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大河为证 薪火相传 英雄城市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5日08:30 来源: 长江日报

位于武汉北郊的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1924年,江汉关大楼落成;2015年,依托它建成的江汉关博物馆正式开放。

现藏于武汉博物馆的《江汉揽胜图》,描绘了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后武汉三镇的景观风物。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建立的专题性博物馆。

一代名舰——中山舰,1997年打捞出水,2008年陈列于中山舰博物馆舰体陈列厅。

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

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

战国“王”字青铜矛,体现出较高的兵器铸造工艺。现藏于武汉博物馆。

“汉阳人”头骨化石,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它证明,距今3万至5万年前,已有先民踏上了这片热土。

湖北省博物馆,全国八家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

晴川阁,明嘉靖年间为勒记大禹治水功德而兴建,被誉“三楚胜境,千古钜观”。

汉阳钢厂工业遗址上建成的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

长江文明馆,全国首座集收藏、展示、研究长江流域自然生态与历史文明于一体的全流域专题博物馆。

武汉,雄立长江之畔的历史文化名城。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

长江也是武汉城市文明的摇篮,她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西来,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受她滋养的武汉,文脉悠远、历史丰厚,是长江文化的重要代表,坚持赓续千年文脉,保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传承弘扬好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涵。

3500年城市历史孕育出灿烂的文明,辈出的英雄则塑造了城市的品格。从疏江导汉的大禹,到代父从军的木兰,口耳相传的传说把对英雄的崇尚刻入基因。这里留下张之洞“缔造多从江汉起”的雄心壮志,也有毛泽东“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的豪迈之语。新中国建立后,长江大桥、武钢、武重等相继建成,武汉“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淀成城市开放创新的底蕴。

2020年,在抗击疫情的风暴之眼,英雄的武汉人民用一己“隔离屏障”,护山河手足无恙。

英雄城市因何而生?答案早已镌刻在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和文化遗址中。

275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21家各级各类博物馆,承载了武汉城市历史文化的优秀基因,是武汉乃至全国的“精神高地”。从2017年到2019年,连续三年,全市博物馆纪念馆年均举办各类展览讲座近千场次,年均参观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基本构成了一个政府主导、多方协力、同建共享、惠及全民的文物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这些文化遗产遗迹,是英雄城市的历史见证,也是守护长江文化的精神殿堂,它们构建起武汉最深沉持久的城市自信。

疫后重振的武汉,再一次迎来蝶变与“新生”。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也将更上层楼:延续长江文化历史文脉、传承英雄城市红色基因,着力彰显英雄之城的历史文化魅力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使之成为广大市民增强城市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必将为武汉疫后重振、浴火重生提供坚实的文化力量支撑。

■ 鉴往知来篇

长江文明孕育历史名城

武汉城市文化因长江孕育,受长江滋养,与长江共存。历经商代盘龙城曙光初现,武汉在历史长河中稳步发展,从西汉初年设郡立县,到三国时期夏口城、郤月城割据,隋唐时期武昌、汉阳“双城”格局的确定,再到明成化汉水改道后的“三镇鼎立”,直至近代“东方芝加哥”的辉煌……武汉在她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江汉汇通、楚风汉韵、兼容并包”的城市特色,沉淀了丰厚的城市文化记忆。

史前到夏禹,英雄的传说千古流传

汉南区纱帽发现的“汉阳人”头骨化石证明,距今3万至5万年前,已有先民踏上了这片热土。武昌区放鹰台、新洲区阳逻香炉山、黄陂区铁门坎、江夏区潘柳村遗址等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存,则为人们再现了距今5000年至4000年武汉地区的史前文化风貌。

