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评论|砍防护林种葡萄,岂能如此见利妄为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1日17:08 来源: 楚天都市报看楚天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曾经拥有约2万亩“三北”防护林带的国营敦煌阳关林场,近十余年来持续遭遇大面积“剃光头”式砍伐,用来种植耗水量大、需频繁扰动地表土层的葡萄。敦煌市已成立专班对此开展调查。(据1月20日《人民日报》客户端)

说起甘肃敦煌,都知道有名的莫高窟与月牙泉。阳关林场是敦煌的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防沙阻沙绿色屏障,如果这道屏障被毁,岂不是要暴殄珍物,后果可想而知。

阳关林场始建于1963年,相关区域气候极度干旱,多年平均降水量仅40毫米,蒸发量是降水量的80多倍,要种树谈何容易。几十年来,付出了几代人的青春与汗水,移走大小沙丘300多个,移动沙石200余万立方米,才种下一片防护林,形成方圆17平方公里的绿色屏障。如今被毁,何其痛哉。

更令人痛心的是,被砍伐的防护林地全部用来种植耗水量大、需频繁扰动地表土层的葡萄。据了解,自2000年以来,来自外地的承包户蜂拥进入阳关林场,租赁林地开发建设葡萄园。目前葡萄生产已成为林场的支柱产业。

说白了,这是见利忘义的行为。当年种树,用铁锤钢钎砸开石层,挖出一米见方、深80厘米的树坑,再从几公里外挑来熟土回填底部。为种葡萄,毁树不说,还要把沙子运至葡萄园,以有利于葡萄的生长,人为增加沙漠化程度。两相对照,真可谓倒行逆施啊。

据报道,曾有敦煌市领导私下表示,市里确实没有管护好,感到很心痛。而林场管理者和当地相关部门官员却声称砍伐行为合法,不存在乱砍滥伐问题。而无论是卫星图片还是实地勘察结果,都表明葡萄园面积过万亩,防护林面积不足5000亩。如此鸠占鹊巢,又作何解释,消失的林地又去了哪?

利益驱动,管理者的漠视与遮掩,恐怕才是问题的根源。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如果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利益,不仅是短视行为,也是糊涂至极。正如专家所言,“地方管理者但凡秉持一点生态文明理念,也不至于此。”

毁树容易种树难,林已被毁,覆水难收,痛心之际,除了调查真相,严加究责,还须让相关人员把“吃进的葡萄给吐出来”,责其恢复植被。当然,有关方面也不妨思考林地的生态补偿以及靠林吃林的绿色发展之路,解决林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避免这种毁林的利益驱动,这才是长远之计。

【责任编辑:刘建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