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大江大河大征途”手记⑫:千年古盐田成为盐业“活化石”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2日18:23 来源: 长江网

长江网11月22日西藏电(特派记者柯立) 西藏芒康,跟随214国道蜿蜒曲折的澜沧江像一条灰绿色的巨龙奔涌前行,驰骋在辽阔的青藏高原上。湍急的江流两岸,一根根木头像吊脚楼似的,撑起一块块红色或白色方格,宛如天然调色板,间或还有绿色的圆形卤井点缀其间,阳光下波光粼粼,闪烁着迷人的光彩。

位于澜沧江畔的西藏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加达村的盐田。 特派记者柯立 摄

11月20日,长江网参加“大江大河大征途”长江行考察团的记者来到西藏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的古盐井盐田。

芒康盐井古盐田地处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自然环境最险峻的盐业生产地之一,位于澜沧江东西两岸,始于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图为盐田房内顶部到处悬挂的钟乳晶盐。 特派记者柯立 摄

记者注意到:这里的盐田都是在山脚临江的地方,下方都有数根木头支架,上面铺上一层平滑的泥土。盐田根据山势层层叠叠,像梯田更像调色板。走在盐田中间的田埂上,记者没感觉到颠簸或摇晃。而支架下方,吊着许多由盐滴形成的盐柱,像钟乳石结晶,仿佛进入“水晶宫”。

这里仍用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制盐:在江边挖好盐卤水井,过去村民要从梯子向下深入到洞底几米至十几米的深处,将卤水背上来倒在盐田里(如今可以用抽水机把卤水抽上来),经过强烈的日光照射,水分蒸发,盐粒结晶露出,堪称古代制盐工业的“活化石”。

芒康盐井所产之盐非常独特:在澜沧江两岸,地势低缓,盐田较宽,所产盐为淡红色,因采盐高峰期多在3至5月,俗称桃花盐,又名红盐,产量高,对皮肤的清洁、消毒和一些皮肤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主要制成浴盐、搓身盐、脚浴盐等产品;澜沧江东岸的地势较窄,盐田出产的是纯白色的白盐。盐的颜色与两岸土质有关。

西藏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加达村村民在盐田晒盐。 特派记者柯立 摄

正在盐田里扫盐的当地妇女告诉记者:“每块盐田每次产盐约十几斤,3至5天扫一次,最怕阴雨天没有太阳,天气不好的时候15天左右才能扫一次。洪水季节,卤井还会被淹。一年中,除了夏天雨季的两三个月以外,其余时间都可以制盐采盐。”

她介绍,目前村里有200多户人家1000多人,盐田收入占到一半左右。多的人家有50多块盐田,少的也有五六块盐田。手工制盐非常辛苦,但限于当前盐的价格,村民们收入并不高。

她家对岸是另一个村子,出产的是白盐,用于食用。

两岸目前共有50多口盐井、3500多块盐田。

西藏芒康县盐井村的加加面路边店。 特派记者柯立 摄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古盐田正面临原真性挑战和生存危机。听说昌都地区和芒康县正在当地积极建设“盐井盐田博物馆”,推进盐井千年盐田创建为5A级旅游景区,当地人也正在积极开发旅游业。

扎西玉珍一边唱歌一边给游客端上当地特色美食加加面。 特派记者柯立 摄

记者此行午餐就在214国道边当地人开的路边店解决。开店的是一对藏族姐妹,店门口立着巨大的招牌:“盐井正宗一口面”,旁边广告牌上介绍:这里是《舌尖上的中国》《远方的家》《走进西藏》等节目的拍摄地之一。

这里的午餐是当地特色美食加加面,25元/人,店里播放着欢快的民俗音乐,服务员一边唱着歌儿,一边用托盘装着红色的小碗,不停地给客人加面,就餐氛围非常热烈欢快且富有民族特色。面条是淡黄色的碱面,筋道爽滑有嚼劲,用肉汤煮熟,配点葱花肉丝;面碗很小,一碗也就一小筷子面,一口就是一碗,能吃多少碗,全看你胃口。

她告诉记者:在盐井村里吃加加面,是盐田的保留节目,很受来往客人的欢迎。

站在千年古盐井旁,深碧色的江水,山腰间错落有致的盐棚,江岸边红白相间的盐田,盐田中劳作的妇女们,构成了一幅最美的风景画……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教授俞孔坚团队近年来致力于芒康古盐田作为活态遗产的保护。他认为,在长江源头及上游地区,有很多像古盐井盐田这样的活态遗产,在历史、文化、文物、景观、自然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以及巨大的潜在遗产价值。加强对类似的自然或人文遗产的保护性利用,有利于构建自然和历史文化的多元性,同时可以改善当地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李中天】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