夏代,包括武汉在内的两湖平原居住着被称为“三苗”的古部落,曾欲北上与尧、舜、禹为首的中原部落抗衡。后来,禹征三苗,大战七十余日,三苗遭到毁灭打击,江汉地区最终被纳入夏王朝的统治版图之中。禹所处的时代,人们正经历着“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的洪水劫难中。禹采取疏导洪水的办法,开凿河渠,使泛滥的五湖之水流过大江,注入东海,最终消除了水患,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他治水的足迹遍及神州大地,相传曾来到江汉地区,疏江导汉,使汉水与长江汇合,奠定了当今武汉“江汉交汇”“朝宗于海”的水文景观。

大禹治水,平治江汉,造福万民,创造了千古不朽的英雄神话。武汉人民感念他的治水功绩,口口相传许多歌颂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更在龟山脚下、长江之滨,留下禹功矶、禹稷行宫、禹柏、禹碑等纪念大禹治水的遗迹。最具代表性的晴川阁,是嘉靖二十六年(1547)汉阳知府范之箴为勒记大禹治水功德而兴建。如今的晴川阁及其周边的禹稷行宫、铁门关等古建遗迹,已被打造成“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向观众免费开放。

盘龙城考古,发现武汉“城市之根”

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武汉迎来了曙光。1954年,人们在防汛抗洪取土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座古代城市遗址,这就是后来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的商代盘龙城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显示,盘龙城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现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青铜时代早期城市遗址,它是商代统治达于长江流域乃至更为广阔的南方地区的重要表征,是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也是黄河、长江同属华夏文明发祥地的重要见证,更开启了武汉作为区域政治、军事中心城市的先河。

盘龙城遗址总面积3.95平方公里,迄今已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16000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3000余件,不少堪称精品。其中,李家嘴三号墓葬出土的长度达94厘米的大玉戈,被称为“玉戈之王”,被列为我国首批64件被禁止出国(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盘龙城遗址的保护和发掘工作,先后启动了盘龙城遗址本体保护工程、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建设和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配套建设工程。2018年12月,作为武汉市首家考古遗址类博物馆的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正式试运行开放。2020年,其基本陈列《江汉泱泱、商邑煌煌——盘龙城遗址陈列》荣获“第十七届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昔有江汉揽胜,今咏长江之歌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武汉地区被全面纳入楚国的版图。楚风西来,化被江汉,武汉开始告别朴野敦厚的中原文化,显现出浪漫瑰丽的鲜明的楚文化特色。楚国大诗人屈原曾流放至现在的武汉地区,留下了“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的名句。“鄂渚”就在今天的武昌江边。《楚辞补注》有《渔父》篇,记述屈原行吟泽畔与隐士渔父之间的巧问妙答,表达了其高洁的志向和宁折不弯的品格。大约与屈原同时期,在汉阳故地的汉水之滨,马鞍山麓,伯牙、钟子期演绎了一段“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旷世传奇……

楚文化作为先秦时期的一个区域文化,独具一格、自成一体、博大精深,是构成先秦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湖北省博物馆,就能近距离触摸悠久、灿烂的荆楚文明。湖北省博物馆是全国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馆藏各类文物、标本20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近千件(套)。这些文物既有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又具有时代特征,反映着湖北地区古代文化的面貌,其中以著名的曾侯乙编钟和越王勾践剑享誉全球。

一江之隔的武汉博物馆,观众可以徜徉在武汉城市历史的海洋,领略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武汉博物馆馆藏文物近6万件,包含了中国古代青铜、陶瓷、玉器、书法、绘画、印章、造像、明清家具、钱币、文献等各个门类,这些文物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文化艺术信息,也见证着武汉从孕育、发展,到成熟、变迁的辉煌历程:出土于江夏区山坡乡大型战国楚墓的竹简,为武汉地区的楚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依据;创作于明代的《江汉揽胜图》,画面中巍巍黄鹤楼与晴川阁隔江对峙,江面上千帆竞发,两岸屋舍鳞次栉比,城墙逶迤如龙,为人们完整地描绘了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后武汉三镇的景观风物,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武汉博物馆常设展览《武汉古代历史陈列》以城市文明史和历史上武汉城市形态、功能的变迁为逻辑主线,撷取最能代表武汉地区人类文明和智慧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江汉曙光”“商风楚韵”“军事要津”“水陆双城”“九省通衢”五个部分,将新石器时代至清代,武汉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脉络真实、清晰、形象地呈现在观众眼前。2003年,该展览荣获“第五届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2015年,武汉市人民政府联合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武汉大学共同兴建了一座集中收藏、展示、研究长江流域自然生态与历史文明的综合性博物馆——长江文明馆。博物馆常设展览《长江之歌、文明之旅》,陈列反映长江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黄金水道与丰富资源的珍稀动植物标本,以及突出反映长江悠久历史与璀璨文明的一批珍贵文物,全面展现长江自然禀赋和文明大成,荣获“第十四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 生生不息篇

