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如何看懂当代艺术 ——青年艺术家苏也的回答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09日10:03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通讯员 潘旖妍

抽象艺术家汤伯利在拍卖会上以天价成交的作品《黑板》,在许多人看来也许类似于孩子的涂鸦;被多家著名博物馆收藏的《泉》复制品,最初不过是法国艺术家杜尚在一个陶瓷小便器上签了一个查无此人的名字……

这些被称为当代艺术的作品,过于晦涩、难懂,与普通人的审美认知有着相当的距离。怎样才能看懂当代艺术,迈进当代艺术的殿堂到底需要哪些知识和观念储备?青年艺术家、知乎艺术大V、美国《布林客BLINK》艺术杂志主编苏也新书《如何看懂当代艺术》,以“兼顾平实的语感和专业的讲述”,真诚回答相关最基本的问题。

5月15日下午,湖南美术出版社在武汉市视觉书屋举办苏也新书发布会。由于疫情原因,现在美国的苏也未能回国参与现场交流活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通过网络采访了她。

当代艺术需要被看懂吗

记者:《如何看懂当代艺术》这本书装帧非常特别,在类似镜面材质的封面上,赫然出现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此独特的设计,背后是否蕴含着深意?

苏也:这本书的责任编辑,是想借这个大大的问号传达一个信息,当代艺术“看不懂”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当代艺术是一门提出问题的艺术,至于回答与否、回答多少、回答对错,其实并不重要。

的确,当代艺术和从前的艺术在产生的原因、艺术家的目的、作品的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艺术是一种材料、方法、概念和主题的动态组合。它像一个性格多变、才艺满满、精力旺盛的少年,喜欢挑战传统,而多愁善感的他又会时刻记录下自己所感受到的当下,刻下灵魂与精神的面貌。这位还在学习和成长中的“少年”就是当代艺术的样子。

可以说,当代艺术在大部分时间里,是没有唯一答案的。

艺术的创作和理解都是主观的——这一点从古到今都没变过。对当代艺术的解读和领悟常常也是千人千面。尤其在当代艺术里,很多时候,艺术家自己根本就没有给出一个唯一、完整、确定的卷面。对行为艺术、关系美学、交互艺术的创作者而言,那些捉摸不透、不受掌控、难以捕捉的“非确定性”瞬间,反倒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记者:有人也因此提出,当代艺术是皇帝的新衣。当代艺术的意义到底何在?

苏也:当代艺术绝非一种虚假的视觉把戏。当代艺术存在的意义,常常在于提出了一个问题,而不是直接抛给人们一个答案。阅读和尝试理解当代艺术,了解这些作品的历史知识,走入艺术家的精神世界,明白艺术圈内外的文化现象,会极大帮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

可以说,每个艺术品都像是文化海洋中的冰山一角,露出一个晶莹剔透、闪闪发光的小坐标在海面上,等着来往的游客投来好奇的目光,去洞察下面隐藏的秘密。而我这本书,就在试图描摹出一些冰山的大致特色,并努力把我所看到的海平面下方的美丽景色或暗潮涌动,分享给大家。

艺术必须是美的吗

记者:走进美术馆,我们会发现,观念艺术、视频艺术、行为艺术、新媒体艺术等,不断在拓宽我们对于什么是艺术的认知。甚至很多时候,艺术品变得不再美丽,有的作品画面暴露了现实的丑恶和畸形、世界的黑暗、人们内心的愤怒。这不禁让人疑惑,当代艺术不需要美吗?

