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探索浩瀚宇宙 迈向航天强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天全景扫描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8日07:25 来源: 新华社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成功的画面。

6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进驻天和核心舱的画面。

中国空间站构想图(示意图)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构成的三舱(船)组合体(示意图)。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约573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将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太空。

此刻,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不足14天。

“红”“蓝”融合,送君再上凌霄阁

除了五星红旗,参加中外媒体见面会的3名航天员的胸前,都佩戴着一枚由党旗和“为人民服务”字样组成的徽章。鲜红的党旗、国旗与蓝色的航天员制服交相辉映。

红色是基因,蓝色是梦想。第三次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神舟十二号指令长聂海胜,已有35年的党龄。在他看来,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不仅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也为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增添了壮丽篇章。

“我们向前走的每一步,都承载着党、国家和人民的厚重期望。”聂海胜说。

对于中国航天人而言,红色基因早已融入红色血液,不忘初心是支撑其前赴后继的精神密码。

作为我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实施期间恰逢迎来党的百年华诞。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在感悟奋斗历程中坚定航天报国志向。

所有人的努力,只为了那一簇火红,能融入头顶的那片深蓝。

“天”“神”合一,革故鼎新向天歌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后,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了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天和核心舱、神舟飞船,“天”“神”合一。加上天舟货运飞船,在轨飞行的组合体总重超过40吨。

通往太空之路无平坦大道,唯有革故鼎新、勇往直前。

“载人航天是航天领域技术难度最大、系统最复杂的工程。要建好一个国家太空实验室,不仅需要有强大的组织能力、保障能力,还需要有创新精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实际上在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中已经实现了很多创新。

为满足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的应急救援需要,火箭系统进行了108项技术状态的更改,运载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刘烽介绍说:“通过技术改进,火箭系统已经具备了8.5天和16天的应急发射能力。”

发射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全长58.3米。相对其他运载火箭,该型火箭增加了故障检测和逃逸系统,以确保航天员在发射过程中的安全。

应急救援需求也对飞船系统提出了更高标准。当船箭组合体在发射塔准备发射时,另一艘地面待命救援飞船也已经完成推进剂加注前准备,随时可启动后续发射工作程序。

“我们已经实现了飞船的批次投产,两船同时出厂,一旦需要救援,可立即启动救援程序,短时间内即可发射入轨,将航天员接回地面。”载人飞船项目产品保证经理郑伟介绍,研制队伍通过技术流程优化等措施,几乎是在原来完成一艘飞船时间内完成两艘飞船的工作。

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技术的状态变化也多达100多项,以满足具备应急发射救援能力的需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自2018年起对垂直总装套房等进行了36项改造,具备了两枚火箭同时进行测试、待命飞船存储以及火箭应急加注能力。

长期驻留空间站对航天员选拔训练的要求也显著提高。应急救生、积极撤离、积极救援、待援、故障处置……对航天员的身心素质、知识技能等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说,为满足任务需要,从2017年3月开始,航天员的训练就全面转入为空间站任务做准备。航天员系统策划设计并实施了8大类100余项科目的训练,包括基础理论、体能、心理和航天专业技术等。

接“二”连“三”,浩大蓝图正展开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以来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我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翻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不难看出,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承上启下,十分关键。

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第一座自主研发的空间站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篇章,开始验证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在稳健完成“第二步”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航新征程。在今明两年中,我国共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

航天人的征程是星辰大海。随着我国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完成,北斗导航终端已经引入神舟十二号飞船设计之中,导航计算、返回搜救落点报告等都采用了北斗系统定位数据。

探索太空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中国空间站已经配备了标准化的载荷接口,具备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联合开展各类科学实验的能力。“我相信有那么一天,我们港澳台的航天员、友好国家的航天员会跟我们一起飞行。”周建平说。

蓦然回首,当年那条仅能容下十多个人的革命小船,已在惊涛骇浪中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巨轮。极目太空,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系列飞船已达到甚至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水平。

中国人的强国之梦,还会远么?

(据新华社甘肃酒泉6月17日电)

【责任编辑:邓玉华】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