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以另一种方式发光发热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1日08:34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

阅读提要

很多党员干部退休后依然不忘初心,老有所为,以另一种方式发挥余热。在平凡生活中,在服务身边人、做好身边事中,展现共产党人的为民本色。

参与过我国“两弹”试验,为国家“两弹一星”的研制,曾隐姓埋名五十年;退休后几十年,一直热情参加社区活动,调解邻里关系、处理家庭纠纷,组建社区巡逻队抓小偷,自学法律知识为邻居长期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如果不是社区采集居民信息,武汉八旬老人方宝康的事迹可能依旧会无人知晓。

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隐藏在其所选择和从事的工作中。杨善洲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毅然卷起铺盖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22年,把荒山变成了绿洲。张富清在革命斗争中舍生忘死、不惧牺牲,进入和平年代,刻意尘封功绩,主动选择到湖北偏远的贫困山区奉献一生。卢永根一生学农、爱农、为农,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挥洒汗水,76岁时把晚年继续献给科教事业,87岁时又捐出了毕生积蓄。生而平凡却人格熠熠,贡献赫赫却深埋心底,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淡泊名利、可亲可敬的老人。遵从内心的召唤,尽其所能去做一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是这些可敬老人身上展现出的共同价值追求。

岗位和身份在不断调整,生活的环境在不断变化,但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初心却始终未变。为国建功,有时需要舍弃一己之名;为民谋福,往往需要舍弃一己之利,在个人与集体、小家与国家的考验面前,总有人坚毅地选择了后者。永葆初心,把对党和人民的情感融入骨髓和血脉,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想着发光发热。对于他们来说,比追逐名利更高尚的,是追求生命的意义。无论何时何地,不问自己能得到什么,只求自己能做点什么,这是一种大名利观。

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朝形成的,而在于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很多党员干部退休后依然不忘初心,老有所为,以另一种方式发挥余热。在平凡生活中,守住做人的本分、践行为民的初心,也难能可贵。但是,也有极少数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人未退休、心已脱缰,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退休就“自由”了,党纪党规也离自己远了……党员本色在退休时褪色,打自己的小九九,拨自己的小算盘,一不小心就会给自己人生划上一个“黑色句号”。退出领导岗位,步入晚年生活,依然可以用好从政经验、人生阅历,在服务身边人、做好身边事中,展现共产党人的为民本色。

“只有在看透了小我的狭隘与无常以后,才真正会把自己投向更广大更高远的一种人生境界”。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之所以能书写翻天覆地的壮丽史诗,就在于有无数人不论何时何地,都“只问为民耕耘,不求自己收获”,在各自岗位上无私奉献、矢志奋斗。超越名缰利锁的束缚,常思以身许国为民,就能用信念引领人生选择,就不会忘记为什么出发。

【责任编辑:郭蔓】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