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热点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4日08:46 来源: 微信公

来源:微信公众号“广东共青团”(ID:tuan_tuanjun)

我曾做过一个梦

……

梦里

风吹稻花香两岸

人人都能吃得饱、吃得好

不用担心疾病

利剑在手,无人敢欺

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

穿越星河,追星逐月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梦

在今天都变成了现实

而当我们一步一步

靠近并实现这些梦想的时候

请不要忘了他们

“中华民族在世界上一定要有自己的地位”

1965年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的关键技术攻关全面展开

此时,领命组建研究室

承担卫星有关热控制技术研制任务的闵桂荣

才32岁

既没学过,也没干过人造卫星技术

太空的温差高达两百多摄氏度

在人类最早的几颗人造卫星中

温度控制曾是一个大难题

而对于卫星事业发展刚刚起步的中国而言

热控制技术是一门全新的技术

闵桂荣和同事们几乎是

从零开始,白手起家

当国外利用大型计算机和高水平的

太阳模拟器进行复杂的热试验、热计算时

他们依靠手摇计算机、算盘和计算尺

完成了复杂的轨道、热流和温度计算

当法国和日本的卫星因为温控技术不过关

上天后不久就失灵时

东方红一号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

都没有因为温度的问题发生失灵

这样一个国际性的难题

在这里得到了圆满解决

当中国人自己制造的首颗卫星

从天边缓缓划过时

37岁的他唱起了那首《东方红》

之后

对航天器热控制技术一往情深的闵桂荣

领导队伍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完成了多颗卫星的飞行任务

陪伴着我国卫星事业

从全面攻关到成熟进步到迈向新征程

闵桂荣与邓小平合影。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中国一定要富强起来

中华民族在世界上一定要有自己的地位”

这是生于民不聊生、列强欺侮的旧中国的

闵桂荣一生的动力

2021年4月28日

就在“天和”飞天的前一天

一生与卫星相伴为我国空间技术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他离开了

请记住他

闵桂荣

我国人造卫星工程开拓者之一

航天器热控制技术开创者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1960年5月的一天

还是北大数学力学系教师的周毓麟

刚结束上午的教学任务

就接到了调动通知

国家要调他参加一项重要的国防工作

这是党中央在全国各大学和研究机构

选调专家参加中国的原子弹研制

他干脆利落地回答

没问题,党叫干啥就干啥

他来到了神秘的“北京九所”

一个壮志报国的科学家们

为了祖国核事业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地方

在周毓麟到来之前

邓稼先已率领

第一批青年骨干做了两年的理论准备

而周毓麟是这批年轻人等来的第一位数学家

因此

每当他们遇到深奥难解的数学问题时

都会去请教周毓麟

而周毓麟也会马上停下手头上的事

当场在纸上做推算讲解

当时

新中国正值三年困难时期

同时还面临着西方大国的核讹诈与核垄断

而在顶尖的科学家集结的“九所”的大楼里

哪怕被饿到浮肿

算盘和手摇计算机的噼啪作响

也从来没有停过

“形势所迫、责任很重、心气十足”

是他对这段时期工作的回忆

他带人展开广泛调研

每天早晨8点准时上班

末班车回家

到家还要工作到12点才上床休息

在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突破的“九次计算”中

周毓麟带领科研人员

着力解决原子弹爆轰过程的一维精确计算问题

他通过调研,选定冯·诺依曼方法

解决了计算问题

在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

他曾三次为了国家需要转变研究方向

1954年

被国家委派赴苏联莫斯科大学留学的他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

毅然放弃已小有所成的拓扑学

改换专业,学习偏微分方程

1960年

当国家征调他去参加核武器理论研究时

他又毫不犹豫地离开了

一手开创的中国偏微分方程研究与教学中心

为国防搞差分

自此,从学术界隐身

近20年没有公开发表一篇新论文

当国家改革开放后

他又回到基础研究领域

着力以理论研究提升应用研究

“国家需要我,是我的荣幸

实际上,我也总是想从更广阔的视野上

不断提高自己对数学的认识

这一点是推动我

勇于去改变、去做研究的动力”

请记住他

周毓麟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

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就像沙漠中的行人看见了湖泊那样”

1988年

中国导弹核潜艇发射运载火箭成功

这是继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

中国牢牢筑起的第二道核盾牌

彭士禄这个曾是中国最高机密的名字

走进了全世界的视野

1951年

彭士禄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留学苏联的名额

前往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

三年后

美国核潜艇“鹦鹉螺”号震惊世界

1956年,陈赓大将到苏联访问

正准备回国的彭士禄

被密召到中国驻苏大使馆

陈赓问他

“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

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

你愿意改行吗?”

