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荆江大堤沙市段,不远处是昔日著名的险段、如今的景点——观音矶。(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提供)
5月1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驱车在十几米高的荆江大堤上,沿岸护坡绿草如茵,绿植苍翠。
作为长江堤防中最重要的一段,荆江大堤全长182.35公里,上起荆州枣林,下至监利城南,属国家一级堤防,保护范围约1.51万平方公里,内有耕地816万亩、人口660多万,以及武汉、荆州等重要城市和一批重要工业基地、交通干线。
肇于晋、拓于宋、成于明、固于今,这是荆江大堤的演变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的三期持续加固、整治,让这道历经1600多年的大堤真正成为蜿蜒千里的“水上长城”,将滚滚洪流牢牢锁在两岸之间。
加高培厚
土方可绕赤道两圈半
长江水患,尤在荆江;荆江防洪,攸关湖北。
“荆江从古至今都是长江防洪形势最为严峻的河段。”荆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技术负责人邹战洪介绍,荆江河段洪水来量大、泄量小,加上江湖关系复杂、堤防堤基地质条件差,加固整治未完工前,一到汛期,易发生散浸、管涌等险情。
水来打破万城堤,荆州便是养鱼池。史料记载,自东晋太元年间至1937年的1500多年间,荆江大堤溃决97次。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荆江防洪和荆江大堤建设。
“1974年开始,荆江大堤加固工程列入国家投资建设计划。”73岁的蔡立群是位“老堤防”,1976年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毕业后进入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监利分局工作直至退休,荆江大堤监利段一、二期加固设计、测量,饱含他的心血。
蔡立群回忆,荆江大堤监利段加固前,沿线渊塘密布,一旦长江涨水,渊塘和洪水就形成“二水夹堤”危险态势,亟待加固。
“现在是筑堤,以前是挑堤。”蔡立群回忆,在没有大型机械之前,主要靠人工肩挑手提将土方运上大堤,异常艰苦,效率还很低。
指着墙上的地形图,蔡立群的手指从严家门滑到王码头,“1986年,对这13公里迎面挡水的大堤进行加固时,9个乡镇一共上了10多万劳力。”
在荆江大堤加固过程中,建设者们还遭遇了无处取土的难题。
蔡立群说,他们借鉴国外经验,于1981年引进设备对渊塘进行“吹填”——用挖泥船从长江或湖泊中取泥,搅拌成泥浆后,通过管道吹至渊塘。
“从1975年至2007年,荆江大堤实施了两期加固,重点进行堤基加固、堤身加培、渊塘填筑等。”邹战洪介绍,从2013年至2019年,荆江大堤进入综合整治阶段,经过三期建设后,堤身普遍“长”高约5米、“长”宽4-8米。
数据统计,荆江大堤三期加固建设累计完成土方11105万立方米,按筑成1米见方的土堤计算,可绕地球赤道两圈半。
综合整治
给大堤换上坚强“芯”
荆江大堤监利姚圻垴段,曾在汛期多次出现管涌群险情,“翻砂鼓水,危及堤防安全。”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监利分局工程科科长潘剑波说。
5月1日,记者在姚圻垴段看到,大堤外,防浪林犹如哨兵挺立,再往远处就是奔流不息的长江。
“堤还是那个堤,‘芯’却强壮了!”潘剑波告诉记者,奥妙在地下——大堤外的土层里,“藏”着一堵2公里长、0.6米厚的地下防渗墙,这堵墙平均深度76米,最深处85米,于2016年建成后,经过汛期洪水检验,大堤散浸、管涌险情得到有效控制。
解决堤身堤基防渗和环境治理、完善配套设施,是荆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的重点。
2012年12月底,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实施总投资18.43亿元的荆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主要解决大堤堤基防渗和环境治理、完善配套设施及提高信息化水平。
荆江大堤监利姚圻垴段是全封闭式塑性防渗墙工程的试点。
“这面墙的墙体之深,创造了全国同类堤基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新纪录。”中国葛洲坝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科技主管谢文璐说。
数字显示,荆江大堤综合整治后,堤身新建钢筋混凝土防渗墙86公里、144万平方米,堤身灌浆121公里,填塘固基200多处。
邹战洪介绍,三次建设后,荆江大堤抵御洪水的能力大大得到提高,加上运用三峡水库调蓄,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
不仅防洪能力提高,荆江大堤的信息化水平也大幅提升。
在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通信总站,副科长刘泽霖打开电脑上的堤防管理系统,堤防分布、险工险段、闸站及其运行情况,都可以线上查看。
据介绍,荆江大堤已建设光缆600多公里,视频监测点116处,水情测报站23个,大堤安全监测点130多个,构筑起“千里眼”。
靓丽美颜
昔日之险变今日之美
上世纪八十年代荆江大堤施工场景。 (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提供)
江水滔滔,荆州长江大桥附近的观音矶,顶承江流,挑杀水势,护卫江堤。这里是荆江大堤最著名的险段之一,在矶身的一块石碑上,标识着1954年和1998年的洪水位。当天,风和日丽,堤上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临江望远,兴致勃勃。
“随着加固、整治,这里已成为一个亲水平台。”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直属分局工程科科长唐昌嗣介绍。
江陵县郝穴铁牛矶段同样是大堤著名险段,这里江宽仅740米,是荆江河段最窄处。由于江水冲刷,铁牛矶河床比周边低8米多,1950年至1975年间,曾发生崩岸险情39次。
这个“又窄、又深”的险段经过整治,如今也成为城市观景平台,五一期间游人如织。
从荆江之险变身荆江之美,这只是两幅代表画面。邹战洪介绍,如今,沙市、江陵、监利城区都建有滨江公园。
荆江大堤持续加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加强堤防建设的一个缩影。
黄广大堤与安徽同马大堤相连,有着鄂东门户之称。2007年,黄广大堤整险加固完工。2010年7月,长江再次遭遇大洪水,当月17日上午8时,黄梅小池站超警戒水位0.09米,但不同于往日,堤外虽是一泻千里的滔滔江水,堤内却是一片和谐的田园风光。
漫步武汉市武青堤,彩色的堤顶路面掩映在花带之中,放眼望去,江、滩、堤、城浑然一体,仿佛置身于现代化公园。集两江四岸于一体的武汉江滩,不仅是全国最大的滨江公园,还获得国家水利风景区的盛誉。
湖北,襟江带汉,江河纵横,素有“洪水走廊”之称。通过多年持续建设整治,江河干堤防洪效益显著,从险情发生数量上看,1998年全省长江干堤发生险情3124处,其中重大险情390处;2020年全省长江干堤发生险情28处,无较大险情。在湖北长达1557公里的长江干堤上,昔日的险点、险段,如今不仅成为伏波安澜的防洪屏障,更成为市民亲水戏水的乐园。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红霞 通讯员 邓祥虎 黄发晖 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