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李坤 )4月25日,位于汉江边的武汉古田生态新城1135片区,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公司正在做最后整理。昔日的老化工区已修复为一类土壤标准,即将建设世界级汉江湾科创总部基地。
“长江经济带应该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2018年4月26日,长江大保护战略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指路定向、擘画蓝图。
时隔3年,我国首部流域保护法——长江保护法施行。作为冶金环保的“国家队”——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公司始终站在历史的高度,久久为功,深耕长江大保护。
破解“化工围江”困局,新生土壤焕发活力
化工围江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曾出现的一种现象。共抓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生态文明时代已成为必然。
作为全国首批启动化工企业整体搬迁的城市,武汉市早在2008年就积极响应全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要求,经过八年奋战,将古田老工业区全面完成搬迁腾退,累计搬迁化工企业99家,拆除厂房50万平方米。
现位于武汉市硚口的古田生态新城1135片区,过去是古田老工业区的核心地带,也是场地污染程度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以前这片区域是一个油漆厂,油漆厂建厂比较早,生产过程中就难免有一些滴漏,污染包含有石油烃、有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还有一些重金属。”“都市环保”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7年底开始进行场调,并根据不同的污染类型进行分区分层,污染土根据污染类型送车间处理,像石油烃的土壤就采用微生物的恢复,像挥发和半挥发就用化学氧化,还有一部分比较重的是人工修复,把污染物烧出来,彻底降解。”
从修复方案编制、治理与修复实施以及修复效果评估等,“都市环保”每个环节都实现了高质量、高标准。历时三年多时间,该场地从地面到地下,6米多深的土壤全部进行了体检与修复,经专家技术评审,修复后的土壤已达到一类土壤标准,可以满足新功能的需求。
同样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宜昌,原占地面积约200亩的宜昌田田化工有限公司,最近处距离长江不足百米,其在生产碳酸氢氨、合成氨、粗甲醇、液氨等过程中,遗留下的大量的污染因子重金属镍,给长江水源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作为宜昌市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搬迁企业开展修复治理的首个工程,该工程受到了外界高度关注。2018年7月,凭借领先的专有专利技术,“都市环保”管理团队进驻现场,全面分析了1.5万方土壤的性质、污染类型,确定对高浓度污染土壤采用水泥窑高温焚烧处理、低浓度镍污染土壤采用重金属稳定固化处理方式,彻底消除场内土壤存在的环境污染,确保长江水系的安全,保障饮用水源保护地无恙。
目前,该工程已完成环保验收,第三方监测结果显示该污染场地修复后污染物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值,修复后场地用作绿化以及建设用地。
“这个修复工程是宜昌破解‘化工围江’困局的重要示范性举措和标杆样本工程,也是践行长江经济带‘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典型工程。”央视等多家媒体对此土壤修复工程进行报道。
如今, 宜昌滨江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居民亲水乐水,幸福指数也随之提高。
高科技治理污水,“母亲河”不再受污
排入长江的污水中有大量的工业企业污水、市政污水。水环境治理从源头入手,远比末端治理效果更好。“都市环保”秉承“领先技术创造优美环境”的理念,运用最新的科技技术,高标准从源头治理污水,斩断一条条流向长江“乌龙”。
在武汉东湖高新区的豹澥,一座占地88亩、日处理7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创新的采用了强化生物脱氮除磷功能的水解酸化+改良型A2/O工艺+混凝过滤工艺,破解了这里的污水排放量大、污染物种类多、浓度波动幅度大等难题。多年来的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最高标准一级A标准。
不远处的左岭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10万吨/日,出水水质同样达到一级A标准。豹澥、左岭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方和运营方均为都市环保公司。2座处理厂既为该地区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任务做出了贡献,又为新的发展腾出环境容量。
保护长江,“都市环保”一直在行动。
2008年初,“都市环保”兴建武钢北湖排口废水处理利用工程。该工程日处理能力20万吨/天,以“节流优先,治污为本,提高用水效率”为原则,通过全厂水资源的梯级高效资源化利用,最终实现废水零排放。10多年来,这里污水不再排入长江,成为技术创新守护长江生态的一个典范。
近年来,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公司担当冶金环保“国家队”的使命,致力于长江大保护,相继承建了10余个长江沿线的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工程,为长江沿线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