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舆情快讯

楚治——助力脱贫攻坚案例推介⑳|湖北省文联:用文艺架起脱贫振兴桥梁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6日13:23 来源: 荆楚网

     大悟县宣化店镇陈河村贫困户陈祖和这些日子有点忙。由他主演的微电影《种山下》举行完首映不久,他又和省文联红色文艺轻骑兵一道直播卖起了自家大米。

陈祖和主演的微电影上映

近年来,省文联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文艺凝神聚力、抚慰心灵的独特优势,坚持既“富口袋”更“富脑袋”,以文艺扶贫为抓手“艺”心协力、智志同扶,努力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如期完成精准扶贫联系点——大悟县宣化店镇陈河村的脱贫攻坚任务,并组织全省文联战线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为打赢湖北脱贫攻坚战贡献文联力量。

尽锐出战,在脱贫攻坚中彰显文联担当

陈河村地处湖北、河南交界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是国家级贫困县大悟县的重点贫困村。

2017年5月24日,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邓长青来到这里调研时,村里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9户599人。

一向被视为“文人”“秀才”的文联人,“坐而论道”是长项,“起而行之”又做得如何呢?说干就干,干就干好!这就是文联人的回答。

省文联党组成员和机关党委各支部(总支)书记等26个结对帮扶人,与121个贫困户(其余贫困户由市、县结对帮扶)结成帮扶对子,针对每户实际情况制定帮扶计划并确保实施到位。邓长青还与22名机关干部组成了“爱心妈妈小分队”,结对关爱陈河村22名留守儿童。

驻村工作队员走进田间地头

省文联主席刘醒龙带领第十届省文联主席团成员参观革命旧址,走访慰问贫困户,谋划切合陈河村实际的扶贫项目。当得知村里通往县、镇的公里狭窄、进出车辆错车困难的情况后,刘醒龙、邓长青立即与一起调研的县、镇领导协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后有效解决了开车进出村难的问题。

一批批驻村工作队员也来了。2017年,办公室一级调研员张盛志来到陈河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一干就是两年。

省文联驻村工作队与村民一起劳动

2019年,人事部二级调研员龙世楚接任后马不停蹄遍访农户,鼓励陈祖和办家庭农场,将优质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了300亩。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文联党组加强驻村工作队力量,刘多斌、郭仁宗、吴长庆、李莉娜、张磐5人克服身体病痛、家庭困难,义无反顾来到了脱贫攻坚新战场。

“没有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人的关心支持,我种不了这么多田!”陈祖和的脱贫历程是陈河村199户贫困户的缩影。文联人的精准帮扶和陈河人的努力奋斗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截至2020年10月底,陈河村建档立卡户已全部脱贫。

“艺”心战“贫”,在精准扶贫中发挥文联优势

在各级政府和省文联的帮扶下,“村村通”、光伏发电站、油茶基地、便民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如何发挥文联的优势使项目扶贫定位更精准、收效更显著、影响力更持久呢?

2018年4月,经过专家论证,党组研究决定利用闲置校舍,打造集艺术人才的写生培训地、能人回乡的栖息休闲地、党员干部的社会实践地、红白喜事的承接办理地、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地、留住乡愁的民俗文化地、农副产品的直接销售地为一体的“鄂北文化驿站”。

说干就干。筹措148万元建设资金、选派经营班子、制定经营管理制度……驿站很快建成投入运营。

2019年,驿站挂牌“湖北省文联创作培训基地”“孝感市文学艺术创作基地”“传奇中文网创作基地”,70余批次客人前来培训、写生、创作,毛收入20余万元,带动陈河村特色农产品销售3万余元。

2019年暑期少儿书法公益培训班结业课

如今的鄂北文化驿站,各门类文艺培训班、“文艺扶贫奔小康”原创歌曲展演、“书画影进农家”等活动全年不断,被村民称为“陈河村脱贫致富的发电站和蓄水池”。每年国家扶贫日,省文联红色文艺轻骑兵都要来陈河村演出,艺术家与老百姓双向互动,现场一片欢乐的海洋。当文联书法家将一幅春联送给贫困户陈其旺时,他说:“这对联我舍不得贴,得收藏起来,我们陈河人也要做有文化的人。”

