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望“张杂谷”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8日11:04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两会访谈)“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望“张杂谷”助力乡村振兴

中新网石家庄2月28日电 题:“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望“张杂谷”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鲁达 黄歆尧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希望通过谷子种植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赵治海称,随着多年来中国脱贫攻坚的持续推进,“张杂谷”对实现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和农村减贫具有一定可行性。

现年63岁的赵治海是中国知名谷子研究专家,其培育出的“张杂谷”系列曾填补世界空白,他也因此被誉为“杂交谷子之父”,业界有“南有袁隆平,北有赵治海”之称。

谷子,即小米,是世界最古老的栽培农作物之一。作为中国曾经的传统主粮,上世纪50年代中国谷子种植面积约1.5亿亩。后因产量低等原因,渐被高产的杂交玉米、杂交水稻所取代。

经过多年研究发展,“张杂谷”系列谷子具有根系发达、抗旱性强、适应性广、优质高产等特点。为缩短科研周期,30多年来,赵治海过着候鸟般的迁徙生活。1月5日,赵治海一早在海南忙完新一批实验田的播种,赶往石家庄,恰逢当地新一轮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心里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谷子”,赵治海说,为配合当地疫情防控,所有工作都搬到了线上,也是一种新尝试。

长期身处农村,赵治海深知农民想甚、盼甚。他说,一些贫困地区干旱少雨、气候干燥、土地贫瘠,却适合“张杂谷”的生长,希望通过谷子种植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经过多年研究发展,“张杂谷”系列谷种已基本解决低产、费工、适口性差等问题,因抗旱、高产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目前,“张杂谷”已在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纳米比亚等非洲国家试种成功。

如何能让“张杂谷”更具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赵治海认为,要改变曾经靠积累经验作物育种的方式,对基因技术这一“卡脖子”问题进行科技攻关,依靠科技进步,粮食产量具有巨大潜力。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因疫情滞留石家庄的外地民众开始有序返乡。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实验田数据造成损失,2月5日,赵治海返回海南,投身科研。他说,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不能放松,需要挖掘旱地作物优势,创造农村粮食生产活力,真正实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关于谷子种植,赵治海展望说,如果谷子在中国能够发展到2亿亩,每亩增收200斤,就可以增产400亿斤粮食和400亿斤谷草。谷子不只可以当原粮出售,作为企业深加工的原料,谷草还可以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草,农民可以获得“双份”收益。

“这样就可以发展产业链,搞谷子深加工、养殖等,发展循环经济,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保障的同时,还能为农民、企业增加收入,为乡村振兴做贡献。”赵治海畅想道。

对于未来农业发展,赵治海表示,要重视农业人才稀缺短板,让农业“洋气”起来,让农村环境留住人。(完)

【责任编辑:邓玉华】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