苏也:“艺术必须美丽”,如同“女性必须美丽”作为一种社会的道德要求一样,牢牢锁住了几千年的艺术创作。到上世纪70年代,涌现出许多女性主义者,开始对“何为美丽”提出质疑。

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1975年在她的作品《艺术必须美丽,艺术家必须美丽》中,双手用两把梳子疯狂地梳理和拉扯自己的长发,嘴里一直反复念着“艺术必须美丽,艺术家必须美丽”,但她的声音和表情则背叛了她的初衷——那疯狂的梳理动作看上去简直是在自虐,只会给人带来痛苦。观众看着,也感受到心理的压迫。

其实,艺术是否必须美丽,在法国艺术家杜尚眼里早已有了答案。他认为,以绘画为例,长久以来,人们坚持的艺术是作用于视网膜的,而视网膜反应是瞬间的。

这种“反视网膜”的艺术观念认为,艺术的创作不应该只服务于眼睛,还应有其它功能。此后,杜尚无论是创作《自行车》《泉》,还是《大玻璃》,其出发点就是反对快速而简单的视觉愉悦。他做的事情是服务于大脑的,提出一个或许根本没人能解答的问题。

记者:当美丽不再是唯一的标准时,当代艺术发生了什么变化?

苏也:当代艺术的每一次变化,都是一次对读者智力和审美的挑战,而这也是我们喜欢用“具有挑战性”或是“有趣”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一些当代作品,而不再是美与不美、好看与否、精不精致这样的标准来评判今天的艺术实践结果。

在可以接受“美不再是艺术的唯一标准”这一大前提下,面对当代艺术时或许就能感到豁然开朗了。有的艺术表面上太丑陋,但其实是在批判现实,鼓励美好;还有的艺术表面上简单美丽、光鲜亮丽,但内容空心,词不达意。

艺术家所描绘的艺术概念和问题的复杂性,其实就跟这世界的复杂性一样,都有美有丑,有简单有烦琐,有鲜花也有糟粕。所以,当我们为一件看不懂的当代艺术作品感到烦恼时,也许是因为这世界本身就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复杂一些。

如何看待网红艺术展

记者:全面网红时代,曾经高高在上的艺术行业,也在当下成为网红文化的一份子。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时常可以看到年轻人排着长队去打卡“网红展览”。“网红展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苏也:迎合去“去美术馆拍照”“去美术馆约会”“去美术馆玩耍”的新的需求,不少美术馆在展览设计和展览内容上做出了相应的改变。曾经,美术馆中“禁止拍照”“请勿触摸”是参观的基本准则,如今,随着新媒体艺术、沉浸式体验、互动艺术、装置艺术的极大普及,美术馆似乎变得从未有过的友好,甚至在宣传中打出了“欢迎拍照”和鼓励“互动参与”的标示,以吸引更多人走进美术馆。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很容易在“网红展览”“拍摄胜地”“帅哥美女”等标签下找到一批网红展览的游客式照片。

其实,网红展览已在美国流行多年,2013年,兰登国际的《雨屋》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时,只是想通过一种全方位、科技与艺术的结合,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勾起参观者的自发互动。没想到,如此新鲜的美术馆参观体验,如此不可复制的纪念照片,一时间在网络上引起风潮。为了在《雨屋》中体验10分钟,有的人甚至在美术馆外等待了5个小时。

这一作品在纽约和伦敦获得巨大成功,2015年依然在上海引发参观热潮。这一成功,刺激很多私人美术馆与艺术中心努力复制,网红展览在中国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

记者:您觉得流量是怎样改变艺术的?

苏也:事实上,突出艺术作品的对话性和观者的参与感,在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也成为新媒体艺术和装置艺术的创作方式的一大趋势。这种形式用最吸引眼球的方式招揽曾经在美术馆外徘徊的人。

可以说,“参与”成为当代艺术的关键词之一。但是,“参与”艺术展览绝对不仅仅是跟展品拍照合影这么简单。很多时候,在有了更深入的艺术储备之后,发生在大脑皮层和心灵深处的交流与沟通,才是更高级的参与艺术展览的方式。

盲目崇拜人流量,忽略了艺术作品本身,一味用拍照行为吸引参观者也是不理智的,甚至是不值得在专业的艺术展览机构中鼓励的。

观看当代艺术可以“按图索骥”

记者:近年来,不少自媒体平台作者在网络上讲解艺术的同时,出版了艺术类图书。您这本《如何看懂当代艺术》,是否希望为读者提供一本“参考指南”?