“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

彭士禄坚定地说

“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一头扎进去

就像沙漠中的行人看见了湖泊那样”

那段时光里

彭士禄从来没有在晚上12点以前就寝过

彭士禄在莫斯科留学时的照片。资料图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

从苏联学成归国的彭士禄

开始主持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核动力的论证和前期开发

参考资料仅有从报纸上翻拍的

两张模糊不清的外国核潜艇照片

和一个从美国商店买回来的

儿童核潜艇模型玩具

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

想要造核潜艇

真的跟痴人说梦无异

但他做到了

一位老人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

一生为共和国做了两件事

一是作为中国首任核潜艇总设计师

为核潜艇设计了心脏

二是为中国建设了核电站

他做到了

请记住他

彭士禄

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

核动力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这一生有两个目的

一个是为了科学,一个是为了我们的国家”

金霉素在今天是常见的消炎药

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

它却是受到西方国家技术封锁的药物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武器、飞机、石油等军事资源遭到封禁

同样在禁运名单的还有抗生素等医疗资源

在当时,金霉素的生产一直被美国垄断

我国的金霉素全部依赖进口

中国必须迅速开展抗生素研究

并实现产业化

才能满足医疗、经济等各领域的迫切需求

此时

谨记着恩师“我等待你,望你学成回来”嘱托的

沈善炯刚刚冲破美国重重阻挠回到祖国

为了祖国的需要

他放弃遗传学方向的研究

转而攻坚国家急需的金霉素研究

尽管对抗生素研究并无任何经验

他仍觉得

打破美国的技术封锁,自己责无旁贷

沈善炯和团队成员来到

我国第一家生产抗生素的专业工厂——

上海第三制药厂

把工厂的工人当作学习和研究的启蒙老师

常到工厂请教有经验的技术员和工人

虚心向他们学习发酵、提取和鉴定等基本操作

结合国际上已发表的

为数不多的文献展开思考研究

但由于工作缺乏经验

在进行多次发酵试验后

他们依然没有获得一个可以重复的可靠结果

之后

沈善炯从一次抗生素工作会议上获得启发

决定转变工作方向

着手对抗生素发酵上

一直被人忽视的接种条件

接着展开研究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

1954年

金霉素扩大生产试验工作启动

临床试验发现

国产金霉素副反应很小

成功达到了临床使用的要求

1957年,金霉素正式投产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能够生产金霉素的国家

金霉素的发酵单位、产品质量等

均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1973年,年近六旬的他

再次为了国家科研发展的新需求

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他受命组建新的研究组

从事生物固氮研究

短短三年内,就发现了新的固氮基因

证明了固氮基因

在克氏肺炎杆菌染色体上呈一簇排列

这一研究成果很快得到发表

并在国际上被大量引用

沈善炯在美国上学时的

老师和同学都有获得诺贝尔奖

而学业优秀的他却选择回国任教

曾有人问他是否遗憾

沈善炯说

“我的老师和同学都有得诺贝尔奖的

我向来好强

在那念书时可并不比其他同学逊色”

然而他接下来的话却更震撼人心

“但是,论起对中国的贡献

这些跟回到自己的国土

去建立实验室、培养学生

使科学在自己的国土开花、结果

还是不能相比的”

“到80多岁时

我常常想

我这一生有两个目的

一个是为了科学

一个是为了我们的国家”

晚年时,忆及自己的人生

沈善炯如是说

这一生,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请记住他

沈善炯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我要培养更多人才

让以后的人继续往前走”

1956年

吴孟超入党、参军

晋升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

长海医院的主治医生

在当时

中国还没有独立的肝胆外科

肝脏研究还处于一个空白阶段

就连他的老师

被誉为“中国外科学之父”的裘法祖

也没有做过复杂的肝脏手术

提了主治医生,能独立承担一门学科发展的

吴孟超问裘老,自己应该向哪个学科发展

裘法祖跟他说

“现在肝胆外科比较薄弱

假如有志气的话

你从这方面发展”

于是

抱着补齐中国最薄弱的医学科目的想法

吴孟超开始向肝脏外科领域进军

而此时,一位国外知名专家

看到他们是在

两间破房子的简陋条件下

进行研究时,下断言

“中国肝脏外科要赶上我们的水平

起码要二三十年”

吴孟超憋着一股劲儿

一头扎进中国肝胆外科的研究之中

带领“三人小组”

首次提出

肝脏结构“五叶四段”解剖理论

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

成功完成世界上

第一台人体中肝叶切除术

仅用7年时间

就将中国的肝脏外科提升至世界水平

但吴孟超深知

“只会做手术的医生

只能算开刀匠”

一台手术只能救治一个病人

要从根本上解决肝癌问题

必须在基础研究上不断突破

1993年5月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和“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成立

2000年以来

吴孟超又带领团队建立起

世界上最大的肝癌样本库

而与此同时

中国肝胆外科的中坚力量

百分之八十是吴孟超的学生

学生的学生和第三代、第四代学生

接近百岁的年纪的他

坚持做手术的原因之一

就是希望能言传身教地再带一把年轻人

让中国的肝脏外科,后继有人

“……攻克肝癌

在我这辈子大概还实现不了

我要培养更多人才

让以后的人继续往前走”

2004年,82岁的吴孟超

不顾众人的反对

接下了一台复杂的肝脏肿瘤切除手术

同事偷偷劝他

说别人都不敢切

你切了,万一出了事

你的名誉就没有了

而比起晚节

吴孟超只认“人命关天”:

“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

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

名誉算什么!”

