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政务快讯

武汉市仙女山路通车 专为行人架起420米湖上景观桥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2日16:17 来源: 荆楚网

武汉市仙女山路(墨水湖北路—四新南路)建成通车。

高架桥梁底下的人行天桥。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 赵秀琳 通讯员隋业辉、陈嘉伦 )12月22日,历经3年的建设,由中交二航局和汉阳市政共同承建的武汉市仙女山路(墨水湖北路—四新南路)项目(以下称“仙女山路项目”)建成通车。

仙女山路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项目于2017年正式开工建设,线路全长3.026公里,规划为城市一级主干路,北起墨水湖北路,南至四新南路,是江汉六桥与杨泗港长江大桥的连接通道。仙女山路按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为双向六车道,局部加宽段为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每小时60公里,地面辅道设计速度每小时40公里。

武汉仙女山路的建成通车,加快了武汉市主城快速路网骨架体系的构建,有助于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成为对武汉市“环射成网、循环互通”骨架路网系统的有效补充和完善。

记者乘车经过高架桥,两侧龙阳湖的美丽风光尽收眼底。

“我们在高架桥下修建了一条420米长的湖中人行景观桥,上层行车,下层行人。这是武汉市唯一一座建设在高架桥梁底下的人行天桥,在保证交通通畅同时,方便市民欣赏龙阳湖的景观。”中交二航局项目负责人罗柳介绍。

据介绍,仙女山路涵盖了道路、桥梁、排水、电气、交通、绿化等内容,工期短、任务重。此外,项目建设范围内包含数量众多的藕塘、鱼塘和湖区。罗柳说:“很多地方土壤含水量大,挖掘机一挖下去全是黑色的淤泥土,在这种地质条件下施工,就相当于在‘豆腐块’上建设公路。”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中交二航局成立攻关小组,经过数十次的反复讨论研究,参考了30余篇相关技术研究论文及方案,最终找到了符合项目实际的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方法。中交二航局项目部选定了“置换法”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将淤泥土挖出,填充硬质土壤后再压实,在此基础上进行桩基施工,大大提高了地基承载力。

同时,中交二航局项目部还与多家研究所共同研发了“稳定土挤压固化桩”技术,利用废弃土、建筑垃圾、毛渣料等,添加水泥搅拌,专用挤压机压制成型,吊装进入软土地基内,然后再灌浆,以此来替代目前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提高软质地基承载力。该工法不仅具有价格低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等特点,更能将建筑废弃土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责任编辑: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