近代崛起造就国际大都市

近代以来,武汉先贤乘开埠之风,顺应历史潮流,奋发图强,在武汉“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修铁路、发展工商、开拓市政”,奠定了武汉近代工业兴起和城市崛起的基础,进而发展成为“驾乎津门,直逼沪上”的“大武汉”,“东方芝加哥”蜚声海外。回望往昔,百余年沧桑变化的武汉近代崛起历程,构建起武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

汉口开埠,城市走上现代化之路

明代中期以降,汉口以居中得水、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经济贸易日益繁荣,逐步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内陆商埠。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随着《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汉口被迫开埠通商。英、俄、法、德、日五国租界先后设立,城市的中心随之向长江沿岸移动;现代海关为往来客商提供气象、港务、卫生检疫等服务。在它们的影响下,武汉三镇中的汉口率先走上了城市现代化之路。

位于江汉路与沿江大道交会处的江汉关大楼,是汉口开埠和对外贸易繁荣的重要见证。大楼于1922年动工,1924年落成,融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英国钟楼建筑形式,是武汉的城市地标之一。江汉关的钟声陪伴一代代武汉人成长,寄托着他们对这座城市浓浓的情感。

自强革新,张之洞开创大武汉发展格局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内外交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开始寻求富国强兵之路。1889年,洋务派大臣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在督鄂的18年间,他在湖北创造了众多的全省第一、全国第一,其兴建的汉阳铁厂创亚洲第一,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

得益于张之洞大力兴办新式教育,武汉拥有了一批百年高校。在他的倡导与策划下,湖北先后成立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武备学堂、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湖北工艺学堂(今武汉科技大学前身)。一批又一批留学生从这里出发,负笈海外,寻求富强之道。

他以图变的气度和开放的胸怀,主动吸纳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以大手笔、大气魄谋事兴业,使作为内陆城市的武汉,能够实现转身、迅速崛起,其功绩遗泽至今。

即使已过百年,张之洞在武汉留下的遗迹依然清晰可寻。中山大道的前身是张之洞修建的汉口华界第一条近代马路后城马路;为治理水患,张之洞先后修建了武昌至青山的武青堤和武昌至金口的武金堤,还分别在这两座堤坝上修建了武丰闸和武泰闸;武汉曾经或现在仍存的奥略楼、抱冰堂、张公堤、张之洞路、张公祠、张公亭等众多名胜旧迹,无不表达着人们对张之洞的怀念。

2017年,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在汉阳钢厂工业遗址落成。博物馆主体建筑由世界著名设计师李布斯金设计,外观形似一座门楼,船形与立柱式建筑结合形成“历史之门”,寓意穿越“历史之门”进入汉阳钢厂工业遗址保护区。博物馆内部展览设计与建筑融为一体,极富艺术特色,开放以来得到观众的喜爱,成为城中新晋打卡胜地。

包容互鉴,吸收世界文明促进城市生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武汉市政建设水平飞速发展,交通工具和设施逐步完善的同时,邮电网络、医疗卫生事业、水电建设和城市消防、绿化得到长足进步。

