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一诺一青山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题:一诺一青山
新华社记者李勇、王金涛、周文冲
春风又起,植树节到来。此时的中华大地上,一抹抹新绿正由南向北铺陈开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多次谈到造林绿化的重大意义。“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植树、护树的好传统。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
今年3月12日是我国新森林法颁布后的第一个植树节,当我们欣赏美丽春色时,那些坚守平凡岗位造林、护林、兴林的“绿色使者”,正像一缕缕春风,悄悄吹绿大地。
追梦
【镜头一:“千年秀林”拔地起】
这里,是河北雄安新区“千年秀林”。
油松、栾树、银杏、国槐等组成的丛林,生机盎然。
它们,是一片指向千年大计的年轻森林,也是未来雄安新区的重要生态缓冲区。
2017年11月13日,“千年秀林”9号地块栽下第一棵树。到2020年底,雄安新区总造林面积已达41万亩,树木达200多种。
【“绿色使者”的承诺】“从塞罕坝到雄安,我要复制同样的奇迹!”
我是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的高级业务主管黄雪晨,今年32岁。
我来自塞罕坝,对森林充满了感情。2012年,大学林学专业毕业后,我到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千层板林场担任施工员、技术员,成为第三代塞罕坝人。
三代塞罕坝人用青春、汗水甚至血肉之躯,在茫茫荒原上造林115万亩,筑起为京津阻沙涵水的“绿色长城”,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2017年4月1日,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怀揣梦想,满怀激情,我从塞罕坝雄赳赳气昂昂地转战到雄安新区准备大干一场。我想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在塞罕坝的工作经历,全部投入到新区建设中。
在雄安新区,我参与了10万亩苗景兼用林、2018年秋季造林、2019年造林等项目。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一个新理念。如今在雄安这片热土上,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现在,随着树木增多,森林里野鸡、野兔、刺猬常见了,就连多年不见的小蜥蜴也回来了。我的青春,有幸见证了“千年秀林”拔地而起。
塞罕坝50多年持续造林浇灌出万顷林海,在雄安,我们也要继续复制这样的奇迹,实现自我价值。
【记者手记】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北部,曾是茫茫荒原。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塞罕坝精神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评价:“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他还强调,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如今,不少和黄雪晨一样的年轻造林人,正在塞罕坝精神鼓舞下,追逐着为大地添绿的青春梦想。
接力
【镜头二:春风吹绿江两岸】
这里是重庆市江津区大圆洞林场。
溪流绕于群山,八方鸟儿说唱。云山雾海,层峦耸翠,溪水叮咚作响,在山的那一边汇入长江。
放眼望去,从重庆江津城区沿长江溯流而上70多公里,绵延着大圆洞国有林场近3000公顷的山林。
【“绿色使者”的承诺】“父亲种下树,我和儿子来守护!”
我是重庆市江津区大圆洞林场的护林员代小林,今年54岁。
我是林场长大的孩子,天天看山林,可怎么也看不够。
从小我就跟着父亲上山玩,他教我认各种树。他说,给我取名“小林”,就是希望我能看护好这片林子。
17岁,我接过父亲手里的割草刀,在林场上班。
天一亮就起床,除了吃饭,其他时间都在林子里转,巡山。
一个人在山上时,我就跟树说话:“要好好长高,要快点长大啊!”自己亲手种的树,就像自己孩子一样。
林场的人不怎么好找媳妇。谈朋友的时候,我就在山上写情书寄给她,8分钱寄一封,写了一年多。
后来生了儿子,他现在也是护林员。他上山护林,我和老伴就帮他带娃。
现在,我三岁半的小孙子也喜欢树。每次他上山,都缠着我带他钻林子。他跟在我身后捡树枝,就像我当年跟着父亲一样。
【记者手记】在长江上游地区,森林肩负着涵养水土、筑牢生态屏障的重担。近年来,重庆市对长江重庆段实施系统生态保护与修复,三峡重庆库区水土流失面积相比1999年减少了近一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今年,重庆市启动“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营造林315万亩。成千上万像代小林祖孙三代一样的护林员,将继续行走在悬崖边、密林中,默默守护着这片绿。
共生
【镜头三:塞北沙地披绿装】
这里是陕西省神木市沟掌村,位于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地。
风吹过樟子松林地,一片“簌簌”声。
18年前,这里几乎找不到一棵树,沙丘连着沙丘,一望无际。
而今,这片曾由风沙长期“统治”的地盘,已被开出一片片绿洲。
【“绿色使者”的承诺】“一个坑一个坑地挖,一棵苗一棵苗地种,定要在这风沙统治的地盘开出万亩绿洲!”
我是陕西省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的会长张应龙,今年58岁。
2003年,我刚开始种树那会儿,风沙大,推出一条路,一晚上就被沙子全埋了。忙活几个月,连一棵紫穗槐都没种活。
投进去种树的300多万元几乎花完了,可啥效果也没见着。家里人劝我别干了。可树种不活,我不甘心。
我总结,不能自己闷头干,于是就四处请教专家。一位中科院专家告诉我,在沙地种树要先保水,种树成活率才能高。
我这才上了路。先种沙蒿“固沙保水”,再种紫穗槐“固氮”,保水保肥过后,最后种樟子松,终于种活了。
现在,我还试种了葡萄、花楸、蓝靛果等经济作物。地里还长出了野蘑菇。我请专家来看了,说是野生牛肝菌、羊肚菌,品质好、量又多,进林子随手就能摘一大捧。这可是个大产业!
还有个好消息:沙层有黏性了,这是植物产生的腐殖质对沙地的改造。这里的生态正在一点点地良性发展。
【记者手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
随着生态修复工程的持续实施,陕西全省1570万亩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在毛乌素沙地,数百万亩流动沙地披上绿装,塞上风景换新颜。
生态的持续改善,也回馈着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告别了风沙之苦,地里的收获越来越多,未来的日子更有奔头。(参与采写:王晓曈、姜辰蓉、李华、高博、曹国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