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喻家山下有群“造太阳”的人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1日14:10 来源: 湖北日报

图为:潘垣院士(右)与聚变所研究人员在J-TEXT装置旁讨论工作。(图片由华科聚变所提供)

前不久,一场“聚变见证我们的爱情”活动,让“人造太阳”和“聚变”进入大众视野。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一对情侣刘林子、佟瑞海在该装置下的合影随之“亮”了。他们两人,都曾在喻家山下的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聚变与等离子体研究所(以下简称“华科聚变所”)求学。

参与“造太阳”,这对华科毕业生“亮”了

“人造太阳”是指人工利用稳定可控的核聚变技术,通过与太阳发光发热相似的原理释放出巨大能量,为人类提供“源源不绝”的清洁能源。HL-2M装置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能将约束的等离子体温度加热到太阳的十倍,以此达到堆芯级等离子体条件,为开展聚变相关研究提供重要支撑。12月4日14时02分,装置成功放电,代表了中国在“人造太阳”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我俩特别庆幸,能够参与到这一过程。”90后刘林子和佟瑞海,同为华中科技大学2009级应用物理专业本科生,2013年同时保研到华科聚变所,2020年先后入职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成为HL-2M装置建设团队的一员。

入职前,两人都有其他选择。“但是我俩对科研更有兴趣,这里有很好的实验平台,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实践,而且干的是国家需要的事。”让两人“有资本”进入这一重大项目的,除了博士毕业、专业对口,还有在华科聚变所学习时积累的实践经验和成果。对于他俩来说,华科的求学经历终生难忘:“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开心”“团队合作氛围好”“对外交流多,视野开阔,很有收获”……

“夸父逐日”,华科聚变所贡献中国智慧

华科聚变所2006年成立,作为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垣一直认为,在聚变领域的相关研究中,一方面要产出领先的成果,另一方面,更是要培养高质量人才。

静得下心、埋得下头、吃得起苦。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了解到,聚变所当初只有六七人,如今已发展到有研究人员27人,技术人员14人,研究生超过100人。一批又一批人才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016年,胡启明博士在《核聚变》上发表研究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了扰动场控制撕裂模的新策略,对利用撕裂模控制领域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华科聚变所有一个传统,就是无论工作再怎么忙,也要挤出时间来组织学习,对领域内的理论基础和前沿热点做梳理、总结。一方面开拓了眼界,另一方面更是打牢了年轻人的研究基础。”

历经十年攻关,丁永华教授团队在对比研究了过去普遍使用的经典研究思路后,经过大量实验,验证了实验控制撕裂模并避免大破裂的效果。2018年,相关研究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潘垣介绍,由于“人造太阳”难度太大,1985年,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 计划被推出,集全世界力量攻克难关。该计划由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七方参与,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科学工程之一,也是我国第一次以全权、平等伙伴身份参加的大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为解决横亘在ITER计划中最大的“拦路虎”——等离子体破裂,今年10月,第26次ITER国际科技顾问委员会确立了四大破裂缓解技术研究装置,其中一个即为华科聚变所的J-TEXT装置。

2018年,学校与ITER组织签署《学术与科学合作协议》,成为中国首个签署该协议的高校。目前,聚变中子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被教育部推荐参加“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评选。喻家山下的“聚变人”,正在“夸父逐日”的征程中全力以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通讯员 汪泉 郑玮)

【责任编辑:王会】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