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走进宣化店

脱贫振兴,在收官之年筑起“衔接”之桥

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防止脱贫村和脱贫群众返贫,实现驻点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是省文联办公室主任、新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刘多斌经常思考的问题。

过去,陈河村的农特产品销售除了自产自销外,主要靠省文联通过以购代捐的方式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和文艺家购买,渠道比较单一。

为改变这一局面,省文联多次开展文艺活动,邀请艺术家直播带货,将本地的稻香米、猕猴桃、黄花菜、油面、板栗等特色产品展现给全国的观众。

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走进直播带货现场

此外,联系科技公司建设“大悟E家”电商平台,为陈河村乃至宣化店镇农副产品提供有效的销售渠道,持续解决当地农产品推广销售问题。

同时,引进武大高速公路项目部入驻鄂北文化驿站,每年为陈河村增加15万元的纯收入,并吸纳贫困群众就业。

建设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以“七传”(即传理论、政策、法律、科技、文化、新风、红色基因)为重点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建成一个村图书室(藏书6000余册),为留守儿童开辟图书角,邀请专家举行专题讲座,吸引广大村民前来阅读,为脱贫振兴提供了文化加油站。

拍摄一部微电影《种山下》,以写实的手法,在陈河村取景拍摄,陈河村村民与驻村工作队队员本色出演,唱响了一曲脱贫攻坚的赞歌。

编纂一部陈河村村志,省民协秘书长黄超芬和武汉大学教授、民间艺术专家徐少舟吃住在文化驿站,经过三个多月时间的深入采访,形成了20万字的文稿,真实记载了一个贫困乡村逐梦小康的奋斗史。

组建一支“让爱永驻 童声飞扬”儿童合唱团,不定期对陈河村留守儿童进行音乐辅导,让他们在音乐声中感受文联“爱心妈妈”的关爱。

开展一个“清洁家园,扮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组织文明卫生户评比,对评比出的五星级文明卫生示范户给予挂牌,努力把陈河村建成“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编制一个具有前瞻性又切实可行的乡村振兴规划,邀请湖北大学旅游系主任、乡村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李志飞教授率专业团队主持编制。

“省文联的精准扶贫让陈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过去全镇最贫穷的村变成了最富有的村。”宣化店镇党委副书记丁彩煌说,陈河村的富有体现在方方面面,集体经济收入、村民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

专家点评>>

文艺对经济的促进力量比我们想的要大

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自媒体研究中心主任 吴志远

在全省驻村扶贫的诸多工作队中,省文联的工作队应该是比较特别的一支,因为他们扶贫所依托的主要资源是“文化艺术”。他们的经验证明,文化艺术对于经济、对于扶贫的促进作用,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可以想象,当省文联的工作队来到大悟县宣化店镇陈河村这个贫困村时,对他们能否完成任务,没有几个人是心里有底的,尤其是陈河村民。事实证明,我们往往会低估文化艺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陈河村在他们的帮扶下,由全镇最穷的村,变成最富的村。

在省文联对陈河村的成功帮扶中,至少可以看到文化艺术对于经济发展有以下几个促进功能:

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没有故事的农产品,是不可能卖出好价钱的。但是,有文化底蕴、有故事的农产品那就远不一样了。比如,《种山下》的微视频,就为陈河村的农产品赋予不同的意义。

激发贫困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艺术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人们发现生活的美,从而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艺术是承载这一功能的最好工具。艺术家们的到来,点燃了贫困户对生活的信心。让他们有动力去改变贫困的现状,去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这解决了脱贫的动力问题。

留下知识学习、交流的平台。村级图书馆的建立,文化活动中心的建立,都将成为村民学习知识、交流知识的平台。利用这些平台,他们可以立足于自身来掌握脱贫、致富所需要的知识。这种学习能力,才是实现长久脱贫、奔小康的关键。

省文联对陈河村的扶贫,让我们看到了扶贫的一种新思路。

(撰稿:省文联驻村工作队 张磐)

“楚治——助力湖北脱贫攻坚十佳案例、责任企业”推介活动,由湖北省委网信办指导、武汉市委网信办支持,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办,荆楚网(湖北日报网)、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和楚天舆情数据研究院共同承办。咨询电话:027-88567710,联系人:卢霜 赵贝。

【责任编辑:雷榕】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