,1982年6月他大学建筑专业毕业从南京返回老家荆门时,是从武汉新华路汽车站转的车。

当年10月,一位同学在信中告诉他深圳要盖50层的中国第一高楼时,“最高只见过5层楼”的陆建新,几天后便从武昌站乘坐绿皮火车南下,“由于没有座位,我站了一路。”

陆建新说,他走进中建三局一公司承建的国贸大厦工地时,突然间热血沸腾,“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单体建筑工地。”

陆建新感叹,自己当时18岁,是工地上的一名测量员,虽然条件艰苦,但每天都在接收新鲜事物,“这样的工作和生活令人兴奋”。

“国贸大厦工地旁边有一栋楼也正在建设,上面挂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作为一名刚从内地到深圳的人,这个标语把我看呆了。”他说,当时在国企上班,每周有一天休息,可自从到了深圳,没有了星期天,天天上班,“在所有人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1982年至1984年,陆建新一直奋战在国贸大厦施工现场,直到大厦顺利建设到160米的高度。

陆建新说,从事建筑行业的38年,他从最基层测量员做起,一步步成长,辗转工作于国内外8个城市,参与44项工程施工,参建工程总高度达3600余米,被誉为“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但令他最难忘的还是人生中参与建设的第一栋高楼——深圳国贸大厦。

如今,56岁的陆建新仍奔波在建设一线,“深圳所有的地标建筑,我都参与过。”他自豪地说,上世纪80年代的国贸大厦、上世纪90年代的地王大厦、2010年的平安金融中心,其中2017年到2019年建设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是目前全球最大会展中心。

陆建新,虽没有在武汉生活过,但武汉中心大厦、武汉绿地中心、武汉火车站等项目,他都参与过建设。

■ “红帽子”王毓刚:

“由于是经济特区,先采购后报销,外汇也是靠深圳市政府进行调剂”

当年国贸大厦的建设工地上,有一个“四顶红帽子”的四人组。

“四顶红帽子”是当年工地上的四个年轻人,分别是工地主任、施工指挥王毓刚,副指挥厉复兴,总工程师俞飞熊,滑模主管罗君东。为了让工人们在偌大的工地很容易找到他们,四人总戴着红色安全帽。

当年国贸大厦施工现场的“四顶红帽子”,王毓刚(左三)。

14日晚,身在深圳的王毓刚在电话里向记者回忆,1982年农历正月初四,35岁的他跟随时任中建三局副局长张恩沛南下深圳。此行的目的,就是牢牢抓住“这个前所未有的项目”。

他们首先中标了国贸大厦的地下室部分,工期只有100天,公司提出全力以赴保国贸,张恩沛立即赶赴当时中建三局一公司的总部湖北荆门,调集了1000人的管理人员和工人。

保质保量完成地下室施工后,三局再次中标主体结构。

王毓刚说,建设这样的超高层,如果完全靠脚手架,不仅成本高,工期也慢。“我们用590个千斤顶同步提升,搭建了国内最大的滑模平台。”王毓刚回忆,当时是大兵团作战,最高峰时现场达到1200人。

王毓刚。

当时,国内首次在超高层建筑上“试水”滑模技术,但前三次均以失败告终。

“最终的成功,归功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王毓刚说,为确保成功,三局提出购置进口设备。但当时,购置5万元以上的设备就要向上级打报告,“由于是经济特区,张恩沛大胆提出了先买后报,外汇也是靠深圳市政府进行调剂。”王毓刚说,为解决高层建筑垂直运输难题,公司花几百万元从当时的西德购置了混凝土搅拌站和输送泵,从法国进口了塔吊,瑞士进口施工电梯,当时都是国际上最先进的。

1983年9月18日晚,第四次试滑终于成功。此后,施工进入快车道,从最初的7天一层,又提升到6天一层、5天一层、4天一层。12月18日8时30分第18层开始,施工速度达到3天一层,“深圳速度”由此诞生,“而且质量完全合格”。

■ “铁姑娘”杜先芳:

“目标推远让理想永远在前面,路纵崎岖亦不怕受磨练……”

在深圳定居多年的杜先芳,偶尔会去国贸大厦。仰望大楼,她会突然想起多年前那个站在龙门架上大声唱歌的小姑娘。

14日在电话里,杜先芳告诉长江日报记者,那个小姑娘是她自己,那一年,她18岁。

杜先芳回忆,在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者中,有一支被称为“铁姑娘班”的钢筋班女工,她是其中一员。

铁姑娘班

10月14日,记者电话连线了其中的一位“铁姑娘”杜先芳,她已从中建三局一公司退休,目前和丈夫、女儿生活在深圳。

1983年3月,18岁的杜先芳离开荆门老家,南下深圳参加国贸大厦建设。刚到工地,来不及太多感慨,这位朴实的姑娘领了工作服、安全帽和一双厚实的解放鞋,和一群女孩子,被分到绑扎钢筋的“铁姑娘班”。

杜先芳说,她们每两个人一组抬钢筋,每捆12根、有七八十公斤重,经常磨得肩膀破皮流血,第二天剪块硬纸片垫着继续上工。

与身体的疼痛相比,心里的恐惧更难跨越。杜先芳回忆,深圳国贸大厦从第三层开始滑模,“铁姑娘”们要负责绑扎钢筋,跟随着滑模陆续上升,一直攀上150米高空。杜先芳还记得第一次站上十几米高操作板面的感受,“脚步打颤、手心冒汗”。

有一次验收,180斤重的验收组长站在杜先芳绑扎好的钢筋上晃动几下,钢筋几乎纹丝不动。开心的杜先芳爬上了龙门架,望着脚下的高楼,这一刻,她突然发现自己居然不恐高了,忍不住站在上面唱了一首当时流行的金曲《漫步人生路》,“伴你漫行一段接一段,越过高峰另一峰却又见,目标推远让理想永远在前面,路纵崎岖亦不怕受磨练……”

已退休的当年“铁姑娘班”其中一员杜先芳。

杜先芳的丈夫王顺高也是中建三局一公司的一名员工,两人就是在1983年参建国贸大厦时认识,然后恋爱结婚。如今,56岁的杜先芳早已退休,偶尔去到国贸大厦,往下看,会突然想起那个站在龙门架上大声唱歌的小姑娘。

杜先芳一家人,如今都投身建筑行业,她的女儿王倩倩如今也在深圳从事建设。

(记者陶常宁 韩玮 通讯员陈海军 彭阳 沈希栋 陈朝阳)

【责任编辑:张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