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湖北抢滩“万物互联”蓝海市场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30日20:04 来源: 湖北日报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我省率先布局打造全国首个天基物联网、全国首条批产卫星智能生产线。

“要实现万物互联,离不开天基物联网。”4月29日,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萧磊告诉记者,天基物联网建成后,可在地面信号无法覆盖的地区,对地面物联网进行有力补充。

天基物联网启动β阶段建设

行云公司打造的“行云工程”,由80颗低轨通信卫星组成,是我国首个自主投资建设的天基物联网星座,计划分α、β、γ三个阶段逐步建设系统。目前该项目α阶段建设任务已圆满完成,正进行β阶段12颗卫星的研制,将在年内择时分批发射。

2020年8月,行云公司与中科院青藏所联合开发气象环境野外监测站,顺利完成位于青海、甘肃和西藏共5个站点的应用测试工作。

“卫星物联网覆盖范围广,可克服地形、地貌、气象等不利条件,为偏远地区的地灾监测、应急通信等提供更优越的解决方案。”刘萧磊介绍,青藏高原的复杂环境,正好为卫星物联网的应用提供了用武之地。

据美国咨询公司麦肯锡预测,2025年,天基物联网领域的产值可达到5600亿美元至8500亿美元。美国卫星行业咨询公司NSR预测,2022年将有1亿至2亿台物联网设备有接入卫星的需求,未来10年,亚洲将成为天基物联网收入复合增长率唯一超过10%的区域。

“一方面物联网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火箭发射成本下降、卫星制造能力提升,天基物联网迎来发展建设黄金期,上下游产业链也迎来投资机遇。”行云公司副总经理杜利说。

截至目前,行云公司已与30多家单位签订行业应用测试协议,在集装箱监管、地灾监测及气象采集等领域,形成十余款联合开发行业应用终端。

卫星智能生产线可年产240颗小卫星

湖北航天制造业产值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并带动5G融合、大数据、遥感测绘、地理信息等下游应用产业蓬勃发展。

省委军民融合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正加速推进低轨卫星互联网应用、天基物联网应用,以航天三江、空间工程公司、航天42所为代表的一批企业持续发展壮大,应用市场不断拓展、产业链布局较为完整、产业链各个环节基本打通。

空间工程公司研制的全国首条卫星智能生产线,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的航天器智能制造中心,通过采用智能制造先进技术,可实现生产过程精准感知、关键工序质量实时控制、制造全过程数据采集与控制等功能。

今年初,该条卫星智能生产线,转入现场试运行阶段,可实现卫星批量定制化生产,设计产能目标为年产240颗小卫星。

“目前,该产线已完成23个系统118台套设备的部署与测试,具备正式投产运行条件。”空间工程公司总经理邹广宝说。

省委军民融合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布局火箭、卫星、磁电等多个商业航天项目,吸引相关企业落户,累积完成投资逾200亿元。

“要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建立精准服务常态化机制,积极推动卫星产业在湖北发展,大力培育优势产业,为推动我省产业升级转型、抢抓新基建建设机遇提供有力支撑。”该负责人表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旷 通讯员 杨泽新 杨德义)

【责任编辑:王会】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