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下足脱贫“绣花”功夫——记全国脱贫攻坚奖湖北获奖集体与个人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7日13:50 来源: 湖北日报

“借日生金”,湖北省最大光伏电站——郧西县河夹镇来家河村光伏扶贫电站。

阅读提要

2020全国脱贫攻坚奖我省共有4名个人、1家单位获奖。这些人中,有民营企业的董事长,有把上千名贫困户培训成新型职业农民的土家妹子,也有蹲在村头吃泡面的市扶贫办主任,在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做着同一件事——帮助一批批贫困户走上脱贫之路。

产业扶贫+职教提升

“我想像火炬手一样,把党和政府的关爱传递下去,点燃更多贫困家庭的希望”。10月23日,在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上,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向辉满含深情地诉说着自己的心路历程。台下的听众深深沉浸在一个又一个故事之中。

向辉是来凤县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0年,她把200多万元投到农业产业上,5年多把钱基本赔了进去。省农业厅(现省农业农村厅)一次培训让她豁然开窍,走标准化、品牌化农业发展之路,不到两年,扭亏为盈。

致富后,她想用教育帮助更多的农民。了解她的想法后,县里大胆决策,将县农广校交给向辉承办。不久,向辉创新推出“产业扶贫+职教提升”脱贫攻坚模式,建成1.2万亩扶贫实训基地,先后带动667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辐射5个贫困村585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8000亩。

残疾贫困户邱中明种植月季花,但苦于没有技术和销售渠道,生活逐渐陷入贫困。2018 年,邱中明参加向辉举办的农业经理人培训班后眼界大开。在向辉的指导下,现在,他实现了花场有花看,农场有蜜采,游客来了有精油当伴手礼,一年盈利 10 多万元。“感谢校长给我提供的培训,让我不仅脱贫了,还致富了。我也要像校长一样帮助贫困户。”

带着感情忙扶贫

“要想做好扶贫的事,必须对群众有感情;他们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我们的大事。”——这是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荆州市扶贫办主任郑海云挂在嘴边的话。

在石首周家湖村,老郑了解到贫困户邓某的孙女由于上网课,手机流量费高,随即联系基层扶贫办,现场帮助解决;监利人民大垸贫困户陈某妻子残疾鉴定、儿子送医治疗,郑海云一件不落;松滋贫困户小魏的工作也是郑海云帮忙解决……

“2017年刚到扶贫办上任时,荆州被评定为‘较差’等次”,郑海云回忆。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到2019年底,荆州37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8.27%下降至0.27%;在全省脱贫成效考核中,荆州所有县市区均被评为“好”。

“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是我最快乐的事”,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黄文博,放弃白领岗位回到家乡随州,用自己精心打造的土猪品牌,带动8000多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致富。他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发展到随州各县市区,已成为随州市最稳固的扶贫产业之一。

洛阳镇邱湾村贫困户孔祥文肢体残疾,黄文博记得第一次去他家送猪苗,孔祥文不愿意养。黄文博没有放弃,耐心向他讲解科学喂养方法,并对他的猪圈提出了改造建议,承诺对所有贫困户养大的猪进行包销。收获季节,当黄文博去收购时,除3头母猪外,7头肉猪卖了2.1万元,孔祥文还得到政府3000元的产业奖补资金,全家人稳定脱贫。

2019年,“猪瘟疫情”让很多贫困户遭受到损失,此为“天灾”,保险公司不赔。“保险公司不赔我来赔!决不能让贫困户受损!”——大难面前,黄文博毫不犹豫地扛起社会责任,他迅速安排团队核实损失、兑现“理赔”。曾都区万店镇贫困户张小雨接到2800元“理赔款”后,感动得哭了。

探索“文旅农体养”新模式

“我的家乡罗田2019年才摘掉贫困县的帽子,记得小时候到年底,家里都需要父亲向单位借点钱才能过年”,在获得2020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后,卓尔控股董事长阎志的回忆,似乎在解释他一直投身扶贫的原因。

位于孝感市孝南区的卓尔小镇桃花驿,用了不到三年时间,从鲜为人知的传统农业乡镇,蜕变为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并成功入选湖北省第二批特色小(城)镇创建名单。

2017年,从外地返乡的孝感市杨店镇东方一村村民聂文燕因家人重病致贫。一年后,她入职卓尔小镇桃花驿,不仅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的梦想,还有了实现梦想的舞台。桃花驿小镇直接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两百多个,为这个村增收600多万元,带动长期和临时就业人口近千人。

桃花驿小镇只是卓尔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卓尔从文旅产业切入产业扶贫,探索“文旅农体养”新模式,在罗田、长阳、恩施等贫困地区发展全域旅游产业,助力贫困地区长效发展。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集老、少、山、穷、库为一体。在对口帮扶过程中,阎志发现当地有土家织锦、根雕、盆景、魔芋等优质文化产品、农产品,但卖不出去,也卖不到好价钱。“好的产品,一定会有市场。”他利用旗下“卓尔购”“兰亭集势”等电商平台打造“一村一品”,对长阳开辟专区频道,帮助当地特色产品走出大山,实现直接出口。

2018年春节,卓尔“乡亲乡爱”电商扶贫办公室精心策划,在“卓尔购”批发平台推出了“楚乡有礼”年货礼盒,有孝感杨店的桃胶、长阳的花生、阳新的花菇、罗田的茯苓、赤壁的砖茶,数千套产品上线,三天内被抢购一空。截至目前,“卓尔购”电商扶贫线上板块累计上线30多个贫困村的特色农产品,销售额数千万元。

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开公司有小轿车却违规冒领低保、家里有人吃财政饭却偷偷申领危房改造补贴……隐藏在扶贫领域的“蛀虫”难逃科技“天眼”。省纪委监委大数据监督检查工作专班运用高科技对扶贫工作开展“体检”,精准铲除“苍蝇式腐败”。

朱某某是竹山县宝丰镇新茶村村干部。他利用职务之便,偷偷将不符合条件的母亲余某某申报为低保救助对象,领取低保金2222元。省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详细了解后,问题随即浮出水面。

2016年以来,工作专班组织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先后对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重点村级扶贫项目等40类精准扶贫项目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通过数据比对、入户核查、整改问责,查实的问题逐年减少。

仙桃市毛嘴镇干部刘政感慨说,“以前办理低保、五保等业务,党员干部打招呼要求照顾亲属的现象比较多,自从开展大数据监督检查后,打招呼求照顾的没有了。”

“大数据让监督工作驶上了‘高速公路’。但有了‘高速公路’,也不能丢掉‘大脚板’。”工作专班认为,只有迈开双腿,深入开展入户核查,才能让大数据发现的问题更精准。2019年,全省对6万条查否的问题线索进行了复核,复核比例达45%以上,对核查责任落实不力、走形变样、弄虚作假的265名党员干部予以问责追责。据统计,4年来,工作专班组织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严肃处分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规党员干部7143人。

十堰市郧阳区青山镇周家村燕学运一直未享受低保,大数据监督检查发现燕学运年老体弱、身体残疾且无固定经济来源。于是将他新增为享受农村低保人员,每月按时领取救助金。

“大数据监督检查的根本目的,是打通扶贫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让违规享受‘奶酪’者收手退出,让扶贫政策的阳光照耀到真正需要关爱的人”。在获得2020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后,专班相关负责人说。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胜 通讯员 饶志宝)

【责任编辑:杨威】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