苏也: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带来了理解的困难重重,但我认为,从艺术运动的转变、艺术作品的形成、艺术家的思考这三大方向出发,就能发现,看懂当代艺术虽没有解析公式和量化指标,却有“按图索骥”般的指南。

《如何看懂当代艺术》正是我这几年亲历当代艺术现场、了解当代艺术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记录出来分享给读者的一本书。

我自然不会天真地以为在这本书的十几万字中传递出艺术的永恒与伟大,但我愿意去做一个尝试,尝试着把我看到的当代艺术的有效性讲给大家听。从具体的艺术家和艺术品出发,带读者去数一数那些冒出海平面的美丽冰山。从形象、声音、颜色、身体、技术、情感、网络等几大创作元素着手,我会尝试着给大家讲讲形成当代艺术现状的重要运动与艺术思潮,介绍一批新作品 、新问题、新手段。通过这些讲述,我希望读者看到当代艺术的存在意义,感受到艺术的活力、思考和创新,真正体会到艺术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具体联系,破除关于当代艺术的迷思与偏见,从而理解和欣赏到艺术那变化多端的无穷魅力。

在艺术的世界寻找心灵的净土

记者:您从武汉大学中文系、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新闻系读硕士,到获得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纯艺术领域最高学位MFA,再到任《布林客BLINK》杂志主编、成为“知乎”当代艺术话题优质回答者。当代艺术对于您本人又意味着什么?

苏也:我应该算是一个半路出家的艺术从业者。从对艺术知之甚少的 “艺术小白”,到通过接触艺术,通过去美术馆、通过创作艺术作品,获得了对艺术更为全面的认识。

无论是在“知乎”艺术平台,还是在《如何看懂当代艺术》一书中,我都试图把看似高深的艺术,以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与读者对接起来,使读者能轻松愉悦地走近艺术。

学习艺术、懂得艺术、观看艺术会让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艺术的多样性让我明白什么是生活的包容。在艺术几千年的历程中,出现过多少次运动、多少次变革,有多少次后起之秀完全推翻了从前大师建立的艺术规则。这样丰富多彩的历史,造就了各式各样的人才,留下了千万种不同的灵魂。

当代艺术更是可以无视艺术规则,大胆彰显艺术家的个性。如果观者可以从具有挑战性的艺术作品中,读出作者的用心良苦,体会到他在时代中呈现出来的勇气与创意,那么将会获得一颗更为宽广而包容的心。学习艺术,其实就是在品味和感受,不同的人对这个世界的不同解读。尊重艺术,就是尊重生命的个性。我想,这种包容的心态,会是一种让我们更容易看懂当代艺术的前提。

每一件伟大的艺术品,都是一个文化宝藏,背后涉及更大的时代背景,成为后人可以无限挖掘的信息迷宫。而每一件作品本身又是十分具体的,在内容和情感上直接记录了某位艺术家的生命故事。

艺术家的故事常常给予我力量,给平淡而平凡的人生一些激励和启发。例如,我在这本书里写到的抽象艺术家们的创作,大地艺术家的行为,就是一批忠实于艺术理想的无畏勇士。他们可以在一个创新条件都没有准备好的时代环境里,作出艺术上的大胆革命,不画具体的事物,甚至把艺术作品创作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不需要收入、不需要观众,甚至不需要作品被留存下来,他们只是想创作出自己的艺术乌托邦。

我自己常常会向往这样的浪漫情怀,我常觉得,当代的青年人,包括我自己,有时候都太容易被媒体、社会、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变得心烦意乱,生活变得索然无味。而我在心情特别低落的时候,往往会在艺术家的故事和某件艺术作品的创作经历中,读到让我非常感动的地方。这种时候,就是我体会到艺术的力量的美妙时刻。让我觉得,自己也可以不必要过得那么物质,那么匆忙,也可以找一片心灵的净土,在艺术的世界里获得更大的自由。

【责任编辑:邓玉华】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