1905年创办的汉口英商电灯公司,曾是全国最大的直流发电厂,这里输出的电流,点亮了汉口夜晚的第一束生活用电灯光。位于江岸区合作路22号英商汉口电灯公司旧址的湖北省电力博物馆,是全国首家运用现代展馆建设理念,集历史与科普于一体的电力行业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展示电力发展的历史、传播科技知识。

1906年,浙江商人宋炜臣邀集浙江、湖北、江西10名巨商发起筹办了“商办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水塔和水厂于1909年8月落成,同年9月投产供水,日供水能力2.733万吨,供水人口约10万。水厂之设,在当年中国时间上处于领先地位,规模上堪称翘首,也曾是武汉人的骄傲。

汉口水塔,是汉口近代城市供水和消防事业的标志性建筑,在很长一段时期承担着城市供水和消防瞭望的双重任务。水塔主体6层,顶部建有塔楼,总高41.32米,可覆盖全部租界区和老汉口中心区,是武汉市最早的一座高层建筑和标志性建筑。如今,汉口水塔作为汉口近代建筑群组成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在汉口水塔举办的《百年老街 汉口脊梁——中山大道百年历史图片展》免费对观众开放。

■ 守正创新篇

红色基因铸就英雄之城

“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唯有不断地从革命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养分,方能始终做到不忘本、不迷途。

武汉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名副其实的“英雄之城”。近代以来,无数英雄志士“甘洒热血写春秋”奏响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绘就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可以说,“红色”是这座城市永不褪去的底色,“英雄”是这座城市血脉中流淌的基因。

辛亥首义之城、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重要发祥地、大革命时期汹涌澎湃的“赤都”,抗日烽火中响彻中华大地“保卫大武汉”的怒吼……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早已融入武汉人民的血液里,也记录在武汉的博物馆、纪念馆中。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汉革命博物馆、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散落在武汉三镇的博物馆无言诉说着这座英雄之城步履铿锵的历史过往。

关键时期,武汉三次成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中心

周恩来曾经说过,武汉“是大革命的北伐时代的最高峰,是1938年全民族抗战的中心”。

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近代中国历史上这三个举足轻重的关键时期,武汉都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果敢地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义声所播,全国响应。武昌起义不仅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其创建的湖北军政府,更开共和立国之先声,叩开了古老中国迈向民主共和的大门。辛亥革命成为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开启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纪元。

1927年的武汉,群英汇聚,风云蒸腾。这里是国民政府所在地、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和中国革命中心。在凯歌高奏的革命洪流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雄的武汉人民一举收回了汉口英租界。这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胜利,一洗百年国耻。而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面对革命事业何去何从的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起到了改变中国革命命运的关键作用。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立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武汉是全国抗战的中心,武汉是今日最大的都会,我们要坚决地保卫她……”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1938年传唱的歌曲《保卫大武汉》被印刻在墙壁上。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实际上的战时首都。武汉会战更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战役。尽管它并不以胜利告终,但达到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目标,标志着抗日战争从战略防御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英雄辈出,他们在这里改写革命历史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中,武汉这座城市英雄辈出。

林祥谦、施洋、向警予、夏明翰等成百上千的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和革命事业,在与敌人进行殊死抵抗的过程中,将热血洒在了武汉的大地上。如今,人们在二七纪念馆、施洋烈士墓、向警予烈士陵园等地,缅怀他们的壮烈人生。

1927年,风雷激荡之际,一批风云人物会聚武汉,在此指点江山,运筹帷幄。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周恩来、鲍罗廷、罗易等一大批中外职业革命家云集于此,留下了奋斗的足迹。朱德、贺龙、刘伯承、彭德怀……在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战略转变中,未来共和国的十大元帅和十位大将,坚定跟党走,从武汉出发,勇立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潮头。

1927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军事部部长周恩来在汉口贯中里的一间宅子里,和朱德、刘伯承等人召集秘密会议。7月21日,朱德离开武汉到达南昌,10天后南昌起义爆发。同年,刘伯承在武汉临危受命,赶赴南昌参与指挥南昌起义。

