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孜孜不倦学习路 浓浓乡情长存心 谢春华:让书法在当代农村扎根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14日08:00 来源: 楚天都市报

刻字作品《老屋记忆》

隶书横幅《清许言诗清江》

□楚天都市报记者 张艳

2019年,“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篆书篆刻刻字展”开展,作为中国书法届最高规格的大展之一,展出作品千余件,其中仅35件属刻字类,而唯一的湖北刻字作品,是出自恩施州书法家协会主席、湖北省青年书协副主席谢春华之手的《老屋记忆》。

“我出生在恩施市沙地乡麦淌村长槽坡上。”即将跨过47岁门槛的谢春华,介绍祖籍如此详致,乡愁情结之浓厚可窥。就像“老屋记忆”4个字眼,启齿顿感乡情弥漫。

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作为恩施州文化馆职工,谢春华于去年3月下沉到咸丰县坪坝营镇中坝村,任驻村尖刀班队员,并成为该村第十组的包组干部,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

1月9日,楚天都市报记者连线采访谢春华。回首书法艺术的追寻之路,他语气谦逊却坚定:“在创作实践和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这都不是终极目标,我更想多做一点对书法界的历史、当下和未来有意义的事。”

谈获奖:寻常百姓的老家情结,引发共鸣

楚天都市报(楚):老屋代表故土,记忆饱含眷恋,所以就有了《老屋记忆》?

谢春华(谢):我平时在创作中,崇尚朽木精神,总喜欢收集一些别人准备当柴烧的木料。日积月累,老木料有了规模。2019年4月我整理老木堆,看到几块老床方,那曾是80岁的老木匠黄师傅送的,憾斯人已故,勾起了我对他老人家的追忆。我还翻出两块菜板,都是乡下捡的,不知这两家主人曾经使用了多少岁月。

借物生情,思乡怀旧,加之当今很多农村青壮年远走他乡、外出打工,一年或几年回老家一次,乡愁乡恋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热点。而农村正处于脱贫攻坚期,很多破旧的老屋或作危房改造,或作特色民居修复保留,或被挖掘机永远拆除,老屋也成为一道即将逝去的风景。

我决心利用这些有故事的材料,创作一件反映这个时代乡土烙印的作品。它的形式是纵横交错、叠加咬合,意在整合我当年家居山野、一日三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生活场景。

楚:布局这件作品上的文字时,您显然也花了很多心思。

谢:嗯!在诠释创作主题时,我特意用隶书自作了一段文字:“老屋坐落于清江(大)峡谷之上,乡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至雨季,浓雾升腾,宛若屋在天上,仙居也!”这完全是我少时在故乡的生活写照。小菜板上的草书文字则是:“离开故乡三十年,伴我入梦的老床方,给我一日三餐的菜板,成为人生磨不去的记忆。”

这件作品入国展,我想得益于它的独特性,寻常百姓家的床方、菜板、门栓;同时我的文本陈述,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思乡故事,拨动了评委以及更多寻常百姓的老家情结、乡土回忆吧。

谈求学:孜孜不倦艺术路,在三地间轮回

楚:讲讲您的学书之路。

谢:可谓“三地轮回,漫漫求学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家中唯一教材是酷爱绘画的父亲花两元钱在县城买的《芥子园画谱》——至今还在,上面留有我当时的题字“家传至宝”。我临摹画,也关注书法题跋,遇到不认识的繁体字,就把《新华字典》中繁简字对照看,识字量增多后,对五体书法也产生了兴趣。绘画之余尝试着写写,直到我16岁考上公费中专,才正式师从苏德林先生学书。毕业时我因书法的特长被分配到恩施州公路局从事宣传工作。其间在《人民日报》《恩施日报》等报刊发表近百件报花设计、插图和漫画小品,并完成了武汉纺织工学院设计专业的本科学业。

2001年,我正式师从中国书协原学术委员、湖北省书协原副主席吴法乾先生学习。两年后又到中国美术学院脱产学习两年。2005年秋,中国艺术研究院开办首届书法篆刻创作方向研究生课程班,由当时的中国书法院首任院长王镛先生亲自执教,我那时在杭州的课程基本结束,又东拼西借凑足学费,赴京求学。

楚:如此您的视野全面打开了。

谢:北京求学归来,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迷茫,我试图在南北书风中找到契合点,但南方的精到与北方的雄强很难自然的糅合在一起,这期间我又得到了湖北书法家徐本一、葛昌永、张天弓、周德聪等众多老师的鼓励、指导,不断尝试和调整,最后在隶书、刻字创作和研究上有了些心得。

2019年7月,我再赴杭州,求学于浙江大学国家艺术基金“中国书法评论人才培养”班,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受教于陈振濂、金晓明、王杰、黄厚明等诸位教授,在学术视野和学理思辨上有了新的认识。

楚:您的学习状态堪称永远在线啊,是什么信念支撑着您不停地充电?

谢:不学习就要落后!我小时候受当乡镇干部的父亲影响,他每天走乡串户,但公文包里总会装着一本书,休息时就会阅读学习,这种习惯感染了我。在后来的书法专业学习中,我又得益于有一批致力于学术、投生于创作的老师、朋友,他们自觉不自觉的影响,促使我必须加倍努力,勤能补拙。

幸运的是,我家人对我在艺术上的沉醉也十分支持。比如去年国庆长假期间,10月2日中午,我和夫人乘动车到了重庆,一下车我们就直奔三峡博物馆,观看清代至民国大量的碑学书法特展。邓石如、金农、何绍基、莫友芝、杨沂孙等诸大家的墨迹,让我足足欣赏了五个小时。妻子默默地等我,肚子饿得咕咕叫,实在忍不住,就在展厅外打电话提醒我,这时我才发觉外面已经是万家灯火。

谈期许:书法艺术进农村,可为乡村振兴注活力

楚:在很多人眼里,恩施是一个特别美丽又神秘的地方,您的艺术创作怎么来“秀”她“推介”她?

谢:我除了搜集本土文史资料外,在一些重要的创作中都选用本土古今诗文,如参加第十届全国刻字展的《土司城》、获“长江杯”全国书法展的《来凤仙佛寺联句之一》、参加湖北省第二届艺术节书法展的《明·黄溥诗》、参加湖北省第八届书法篆刻展的《女儿会》等。我曾组织策划了恩施州首届“刻字艺术”和“篆刻艺术”培训班,主持搜集整理全州书法文献资料。

总之,恩施文化为书法研究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厚资源,通过书法艺术来展示、推介恩施的民族特色和风土人情、名胜古迹,我将不遗余力!

楚:您近期有无新的创作及计划?作为下沉党员和书法家,对振兴乡村文化有无具体动作?

谢:今年因在驻村扶贫,没有时间和条件进行专业创作和学术研究,但有一些小品和新的探索、思考,如:尝试把汉简草书放大来写;将汉代碑刻隶书与简牍墨迹整合来写;将墨法有机融合于创作中等等。

来到新的一年,我一是立足岗位,总结好今年的农村实用书写公益班教学成果,在春暖花开时节再开一期毛笔书法公益班,让老少村民们能训练有素,渐入门径,让传统的书法艺术能在当代农村扎下根,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的活力;二是返回原单位后尽早完成我的一个重要论题,是关于一个本土书法古迹的研究,同时还要整理我20万字的扶贫日记和数以万计的图片资料,为今后的书画艺术创作积累鲜活的养分。

至于未来,生活中保持低调,乐观向上;艺术上追求格调,崇古开新;学术上要扬长避短,独具匠心。总之,保持着独立的艺术品格。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