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脱贫攻坚“贵州战法”里的茅台方策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0日08:00 来源: 楚天都市报

茅台集团位于道真的白芨产业基地

□楚天都市报记者 庞正 通讯员 戴世锦

10月17日,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京举行,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卫东登台领取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这份沉甸甸的奖牌,连接的是贵州土地上十余万个家庭、近百万张面孔,更诠释着对中国千年贫困难题的现代性解法,以及茅台为脱贫攻坚的“贵州战法”所提供的丰富方法论与有效着力点。

匠心扶贫让受助者日子有盼头

逾60岁的贵州人张天琴靠着在蓝莓种植基地内工作,供孙子读完了大学。如今孙子毕业开始工作,她继续在蓝莓种植基地内打工,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平模镇平模社区,今年春节后大家还在因为疫情不能正常返工而担忧时,冯育群已经预定了食用菌产业园2个大棚。他说,大棚收入不比外出打工差;

贵州省仁怀市长岗镇茅坡村,46岁的杨存强和妻子夏流琼依靠高粱种植,已于2018年脱贫摘帽;2019年收获一万多斤高粱,又有六万多元进账,他家还被长岗镇评为“文明家庭”;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往洞镇增冲村,18岁的侗族女孩韦苏羽今年高考,家境贫寒的她正等待国家资助申请审批时,在家门口收到一笔5000元助学金,如今她已如愿进入高校成为一名大一新生。

贵州东南与正北相距至少数百公里,张天琴、冯育群、杨存强和韦苏羽互不相识,但他们的生活分别对应着茅台集团在产业扶贫、精准扶贫、教育扶贫等领域的创新发力,对应着这个以酿酒为业的企业,如何主动将生产链融入国家扶贫战略,主动将扶贫资金与项目向“最难的地区”、“最痛的生活”转移落实的“匠心”,以及扶贫先扶智、润物无声让爱持续生根的“细心”。

近300万人从茅台产业发展中获益

“我年龄大了,外出打工基本没人愿意要,现在在茅台蓝莓种植基地里打工,一年赚的钱是以前种玉米收入的好几倍,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张天琴如是对记者说。

她说的基地,指的是茅台集团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黔东南州丹寨县烧茶村的自有蓝莓基地。

2015年以来,茅台集团投资3亿多元在丹寨县成立生态农业公司,建立起占地200多亩的蓝莓加工园区,开发了蓝莓发酵酒、蓝莓利口酒、蓝莓果汁等产品,年最大蓝莓去化能力近6000吨。目前,丹寨从事蓝莓种植的专业合作社达14个,种植面积近20000亩,数千农户参与到产业中来,蓝莓产业已成为丹寨县特色产业。

贵州省国资委点赞茅台集团这种打通种植端、生产端、销售端的全产业链,将当地产业包含在自身产业逻辑内的发展模式,成为一种富有特色的产业扶贫标杆。

“贵州战法”重在产业引领。在“贵州战法”里的“茅台方策”中,产业扶贫也成为第一着力点。把带动一方群众脱贫致富有机融入茅台产业链,扶贫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除了丹寨蓝莓产业,茅台集团充分发挥产业链辐射效应,将贵州省仁怀市、播州区、汇川区、习水县、金沙县划定为茅台酒有机高粱种植基地,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种植面积近100万亩,带动近10万农户增收3.5亿元以上。

此外,茅台对口帮扶的道真县,2019年发展茅台酱香系列酒用高粱1万余亩,约2610户9135人受益,户均增收6780元。2020年计划发展2万亩,真正为当地建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留下永远不走的“茅台帮扶工作队”。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以来,茅台集团通过强化对有机高粱、有机小麦的采购,以及临时性务工雇佣等方式,累计让贵州、四川、河南等省近百万农户、近300万人从茅台产业发展中持续获益。茅台集团产业扶贫还累计带动合同制用工近100万人,让更多低收入人群从工作中受益。仅近三年来,茅台集团每年带动近15万户农户实现增收,受益人口近45万,直接让2万多户农民实现脱贫。

滴灌式帮扶打通“最后一公里”

与道真县平模镇平模社区的冯育群一样,三桥镇的程泽明在2018年看见家对面的田坝上突然热闹起来,原来是茅台集团要在此修建一个食用菌基地。

建好后,程泽明申请租种了2个大棚。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2019年4月,第一茬香菇茂密地生长出来,不料5月连遭两场暴雨,幸好有救灾补贴资金,虽然没赚钱,也没亏本。2020年一开年,程泽明扩大规模,承包了4个大棚。按照现在的保底收购价格,每个大棚纯收入4万元,算下来能有16万元收入。

按照道真县“菜县菇乡”的战略发展定位,茅台集团因地制宜精准扶贫,捐资1290万元打造三桥镇食用菌产业扶贫示范园,带动160余户贫困户稳定就业,户均增加纯收入5万余元。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精准扶贫也成为 “贵州战法”里“茅台方策”的第二着力点。

自2015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茅台集团对口帮扶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自治县后,茅台集团五年来累计支持3.2亿元,聚焦基础设施补短板,聚焦产业发展强动力,聚焦民生保障改环境,聚焦党建扶贫炼队伍,全面助推道真县成功“摘帽、出列和清零”。

要致富、先修路。2016年至2018年,茅台集团一次性捐资3000万元,并贴息5000万资金为道真县融资3亿元,保证800余公里“小康路”建设。以此带动,道真以茅台的帮扶资金为主体,实施了2000多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极大缓解了出行难、运输难等问题,打通脱贫增收的“最后一公里”。

据统计,2019年,茅台精准扶贫投入15000万元,远超22家上市酒企平均投入的2705.46万元。

助力20万贫困学子圆梦大学

“茅台的帮助解决了我的大难题。”韦苏羽毕业于从江第一民族中学,家庭贫困。作为建档立卡户,高考后的韦苏羽在等待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审核时,意外在家门口得到了来自茅台集团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送上的助学金。

茅台集团既扶产又扶智,通过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这就是“贵州战法”里的“茅台方策”第三着力点。

茅台以贵州省和“三区三州”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中国茅台·国之栋梁”“习酒·我的大学”“茅台王子·明亮少年”等公益助学活动,累计出资约10亿元,帮助近20万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

“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肇始于2012年,截至今年7月,全国已有5届10万名(包括湖北省在内)受助学子走向工作岗位。其中很多人从曾经的被帮扶对象,成为了公益行动的践行者。

“10万名学子背后就是10万个家庭,他们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走出大山、摆脱贫困、改变命运,从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这既是脱贫之本,更是民族复兴之要。茅台集团能够参与其中,见证大家的努力和成长,见证一个个贫困家庭的蝶变,见证梦想成真,这是茅台集团最大的荣幸。”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静仁说。

“活动已经成为迄今为止,国内爱心助学活动中捐款金额最大、受资助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公益项目。”这是来自共青团中央对“中国茅台·国之栋梁”的评价。

茅台集团“习酒·我的大学”连续14年累计捐资逾亿元、帮助近2万名学子圆梦大学,成为从贵州走向全国的公益品牌。

在产业扶贫、精准扶贫、教育扶贫三大领域潜心用力,用做酒的工匠精神来钻研扶贫事业,既因循又变法,使茅台集团的扶贫事业既富有质朴的情意,又有着创新的方法、范式。

“茅台集团的发展离不开贵州这片土地的馈赠,离不开贵州父老乡亲的支持。茅台集团在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中理应主动融入农村产业革命,积极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卫东说。

【责任编辑:艾师伟】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