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蔡甸 好产业带来好路子 贫困村争相奔小康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3日08:51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宋继伟 实习生 陈美汐

10月的匡湾村,黄绿相间、山水映衬,村内道路平整交错,村旁农田里丰收正忙,一栋栋装饰一新的农家屋舍内,摆脱贫困的新生活蒸蒸日上。

“再赚一年,让小儿子也成个家!”匡湾村贫困户马长峰已是小龙虾养殖标兵,对接下来的幸福生活信心满满。

匡湾村位于蔡甸区侏儒山街,是一个典型贫困村,引入适配产业后,带来脱贫好路子,村集体脱贫了,贫困户跟着奔小康。

找准产业

增收看得见

马长峰的蜕变源自匡湾村产业扶贫好政策。

“低洼田,自然湖,粮食产量低,但适合养虾!”2017年下半年,匡湾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冬波对症下药,确定脱贫项目方向。

说干就干,帮扶工作队动员一批农户和贫困户参与小龙虾养殖。2018年,第一批“匡湾牌小龙虾”走向市场。当年,匡湾村村集体收入累计增加至29.65万元,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该村还荣获“市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

实践证明,匡湾村发展小龙虾养殖产业,脱贫路子选对了。

起初,马长峰对养殖有些疑虑,参加村里组织的“养殖培训计划”后,一口气承包30亩虾池,年毛收入近30万元,成了小龙虾养殖脱贫标兵,“穷日子翻篇儿了!”他说。

去年,匡湾村又启动“百万增收计划”,开始对甲河100亩水田改造开发,总开发面积达714亩,投产后预计收益可达35万元。

“村集体、农户都尝到了小龙虾养殖的甜头,干劲足着呢!”李冬波说,下一步,将逐步拓展养殖范围和种类,增加集体收入。

确立支柱

创收不掉队

“扎扎实实办实事,严格落实扶贫政策。”张湾街四红村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以此为出发点,扶贫政策落实精准到户、精准到人,因地制宜引入产业扶贫,带领农户确定主导产业,流转土地、大力发展养殖和大棚蔬菜产业。

目前,四红村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已达400余亩,特色水产养殖面积已有260亩。

怎样才能切实改善脱贫农户的生产条件?四红村在硬化、疏挖沟渠等方面投入337万元,有效解决农户抽水灌溉和生产资料运输难题。为方便村内外农产品交易,该村将农产品交易市场从600平方米扩建至1300余平方米。

去年,四红村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反复调研考察后,提出成立“武汉蟠梨果宝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上种植金果。该项目不仅能让贫困户收到保底土地租金,还能参加合作社年终分红,做到把扶贫项目与贫困户紧相连、共创收,“锅里有了,碗里也要满”。

如今,160亩金果种植基地已部分挂果,预计明年底能给村里带来一笔可观收入。

脱贫致富

基建迈大步

秋风习习,消泗乡杨庄村水产田里,膏肥体壮的螃蟹争相出水。

脱贫攻坚,产业先行。杨庄村村两委引进成熟企业对村内土地整体流转,发展虾蟹养殖和高附加值水产品生产。

此举,每年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187万元地租收入,村集体收入由原来的6.8万元增至近50万元。

集体经济逐渐壮大,土地租赁及土地流转金是杨庄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由村集体出资8.4万元为全体村民购买新农合医疗保险。

不仅如此,村内基础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建灌溉泵站、电网架设等一批项目,补齐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历史欠账,有效保障村内“旱可灌、涝可排、旱涝保收”。村级公共服务建设也得到改善,新建公共服务健身场所500余平方米,与洪河村共建村级卫生室,解决村民就医难问题。

同时,为给村民提供更舒适便捷的学习环境,杨庄对村便民服务中心和党员活动中心进行改造,接上了光纤、配置了新电脑。

眼下,贫困村“帽子”早已不复存在,杨庄村村容村貌大为改善,杨庄村人的日子愈加美好。

【责任编辑:周喆宇】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