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大战大考 记录2020 战洪 科学应对】53道调度令应对3轮洪水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5日08:08 来源: 湖北日报

必须统筹抓好南北方江河安全度汛,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协同配合,抓实抓细防汛救灾各项措施。各有关地区都要做好预案准备、队伍准备、物资准备、蓄滞洪区运用准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

——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20年7月17日)

今年8月20日8时,长江第5号洪水抵达三峡水利枢纽,入库流量75000立方米每秒,是三峡建库以来最大洪峰。三峡大坝首次开启11孔泄洪,出库流量达49200立方米每秒。

今年5月13日,在武汉市汉口江滩三期滨江广场闸口,施工人员赶在汛期来临前加紧安装拼装式防洪墙。

今年7月23日,长江2号洪水正在我省推进。武汉长江龙王庙段安然无恙。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廖志慧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考验:外洪内涝夹击,湖北腹背受敌。

面对严重汛情,全省大中型水库无一垮坝,大江大河干堤无一决口。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从精准及时的天气水文预测,到科学周密的应急预案、削峰错峰的调度指令,决策者运筹帷幄,沉着应对。

联合调度,全流域一盘棋

水涨水落,关系民生疾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关注防汛救灾工作。

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要求有关方面高度重视今年汛期长江中下游汛情,压实防汛工作责任,克服疫情影响,抢抓水利工程修复,加强物资储备,组织开展抢险培训和演习,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汛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

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防汛战斗中,科学调度成为一根清晰的主线。

水库调度建奇功——

进入7月以来,我省遭遇8轮强降雨。6天内,长江委连发16道调度令,联合调度长江上游18座水库调蓄洪水,指导相关省(市)实施联合调度,流域共30座水库参与联合拦洪、削峰、错峰。资料显示,3轮洪水中,长江委共发出了53道调度令,调度长江上中游30余座控制性水库群,共拦蓄洪水300余亿立方米。

跨区调度“一盘棋”——

富水河发源于幕阜山。富水水库主体在通山县,大坝修在阳新县。富水河穿过大坝,流经阳新县城,汇入长江。

大汛之下,谁都不想“泡”在水里。阳新要关闸,通山要开闸,水库调度成了焦点。

每天,省防指就富水流域的调度进行两三次会商。几开几关,两害相权取其轻,阳新网湖分洪闸开闸分洪,县城无虞。“能抢的时候抢一把,能扛的时候扛一下,综合平衡,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省富水水库管理局副局长阚晓东说。

兼顾上下游,统筹左右岸,协调干支流。全省调度更科学、更精准。

过去,每逢暴雨,农民为避免农田受灾,沉湖流域沿线乡镇200多台二级泵站24小时全开,导致沉湖南北干渠水位迅速上涨,给干堤以及下游汉川防汛带来巨大压力。自2016年起,天门市与汉川市建立联动机制,对沿线二级泵站共同拉闸限电,沉湖南水文站水位一旦超过28米,两地就停电限排。今年,两地联合发布“限排令”8次,且每次限排调度水位都精确到了厘米。最终,内涝排除了,沉湖干堤也安全度汛。

科学施策,用好三面“镜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应对防汛大考,全省上下用好三面“镜子”,坚持打好“提前量”、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用好“望远镜”,加强监测预警、科学研判——

省应急管理厅应急指挥中心,灯光彻夜不熄。电子屏幕上,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一张图”系统实时显示水库水位、24小时面降雨量、气象卫星云图、降雨趋势分析,仿若“耳目尖兵”,精准预报灾害天气、水情水位变化,为科学调度决策提供依据。

府河与漳河在云梦境内交汇,官渡村处于两河交汇夹角地带,三面环水,十汛九淹。

“今年我们转移了3次,每次都赶在洪水前面。”村支部副书记邹华云说。

官渡村人能跑赢洪水,水文部门的提前预警立了大功。“今年发生的4场洪水,关键节点的预报准确率达到100%。”孝感市水文局水情科预报员魏丹丹说。

用好“放大镜”,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7月11日7时,省水文中心预报长湖将出现33.55米水位。7月12日10时,实测水位33.57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11米,预报值与实测值仅差0.02米。省防办以水文部门的综合研判为依据,最终决定实施引江济汉联合调度撇洪方案,成功为长湖“减压”,保护了江汉平原的安全。

用好“显微镜”,及时排查消除潜在的风险隐患——

崩岸应急治理、水毁设施修复、施工明口封堵,一系列工程扎紧防汛“口子”,为保障安全度汛创造条件。无人机、管道机器人、5G等新装备、新技术,水陆两栖车、水上救援机器人等科技“尖兵”,让防汛救灾更有效率。

刚柔并济,补短板工程建奇功

治水兴鄂,主题永恒不变。

2016年大洪水后,我省实施水利三年补短板四大工程。首次迎战“暴力梅”,四大工程均经受住考验,构筑起坚强防线。

螺山泵站改造增容后,排涝能力增加了一倍。今年,五大湖泊中,洪湖水位最早超汛限,承担流域排涝任务的螺山泵站于6月11日开机排涝,有效降低洪湖水位,使洪湖、监利11个乡镇几十万亩良田免遭洪灾。“水比2016年大,灾却小得多。”湖区群众防汛压力陡减。

2016年,武汉受外洪、内涝夹击,一度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2020年,全市江河干堤安然无恙,城区渍水点较4年前大大减少。特别是每逢暴雨必“看海”的南湖片区,随着江南泵站、南湖出江通道及配套的夹套河骨干箱涵工程等三大工程建成,抽排能力翻倍,渍水问题得到根治。

2016年7月,武汉牛山湖实施破垸分洪,并永久性退垸还湖。牛山湖重回梁子湖怀抱,梁子湖面积增加约60平方公里,库容提升20%以上。今年汛期,梁子湖畔“无战事”。巡堤人员感慨,这么快而猛的雨势,要不是增加了调蓄洪水能力,下游会陷入泽国。

在多年的防汛“大考”中,我省不断建设水利工程,抗击天灾的能力和水平今非昔比,“硬牌”在握,越来越有底气。

挡!“灰色”防线构筑铜墙铁壁

2016年,我省投资170亿元实施“四大工程”

新建12座重点外排泵站

加固梁子湖、洪湖、汈汊湖等五大湖堤;五大湖共完成湖堤除险加固356公里和新建穿堤建筑物204处

治理汉江等14条入江支流,累计新建、加固堤防2050公里、护坡护岸549公里、河道疏浚205公里、建筑物整治751座(处)

除险加固1280座小型病险水库,恢复兴利库容2300万立方米,年新增供水能力1750万立方米

容!“绿色”防线 给水更多空间

加快退垸还湖

省五大湖泊计划退垸(田、渔)还湖累计236.9平方公里,截至9月底已完成212.5平方公里,占比达90%,今年任务已超额完成

提升排涝能力

全省规划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项目58处,批复总投资76.4亿元,新增排涝流量1823立方米每秒

建设海绵城市

截至2019年底,武汉市已完成海绵城市面积123.59平方公里,目前正在推进罗家港直排区、三角湖、后官湖、中法生态城等汇水区建设,确保今年完成海绵城市建设56平方公里

蓄洪工程

洪湖东分块蓄滞洪区蓄洪工程,由腰口隔堤、洪湖监利长江干堤、东荆河堤和洪湖主隔堤形成的蓄洪区封闭圈,设计蓄洪量50亿立方米

摄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曙松 梅涛 魏铼

【责任编辑:郭蔓】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