他不怕手术失败,更不怕晚节不保

因为,想方设法为病人解决问题

才是他的“晚节”

直到19年1月宣布退休前

时年96岁高龄的吴孟超

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手术刀

从医77年

他主刀完成了1.6万多台肝胆手术

成功救治了1.6万余名患者

而经过他和他的团队的长期努力

肝脏外科手术死亡率降低为0.30%

肝癌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为53.6%

小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79.8%

他说

“我活着一天

就要和肝癌战斗一天”

请记住他

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创造了中国医学界乃至是世界医学

肝胆外科领域的无数个第一

“让大家都吃饱饭

让同胞免受饥饿之苦”

“我做过一个梦

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

穗子像扫帚一样大

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

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

在水稻下面乘凉”

如果你要问教科书里这位老人的

贡献有多大

研究成果有多了不起

那就是

他早已经让全国甚至全球大部分人类

免于挨饿

生于时局动荡

历经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亲眼看见饿殍倒在田里、路边

听过无数次“金元宝比不上两个馒头”

袁隆平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吃饱饭

让大家都吃饱,让同胞免受饥饿之苦

他把目光放在了杂交水稻上

认为杂交水稻大有可为

然而,在当时

杂交水稻是世界性难题

许多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也没有办法攻克

甚至,当时的科学家都判定

这一领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只有有了天然雄性不育株的种子

水稻才能进行人工杂交

为了寻找它

袁隆平头顶太阳,脚踩烂泥里

拿着放大镜

弯着腰一点点地观察、寻找

对着试验田里的万千株稻穗

开始了大海捞针般的探索

无数次实验,无数次失败

他依然没有放弃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

1970年11月

在南红农场一个铁路涵洞附近的水塘边

大约两百平方米的野生稻中

发现了三株稻穗花药异常

这个发现

为后来的研究铺平了道路

几经波折

1973年

世界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

终于在我国培育成功

到了1998年

全国一半的稻田开始种植杂交水稻

正如他在2015年写下的

《妈妈,稻子熟了》一文中提到的

“在千百次的失败中

我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

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

他从未忘记被饥荒恐惧支配的那些年

也从未在这条路上停下来过

他又研究出了海水稻

甚至带着团队跑去沙漠上种稻

他从不掩饰自己的“贪心”

“我们的目标就是高产、更高产、超高产……

就像贪财的人一样

我贪产量,产量越高,我越放心啊!”

他极度抗拒“退休”

“我不会退休的,退休干什么?

我又不是动不了了……”

湖南省农科院

在袁隆平住宅旁

安排了一块试验田

这块田从设立起就是他的“心病”

每天起床

第一件事就是下田

获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那天

他只知道

衡阳12亩试验田正处于对花时期

他立即赶过去

在现场

袁隆平拿着水稻说

“开花开得好好”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

袁隆平将要和国家总理会面

他打算借这个机会

向国家提出

设立海水稻研发中心的建议

而他的助手

却担心他太辛苦,身体吃不消

提出由他们帮忙交给总理手下的人

袁隆平却坚持亲自交好一些

从湖南到海南

一顿奔波劳碌让上了年纪的老人

因为头晕,进了医院

但休息了一下,他便坚持出院了

在粮食安全这件头等大事面前

他觉得什么都可以往后放放

记者问他

你是害怕饥荒的历史重演吗?

他轻声但底气十足

“不可能了……”

请记住他

袁隆平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有些人,伟大到我们以为,

他们没有生老病死……”

云南、青海两地地震

令无数人忧心

袁老的逝世、吴老的离开

心情更加沉重

他们是最勇敢的人

守护着人民医食无忧

保护着祖国不再被欺

他们是最明亮的星

用满腔的热爱与赤诚

在自己的领域发散光热

让一代一代中国人的梦

成为现实

何其有幸

得以遇见

与我们同时代的光芒熠熠的人

在课本上

在饭桌上

在人间里

都有我们最深沉的追忆

国士无双,我们永远铭记

吾辈当自强!

编  辑丨石洪基

校  对丨李 桐

校  审丨王小美、李琬莹

值班编委丨汤 杰

【责任编辑:杨威】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