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第二黄埔”诞生在武昌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7日08:04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通讯员 张志宏 吴迪

1926年底,北伐军击败孙传芳和吴佩孚的军阀队伍后,大革命的浪潮从珠江畔的广州奔涌至长江边的武汉。

整编改造北伐中投降的北洋军,支援两湖地区工农运动,打牢二次北伐的军政基础……顺应大革命的迅猛发展,在武汉创办军事学校,培养一批懂军事、懂政治的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此背景下,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在武昌诞生。

开国元帅、毕业于黄埔一期的徐向前在回忆录中,称该校为“第二黄埔”。

“第二黄埔”培养大量革命人才

1924年初,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在广州创办。

1926年3月1日,黄埔军校与各军军校合并,改称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昌后,决定在武昌两湖书院旧址开办政治训练班,为继续北伐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不久后,政治训练班改办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科,将黄埔五期政治科学员移至武昌就读。

1926年12月,黄埔五期炮兵、工兵科学员也移至武昌就读。

1927年1月19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科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陈毅任政治部文书。2月12日,武汉分校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1936年出版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史稿》曾写到:武汉分校规模之宏大不亚于黄埔本校。

1927年3月27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更名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翌日对外挂牌。

陈毅曾回忆:“军校学生中,中共党员不少,党的同情分子更多。”

这所军校先后培养出罗瑞卿、许光达、程子华、陈伯钧、钱瑛、危拱之、王亦侠、宋绮云、彭镜秋、臧克家等一批坚定的革命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在汉招收的1200名学生中,包括183名女兵。恽代英赞扬她们是“中国妇女解放的先锋和榜样”。

当时的中国,女兵的出现令世界震惊。斯大林特别要求送一张全体女兵合影照给他以作纪念。1927年3月5日,“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武昌显真楼的摄影师为女兵们拍下了一张珍贵合影。

她们之中,涌现出赵一曼、游曦、曾宪植、张瑞华、黄杰、胡筠、黄静汶等女中豪杰。

学员打响广州起义第一枪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国民党反动派强行解散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大部分学员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南昌起义之后,教导团被收编为由叶剑英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

广州起义时,第四军军官教导团作为骨干力量率先行动,打响了起义第一枪。

多位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员在起义中表现英勇、名留史册:

第二大队第八队学员程子华,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曾参加反击夏斗寅叛军的战斗。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军退出广州后,他又参加了保卫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的斗争。

曾任第一大队区队长的叶镛,随第四军军官教导团赴广州参加起义。他率领教导团第一营攻克反动势力的顽固堡垒——公安局,救出被囚禁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800多人。

革命烈士唐维曾在学校负责党务工作,作为第四军军官教导团党委书记参加广州起义。得知即将发动起义的消息后,唐维对教导团各连召开动员大会,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第六期政治科女学员游曦,是教导团唯一一个女兵班的班长。广州起义的战场上,她带领女兵班与敌人英勇奋战,牺牲时年仅19岁。

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在形式上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实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革命武装。虽然从筹备、招生、开学到被迫解散不足一年,但这座革命熔炉锻炼出一大批无畏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们在党的安排下奔赴全国各地的战场,在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历史上烙下深深印记。

【责任编辑:张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