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市政协召开界别协商会议建言 加强全市卫生健康教育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4日13:30 来源: 长江日报

代高洁

陆继红

何静

杨德红

谌琦

任德盛

杨惠琴

李智杰

11月17日,市政协召开界别协商会议,围绕“加强全市卫生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重点提案开展协商座谈。

会上,代高洁、陆继红等8名市政协常委、委员分别从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医疗机构健康教育、学校卫生健康教育、疫后市民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就发言进行了回应。

本期“议政与建言”刊发委员发言摘要。

加强全市卫生健康教育

扎实落实“健康进万家”三年实施方案

市政协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 代高洁

加快推进全市健康素养提升工程,建议将健康教育内容与政府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进行科学设计,尽早列入政府的整体规划中,推进健康教育工作;卫健部门要大力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从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扎扎实实将“健康进万家”3年实施方案落到实处。

要完善健康教育体系,一是加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设。在市级层面,抓住制订“十四五”规划的契机,谋划好“武汉健康教育馆”的建设,将“健康教育馆”纳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在区级层面加快健教所的建设,有条件的行政区也可建立小型健康教育馆。二是卫健部门要加强监管,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善公共卫生科室建设,做到定员、定岗、定责,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度,确保健康教育工作能落到实处。三是健全机关、企业、学校、社区等健康教育场所,特别是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注重健康教育师资培养,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融合,完善校医队伍建设,探索“医校共建”机制。

加强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宣传,通过线上和线下形式进行健康教育,采取有不同侧重点的宣传方式,做到普遍性、个性化、针对性相结合。在线上,充分运用“两微一端”及新媒体等,举办形式新颖的健康宣传活动。可借鉴创意公益广告形式,制作生动有趣又蕴含知识的公益广告,在主流电视媒体、新媒体平台和公众场所进行播放。在线下,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培训和科普,特别是对那些接受新媒体有困难的重点人群,开展有互动性的活动。

学习借鉴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武汉市民卫生健康公约》,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遵守,将疫情防控成果转化为市民卫生健康理念和行为。

培养具备社区实用性的人才

市政协委员、洪山区洪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陆继红

为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卫生行为,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和群体健康水平,建议:

加大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推动力度。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增派专职健康教育人员,制定健康教育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对家庭医生的表达能力训练,培养具备社区实用性的人才,建立兼职团队和居民团队,通过以就诊“面对面”、电话和上门预约为主要手段,加强有效沟通,共同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

改进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结合社区实际,用朗朗上口的口诀、短句,用居民听得懂的语言,讲他们最关心的、愿意听的健康知识内容,让群众记得住、用得上;聘请知名度高、有经验的专家教授到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宣教;建立生动活泼的宣传栏,多用数据、证据和依据,多用形象直观的图片和图形,把宣传资料做成精品,让居民爱不释手;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结合各种节日如重阳节、控烟日、“三八”妇女节等,开展专题健康教育活动;组织社区中比较典型的个案现身说法,交流经验;在社区中开展评选健康教育积极分子、有奖健康问卷等活动。

提高街道和居委会的支持力度,提高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建议将街道和居委会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以提高其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

加快武汉市健康教育基地建设

市政协委员、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何静

提高重视程度,加快武汉市健康教育基地建设。建设武汉市健康教育基地,打造优质的宣传平台,设置各种疾病谱的健康教育处方。把医疗机构的健康教育专家库落脚在健康教育基地,让市民对健康的认识除了询问医生,还有科普场馆可去。各医疗机构设置健康管理部门,设专职管理人员,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就诊患者开展全方位的健康管理,从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方面进行全过程指导,把一病两方、五师查房制度落实到位。

加大激励,促进健康教育事业良性发展。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依赖于广大医务人员的耐心指导。要让更多的医务人员参与其中,各医疗机构应建立自己的健康教育科普专家团队,制定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负责对本单位以及医联体、社区、所属辖区其他机构健康教育工作的推广、指导和体系评价。

加强培训,打造特色化健康教育形式。一方面,健康教育要求的知识和技能需要专门培训且不断更新,建议卫健部门统一汇编健康教育资料,在全市继续教育平台推广普及常识性的健康教育知识。另一方面,要丰富健康教育形式,结合社区的不同特点,开展形式新颖、有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健康教育氛围。

全面实施学校公共卫生设施达标工程

增加水龙头个数防止学生洗手时聚集

市政协委员、江岸区教育局三级调研员 杨德红

为保护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建议:

多渠道配齐配足学校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可鼓励在校生较多的学校探索“医校共建”模式,采用第三方购买服务的方式,与专业部门建立紧密联系,把医院全科诊所开进学校,缓解校医职能压力,同时也解决校医处理某些疾病能力不足以及人手不够等情况。

全面实施学校公共卫生设施达标工程,建议政府对于学校现有的公共卫生设施进行摸底、排查,特别是学生人数超过2000的大规模学校,根据实际之需投入专项资金,升级改造部分学校的卫生间和洗手池等公共卫生设施。增加水龙头个数防止学生洗手时候出现聚集,增加感应式厕所冲水装置,防止厕所堵塞和粪便滞留等。在各大中小学加装红外体温监测设备,进行联网管理实时监控。

切实保障健康教育课程和阳光一小时的正常开设。建议市政府主导,定期指派组成督查组进行区级之间的交叉督查,对各学校阳光一小时和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与执行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监督反馈。邀请社会力量参与监督,不留死角,形成合力,时机成熟后可以根据实际,增强公信力,选派家委会代表参与。