武汉不仅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策源地,也与广州起义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军中苦心经营,为南昌起义奠定了重要军事基础;1927年9月发动秋收起义以及同年12月发动广州起义的主力部队,均在武汉组建。这三大起义的主力部队在武汉形成,并从武汉出发。武汉是当之无愧的人民军队的建军策源地。

在武昌都府堤,一条小巷内散落中共五大会址、陈潭秋烈士早期革命活动旧址,它的斜对面就是武昌毛泽东旧居,距此不远是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这一切并非偶然,正是由于陈潭秋等一批革命者在此多年耕耘和培育,打下了牢固的革命基础,在中国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才会选择在这里召开中共五大。

这一年,武汉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和妇女运动蓬勃开展,武汉成为全国各地青年学生向往的地方,很多有志之士、优秀人才都来到武汉,经过学习、培训、工作、战斗、淬炼,又从武汉出发,奔向全国各地的革命斗争一线。

“放宽视界”,英雄城市的基因历久弥新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如果“放宽历史的视界”,秉持“大历史”观点,把“武汉”放到更加恢弘的历史大背景下,放到推动中国革命前进的战略高度和实现中国革命伟大胜利的历史大坐标中加以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每一个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转折点,都会有武汉伟岸的身影,每一次推动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武汉都是当之无愧的开拓者。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英雄的武汉人民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和坚韧不拔的革命斗争精神,勇往直前,奋勇争先,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不朽传奇,有力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与发展,为这座英雄的城市遗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红色历史文化坐标和不可磨灭的红色历史文化印记,化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

英雄城市的底色从未褪去,英雄城市的基因历久弥新。从1954年抗洪到2020年抗疫,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英雄的武汉人民再次改写历史,续写传奇,生动诠释了“抗洪精神”与“抗疫精神”的真谛。历史如剧,在武汉历史大舞台上,固然不乏“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领袖英雄人物,但更多却是湮没在历史尘埃,却又早已汇入历史洪流之中的普罗大众。他们既是历史“剧中人”,又是历史“剧作者”,他们是推动武汉这座英雄城市历史发展的真正英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推陈出新,让红色遗址“活”在当下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革命类纪念馆(纪念设施)近30家,基本涵盖了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和抗日战争三大历史阶段。相关部门在不断提升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级别和保护力度的基础上,更注重周边环境的构建与打造,让红色革命遗址“活”在历史场景中。条件成熟的,适时拓展为纪念馆群落。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范围中的武昌“农讲所片区”和汉口“八七会址片区”等红色革命遗址就是近年来成功打造运营的典范。

近年来,红色展览呈现出科技化、数字化、情景化的特点,真正实现了融入式、体验式参观。《中共中央在武汉》《探索与奠基——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历史陈列》《敢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纪律建设永远在路上——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程展》《大武汉1938》等都是近年来纪念馆基本陈列的新品力作。

社会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全市纪念馆以重大节日和各类假日为契机,每年坚持开展“纪念馆之友沙龙”“革命历史讲座”等社会教育活动百余场次,推陈出新,不断普及“红色文化”历史知识,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传统纪念馆与新媒体大胆牵手,红色题材历史宣传走出新路径。通过微信、3D虚拟展厅等新科技展示,市民与博物馆可全天候、零距离接触。与此同时,一些革命纪念馆的大型爱国主义社会教育活动尝试通过网络平台现场直播、广播电台宣传等形式,以及通过诗歌朗诵、微电影、情景剧的选拔、编演等方式,把博物馆教育搬到“线上”。

以文彰旅,以旅促文。红色之旅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来武汉追寻红色足迹,真正实现了红色记忆历久弥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统筹:张宏斌 张疆雁 程敏 余轩

撰文:任晓飞 周静 陈玥 冯爱华

【责任编辑:刘建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