制定针对农村妇女的健康教育方案

市政协委员、黄陂区侨联主席 谌琦

制定针对农村妇女的健康教育方案。建立农村妇女健康教育网络;利用各种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卫生文明健康教育活动,并辅以有线广播电视、海报、黑板报、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宣传;以开办“健康大讲堂”活动为载体,邀请农村妇女听健康讲座。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据调查,我市农村妇女的闲暇时间最经常用来看电视(占比44.83%)以及和邻居聊天(占比37.93%),文化活动匮乏。建议一是加快完善农村电视、广播、网络、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助力农村妇女提升卫生文明健康素养。二是着力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加大农村公共空间整治力度,深入实施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探索推行公厕“所长制”,提高公厕管理质量,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利用闲暇时间开展“大清扫大消毒”行动,用改变环境来改变人。

构建提升健康素养的激励机制,将良好生活习惯的主要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建立每月家庭自查一次、妇女小组普查一次、村妇代会督查一次的“三个一”检查机制;定期开展“村村比”活动,让良好的卫生文明健康规范入脑入心,逐步化风成俗。

构建“四位一体”市场管理机制

才能实现农贸市场长治久安

市政协委员、武汉华美整形外科医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任德盛

民生无小事,在抓差补缺、提升“硬件”的同时,必须强化监管、升级“软件”,构建以“市场管理、行政监管、社会监督、真抓实干”四位一体的市场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农贸市场长治久安。为此,建议:

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坚持“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市场主办单位第一责任,市场开办者必须设立专职市场管理员、协管员,建立健全实行各项岗位责任制,落实门前、摊位“三包”责任,严格实行各项管理制度。

实行全方位的行政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巡查制度,农贸市场管理部门要重点督促市场管理人员加强管理,做好巡查记录。同时落实市场动态管理、卫生保洁、索证索票、农残检测及证照规范公示、过期食品等项目检查,确保履职到位。

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市场监管、商务部门要建立健全农贸市场考评机制,加大市场考核力度,按照创建“星级市场”“平安市场”的考核验收评分细则,逐条对照扎实推进平安法制文明市场的创建工作。

真抓实干长效监管,搭建实时监控平台,市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与食品监控中心实施联动,有效提升对问题食品实施精确打击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食品安全网络平台,对辖区各监控点每天检测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为问题食品的溯源管理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依据。制定农贸市场(菜市场)建设与管理规范武汉标准,推动农贸市场管理地方立法工作,不断提升农贸市场(菜市场)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夯实市场管理队伍的素质教育,确保“民生工程”不断向前拓展。

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建设

营造人人构筑健康行为良好氛围

市政协委员、市第一医院主任医师、风湿科主任 杨惠琴

加强卫生健康科普教育工作,构建科学、规范、便捷、可持续的健康科普知识传播机制势在必行。为此,建议:

进一步加强健康科普专家库建设,建立并完善市、区健康科普专家库,开展健康科普活动,遴选、推荐一批在专业领域有影响、有权威、有热情和有志于健康科普工作的专家,组建市、区健康科普专家库,基于自觉自愿的原则,引入能上能下考核机制。加强健康教育从业者业务学习培训,提升综合能力。

进一步加强健康科普资源库建设,组织遴选一批健康科普读物、科普材料,初步建立并完善全市健康科普资源库,制作和发布文字印刷、音像视听等适用的传播材料,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健康问题组织编制相关知识和信息指南,由专业机构向社会发布,让广大人民群众有获取权威健康科普知识的渠道。

进一步建立健全健康科普长效机制。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健康科普工作,构建宣传、卫生健康、教育、体育、广电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健康共治工作格局。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影响作用,构建全民参与机制。学校、机关、企业、社区要定期组织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动员民间组织、志愿者和公众积极参与健康科普活动,鼓励各类学会、协会等社团组织面向社会开展健康教育培训,营造人人学习健康知识、人人参与健康传播活动,人人树立健康理念、人人构筑健康行为的良好氛围,确保传播效果落到实处。

引导市民自我心理调适

不偏听偏信、不信谣传谣

市政协常委、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李智杰

对于疫后市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建议:

加快健全我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一是搭建市、区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街道(乡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区(村)社会工作服务站(心理咨询室)的四级社会心理服务平台。二是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市属高等院校普遍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中小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兼)职教师。三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通过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或者以购买服务等形式,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提升员工心理健康意识,掌握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试方法和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方法。四是精神卫生专科医院100%开设心理门诊,40%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心理门诊。

努力培养一批心理健康专业人才队伍。一是培训提升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服务技能。加强综合医院临床医师心理健康服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早期识别能力,建立综合医院与精神专科医院精神心理疾病联络会诊机制。二是委托在汉高校为公安、司法、教育、民政等部门订制化培养一批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壮大专业化队伍。三是依托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行业协会等,分级分类对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开展培训,遴选培训考核合格人员进入市级人才信息库。四是武汉市委党校(武汉行政学院)、武汉社区干部学院对党政干部、社区(村)干部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和培训。

提升市民心理健康素养和心理调适能力。一是大力宣传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的重大意义、目标举措,广泛倡导《心理健康素养十条》、心理健康十条标准等科普知识,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二是引导市民做好自我心理调适,不偏听偏信、不信谣传谣,以理性平和乐观的心态看待疫情;引导市民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践行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缓解焦虑情绪,如发生心理疾病或者出现早期征兆,引导市民尽早寻求专业人员和机构的帮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实现早诊早治早康复。

撰文:黄鹤 摄影:何晓刚

本期策划: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

【责任编辑:杨威】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